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發汗治療腹痛,效果挺神奇

發汗治療腹痛,效果挺神奇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腹痛是結腸炎的典型癥狀,如果說到結腸炎的治療,想必多數人會想到葛根芩連湯一類的方劑。那你聽說過用發汗法治療結腸炎嗎?還別說,這樣治療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具體是如何治療的?其中又有何奧妙呢?來文中一探究竟吧!

【學員診治】

李某,男,43歲,邯鄲人。2014年5月10日初診:左腹有一長而硬的條索狀物,陣痛劇,一日發作數次,怕冷。B超示:未見明顯異常。結腸鏡:診為結腸炎。

脈沉弦減。舌尖紅,舌體胖大,苔膩,唇紫。

證屬:陽虛,痰瘀阻遏。

法宜:溫陽散寒,祛痰活血。

方宗:昇陽益胃湯。

党參12g,白朮10g,黃芪12g,黃連7g,清半夏20g,炙甘草6g,陳皮6g,茯苓12g,澤瀉15g,防風7g,羌活7g,獨活7g,柴胡6g,白芍12g,生薑4片,大棗6枚,桂枝12g,小茴香6g,烏葯12g,木香4g,桃仁12g,紅花12g,蒲黃12g(包煎),五靈脂12g,白芥子12g,炮附子12g(先煎)。

7劑,水煎服。

【師傅批改】

脈沉弦拘減。

證屬:陽虛寒凝。

法宜:溫陽散寒。

方宗:桂甘姜棗麻辛附湯合大建中湯。

麻黃9g,桂枝12g,細辛9g,乾薑9g,炮附子15g(先煎),川椒7g,吳茱萸9g,党參12g。

7劑,水煎服,加輔汗三法,取汗。汗透,改日1劑服。

【學員診治】

服藥7劑,共發了7次汗,全身皆汗。疼痛程度、次數皆減輕一半以上,左下腹疼痛時有硬結。

脈弦濡數,已無拘象。舌根部苔白膩。

證屬:陽虛濕蘊。

法宜:溫陽化濕。

上方加黃芪15g,改麻黃為6g。

7劑,水煎服。

後未再診。

【李士懋按】

(1)為何診為陽虛寒凝?

腹痛,原因甚多,何以獨診為陽虛寒凝?脈沉弦減,此皆陰脈,減為陽虛;拘乃陰寒收引凝泣之象,故診為陽虛寒凝,故予溫陽散寒解寒凝之桂甘姜棗麻辛附湯。

(2)汗出的程度,何者為佳?

如桂枝湯所求之汗,「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3)汗後轉歸如何判斷?

汗後可有多種變證,概括起來,無非三種。

熱化:脈當見浮、滑、數、數大、動數、細數,伴有其他熱象。

寒化:脈見沉、細、微或浮虛無力,伴有其他寒象。

脈證同前,證未變,仍宗前法治之。

本案脈轉沉濡緩,浮乃陽見復,濡緩為濕,拘象已除,為寒凝已解。法當健脾除濕,何以仍用前方,僅麻黃量由9g改為6g而已?因方雖同,然不加輔汗三法,已非汗法。此處用麻黃在於鼓舞陽氣,故麻黃減量用之。

(4)見濕盛,何以不用蒼朮、薏苡仁、澤瀉等,而仍用原方?

因濕之生,緣於陽不化,治病必求其本,故仍予溫陽以化濕。故有「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之戒,亦可「見濕休治濕」,溫陽乃治其本也。

以上兩則案例都取自《平脈辨證傳承實錄百例(二)》一書,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完整記錄了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在臨床帶徒教學中的「三步走」中醫傳承法。

《 平脈辨證傳承實錄百例(二) 》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好書)

「三步走」,即頭一年跟師抄方,熟悉老師的辨證用藥思路;第二年學員獨立診治,老師從旁把關、修改;第三年學員間互為師父,最後由老師評批。書中100例病案翔實生動,涉及臨床各種常見疾病,向讀者真實再現治療過程中學員與老師間的差異,並有李士懋教授的精彩點評,如身臨其境跟師學習一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快坐直了!含胸駝背不僅是氣質殺手,更在時刻損害著你的健康!
血虛體質的人怎樣進行食療、運動調養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