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南征北戰一輩子,為何輸在了小將陸遜手中?主席:原因很簡單

劉備南征北戰一輩子,為何輸在了小將陸遜手中?主席:原因很簡單

公元221年,獲悉曹丕篡漢稱帝後,劉備也迫不及待的建國稱帝,並立即展開對東吳的征伐,史稱夷陵之戰。

對於蜀、吳兩國來說,夷陵之戰都是決定國運的一戰,蜀國若勝,可輕而易舉的拿下荊州之地,進而或可吞併東吳。吳國若勝,可穩固荊州,西防線的壓力大大減輕。

正是因為此戰的重要,所以蜀、吳兩國都把自己的老本押上了。章武二年二月,劉備率領大軍來到了夷陵一帶,與堅壁清野的陸遜呈僵持之勢。

由於此時的劉備已經深入吳國境內三百餘里,所以他需要在各地駐防,保證自己的防線暢通無阻。這時候,打了一輩子仗的劉備做出了一個讓人詫異的決定,「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

曹丕聽聞劉備如此安營紮寨,感慨道,「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呼!」果不其然,最終陸遜採用了火攻之計,殺得蜀軍大舉潰敗。

千餘年後,毛主席認為夷陵之戰的失敗很簡單,劉備排兵布陣實在太差,「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按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劉備敗就敗在戰線拉得太長,他應該兵分兩路,陸路由他自己統帥,水路從長江順流而下攻打公安和南郡,如此一來陸遜必敗無疑。

各位你們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那些曲折的事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李淵還在悠然自得的泛舟?專家:純屬胡說
上官婉兒墓地被發現,專家:墓志銘上記載了一個史書沒提到的事實

TAG:歷史那些曲折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