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五四運動與《新青年》話語體系的演變

五四運動與《新青年》話語體系的演變

觀點提示

隨著五四運動的發生與發展,《新青年》話語體系也逐漸轉向傳播馬克思主義,並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提供了豐富的思想理論資源和實踐經驗。

《新青年》雜誌於1915年9月創刊,1919年5月1日出版了第6卷第5號,即「馬克思主義號」。1919年11月《新青年》在中斷半年後才續出第6卷第6號。隨著五四運動的發生與發展,《新青年》話語體系也逐漸轉向傳播馬克思主義,並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提供了豐富的思想理論資源、人才積累和實踐經驗。

《新青年》雜誌開啟了近代中國思想啟蒙大幕,為五四運動的發生與發展提供了思想資源

《新青年》雜誌創刊之初,其宗旨在於「輔導青年修養」。陳獨秀等人並不以介入現實政治生活為目的,反而有意識地與之保持著距離,他們試圖用「宣揚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學」來改造「舊思想、舊道德、舊文學」,從而「造就新人」來為「新政治」打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看,《新青年》雜誌並非遠離政治,而是要從思想文化上改變民國初年的政治基礎,重新塑造中國的政治生態和政治環境。而《新青年》拿來改造中國人、造就新人的思想資源來自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社會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潮。

從1915年9月到1919年5月,《新青年》雜誌以「民主與科學」的旗手為世人所知,「民主與科學」成為了《新青年》雜誌在這一時期的主流話語體系。在這一話語體系中,英美式的自由與民主、法蘭西式的平等與博愛、公平與正義佔據著主導地位。平等與民主、公平與正義、人權觀念與人的解放、自由主義、平民教育思想等,影響著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認知,給中國青年知識分子帶來了極大的思想解放和衝擊。先進的中國青年批判東方文明的腐朽與不堪,嚮往西方文明,想像著有朝一日在中國能實現西方式的繁榮與進步。

《新青年》雜誌聚合了中國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五四運動的發生與發展鍛煉了主力隊伍

1917年初,陳獨秀北上就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雜誌編輯部亦隨之遷入北京。從此,《新青年》雜誌依託北京大學的新派教授,高舉著「民主與科學」旗幟,在全國青年中聲譽日隆。《新青年》第4卷第3號刊出布告,明確告知讀者,《新青年》雜誌由北京大學同仁共同編輯出版,成為了真正的同仁雜誌。檢視此時《新青年》編輯部成員和作者隊伍就能夠發現,北京大學的新派教授是絕對主力,諸如陳獨秀、胡適、李大釗、劉半農、錢玄同、魯迅、周作人、沈玄廬、高一涵、陶履恭、唐俟等,都是《新青年》雜誌的主要撰稿人。這一批人中,雖然直接參与五四運動的不多,但其影響力卻不可小覷。陳獨秀是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在北京各個高等學校中聲望頗高;胡適鼓吹文學改良,踐行白話文和白話詩歌,開創中國古代史和中國哲學史研究之先河,是青年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李大釗為人忠厚親切,掌管北大圖書館,深受學生歡迎。這一批教授隊伍對北京大學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從《新潮》《每周評論》等報刊的創辦就可以看出來。五四運動時期的著名學生運動領袖,諸如羅家倫、傅斯年、許德珩等,與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保持著密切交往。《新青年》雜誌並沒有明確地號召學生運動,但《新青年》雜誌的編撰者們,卻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了青年學生,鼓舞著他們為中國前途和權利去奮力鬥爭,並積極為他們提供指導和支持。

《新青年》雜誌的編撰者們以自身的言行為中國青年學生樹立了關注社會、關注中國命運的榜樣。圍繞著《新青年》和《新青年》人,聚合了一批熱血而積極的中國有志青年,這為五四運動培養了大量的學生運動骨幹,亦為中國社會革命的深入發展,鍛煉了一批主力骨幹。

五四運動加快了《新青年》雜誌話語演變,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新青年》雜誌在1919年5月出版了「馬克思主義號」。這一號刊登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上),另外還有諸如顧夢熊、凌霜、淵泉等人撰寫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不過,即便是後世常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視為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開始,《新青年》此時刊載的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也僅僅只是在批評與質疑中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這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之前,是中國思想界眾多思潮中的一種,還不是人們改造社會、重塑中國的思想武器。

五四運動之後,《新青年》雜誌出版了第6卷第6號,繼續刊載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下)。儘管《新青年》雜誌尚未大量刊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但歪曲和誤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卻不再出現在《新青年》雜誌上了。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6號第一次公開紀念「五一」勞動節。這標誌著《新青年》的視野已經從過去注重「人」——青年學生,轉向了社會底層——「工人階級」。同期《新青年》還集中刊載中國各界對「第一次亞拉罕對華宣言」的回復與討論。這意味著蘇俄革命開始逐漸為國人所知曉,並引起了中國人對俄式蘇維埃的嚮往。此後,「十月革命」「馬克思列寧主義」等真正進入《新青年》話語體系,並成為其演變的最終方向,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四運動影響了《新青年》雜誌辦刊方向,催生了中國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

1920年初,陳獨秀離京赴滬,《新青年》雜誌編輯部也遷回上海,陳獨秀堅持在上海辦刊,並起用陳望道等人,思想逐漸傾向馬克思主義,而北京同仁堅持的自由主義、文學與哲學的辦刊方向,不再作為《新青年》的辦刊主旨。

陳獨秀離開北京的直接原因在於,五四運動期間他走上街頭散發傳單,從而為北洋政府所不容。在這種情形之下,陳獨秀回到上海重起爐灶,《新青年》雜誌的辦刊方向亦隨之發生變化。另外,五四運動之後中國各界認清西方文明的虛偽,認識到中國的事情非要來一個徹底改變不可。1920年初,李大釗在北京發起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引導青年學生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鼓勵他們走進工廠、走向工人。先進的中國青年知識分子逐漸轉向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組織基礎。

回首百年,如果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那麼五四運動則是一個擴音器,將「十月革命」的炮聲放大,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新青年》雜誌話語體系從注重思想文化的漸進式改造轉向重構社會秩序的激烈式革命,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五四運動的歷史作用。

(作者單位: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北大學分中心、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2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以「三巡六創優」為抓手 辦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全國首個文化振興鄉村研究中心落戶中國人民大學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