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Cell子刊:化壓力為食慾,可能會越吃越胖

Cell子刊:化壓力為食慾,可能會越吃越胖

過度食用高熱量食物會對健康不利,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事實是,人在負壓之下,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只想化壓力為食慾,吃吃吃來轉移注意力。表面上,我們的心情是舒坦了,但實際是帶來體重的增加。

Cell子刊:化壓力為食慾,可能會越吃越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Herbert Herzog和Kenny Chi Kin Ip。圖片來源:Garvan Institute

近日,由Garvan醫學研究所飲食失調實驗室負責人Herbert Herzog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這一現象的背後機制:在同樣餵食高脂肪飲食時,承受壓力的動物比沒有無壓力的動物體重增加更多。

研究人員進一步揭示了原因:一種由胰島素控制的大腦分子通路激活,會導致體重增加,從而減少能量消耗。該研究發表在《Cell Metabolism 》雜誌上。

Cell子刊:化壓力為食慾,可能會越吃越胖

DOI:10.1016 / j.cmet.2019.04.001

有些人受到壓力時會沒有食慾,而有些人則會化壓力為食慾,增加食物的攝入量,特別是一些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其實這樣的結果只會是,越吃越胖。

研究人員發現,食慾調節與神經肽Y(NPY)有關。NPY是一種抗焦慮肽,杏仁核衍生的NPY在調節恐懼和焦慮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充分研究,但是它是否與「壓力飲食」的調節相關還是個未知數。

Cell子刊:化壓力為食慾,可能會越吃越胖

中央杏仁核(CeM)內側核中神經細胞的熒光顯微鏡圖像,其產生響應於應激的分子NPY(紅色)。圖片來源:Garvan Institute

NPY由大腦自然產生,以應對壓力,刺激人類和小鼠的進食。研究小組對嚙齒動物的研究表明,杏仁核中化學激活的NPY神經元引發的攝食增加依賴於NPY的存在。該研究的主要作者Kenny Chi Kin Ip博士說:「即使只提供正常的飼料,通過化學工具對CeA NPY神經元進行急性特異性激活也足以增加食物攝入量。相反,阻止NPY生產具有相反的效果。」

該研究表明,當我們關閉杏仁核中NPY的產量時,體重增加會減少。如果沒有NPY,高脂肪飲食的體重增加與無壓力環境中的體重增加相同。這顯示了壓力、肥胖和NPY之間有著明確聯繫。

NPY的「對接站」

為了了解壓力下是什麼控制了NPY的增加,研究人員分析了杏仁核中產生NPY的神經細胞,發現它們有胰島素的受體或者說「對接站」。眾所周知,胰島素是控制我們食物攝入的激素之一。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飯後會產生胰島素,幫助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並向大腦的下丘腦進食中心發送「停止進食」信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長期的壓力只會輕微地提高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但與高熱量飲食相結合,胰島素水平比無壓力和正常飲食的小鼠高10倍。

研究表明,這些長時間的、高水平的杏仁核胰島素會導致神經細胞對胰島素失去敏感性,從而使它們完全無法檢測到胰島素。研究顯示,這些脫敏的神經細胞反過來提高了它們的NPY水平,這既促進了進食,也降低了身體通過熱量燃燒能量的正常反應。

肥胖的惡性循環

「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erzog博士解釋說,「壓力和高熱量飲食導致的慢性高胰島素水平促進了越來越多的飲食。」

這也意味著,雖然吃垃圾食品不好,但在壓力下吃高熱量食品簡直是導致肥胖的雙重打擊。

雖然胰島素失衡是許多疾病的核心,但該研究表明,胰島素對大腦的影響比之前認為的更廣泛。

Herzog博士說:「我們很驚訝胰島素對杏仁核有如此顯著的影響。胰島素不僅會影響身體的外圍區域,還會調節大腦的功能。我們希望在未來進一步探索這些影響。」

總之,化壓力為食慾並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發胖。我們還是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吧。

End

參考資料:

[1] Comfort food leads to more weight gain during stress

[2] Comfort Food with a Side of Stress Supersizes Weight Gain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邁瑞醫療「回A」後的首份年報出爐!去年凈利潤增長逾40%
PD-1/L1為什麼會無效?兩篇研究揭秘免疫治療耐藥性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