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確認過眼神,你也是不懂動物的人

確認過眼神,你也是不懂動物的人

如果問一個孩子,狐狸有什麼特點?

「狡猾!」幾乎十個孩子九個半會這麼堅定地回答。

再繼續追問:為什麼?

他一定會這麼說:「因為童話故事裡的狐狸都這樣。」

狡猾的狐狸、倔強的驢子、不愛乾淨的豬,這些都是人們對動物的固有印象,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不,有幾個動物訴苦來了,聽聽它們都說些什麼吧。

狐狸:委屈如我,你怎麼還捨得傷我毀我

數千年來,在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中,狐狸的狡猾可謂是深入人心。有一篇名叫《狐狸和烏鴉》的寓言故事:烏鴉叼著一塊乳酪坐在高高的樹枝上。狐狸在樹下對烏鴉百般奉承,說服烏鴉為它一展美妙歌喉。烏鴉被狐狸的奉承沖昏了頭腦,剛一張嘴,乳酪就落到樹下,正中狐狸下懷。這篇2600年前的寓言故事裡面有一點點真實的成分在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點點。真實的故事是,不只那塊乳酪,連烏鴉自己也是狐狸的「盤中餐」。烏鴉是一種食腐動物,而且偏好油脂豐富的屍體。因此,為了抓到烏鴉,狐狸會先躺在地上裝死,當烏鴉落地啄它第一口時,這個狡猾的小傢伙就會突然醒來,反咬烏鴉一口。

只要狐狸不滅絕,關於它們狡猾的傳說也就不會落幕。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狐狸都是人們的獵殺對象。幾十年前,獵人們為了更有效率地殺死整窩狐狸,常常會用煙熏狐狸洞。直到現在,狐狸,這種「公認」的害獸,依舊是人們高舉「除害」大旗肆意殺戮的對象。但即使是這樣,狐狸的數量不減反增。狐狸能認出陷阱、獵人甚至是獵人們的車,因此它們在多數情況下能避開抓捕。而且,狐狸卓越的適應能力總能為它們找到新的食物來源和生存空間。前不久,我就在柏林見到過一隻狐狸,就在勃蘭登堡門旁邊柏林動物園的角落裡,一隻狐狸安靜地吃著一根咖喱腸。同為犬科,我們信任家裡的狗遠超狐狸,可能是狐狸打心眼兒里不想與我們結伴同行吧。

狼:我和狗本身同根生,奈何待遇差別大

狼來了的故事家喻戶曉,一句「狼來了」足以讓所有人放下手中的活計,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入侵。對於狼,我們有一種祖傳的恐懼:狼不是很危險,但狼很會算計。

直到19世紀,人們還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如果狼襲擊了一隻瘦弱的山羊或者是拖走了幾隻綿羊,家裡就該喝西北風了。雖然狼不會進攻人類,也不會損害耕地,但它們就是不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只有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狼才會被迫選擇攻擊人類。

現在,狼的威脅還存在嗎?這真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電圍欄呵護著我們的家畜,綿羊生活在牧羊犬的看管之下,我們對家畜的保護可謂是無微不至。不論是喜歡漫步林間的人還是常年駐守在林子里的守林人,都很難見到這位冷酷的殺手。畢竟人類那麼可怕,就是殺手也得繞著我們走。由於野生動物保護「有方」(主要是因為獵人們無休止地投喂),現在林子里的鹿、西方狍和野豬是以前的50倍那麼多。我們對於狼的畏懼很可能來自獵人們散布的謠言,他們為了能夠進林打獵,將恐懼植入民眾的心裡。其實,我們害怕狼完全沒有道理,看看家裡乖巧的狗,從基因上來說,這些小可愛們可是純種的狼,而它們和狼唯一的區別就是:狗不怕人,狼怕人。只要我們還同意養狗,就應該對狗的兄弟也表示歡迎,歡迎它們時常在我們的森林裡閑晃。

豬:差一點,我就成了網紅臟臟豬

家豬起源於野豬,它們的基因幾乎相同。直到今天,家豬也可以輕易與野豬雜交繁殖。所有的豬都有一個共同點——臟。一說到豬,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個沾滿泥巴的形象,這個形象是導致我們認為豬很髒的直接原因嗎?什麼叫作臟?在這個集合名詞下,我們一般用來指那些不衛生的污染源,這些污染源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帶來損害。而豬身上的泥漿跟藥房里的泥漿包或泥漿浴所用的泥漿幾乎相同,但這些泥漿並沒有受到病原體的污染。

土壤中所含有的成分對皮膚可謂是益處多多,豬自然也不會錯過。由於豬的皮膚沒有汗腺,夏天,它們喜歡躺在涼爽的泥坑裡或是泡在一條清澈的山泉里。除了涼爽以外,泥浴還有些別的作用。泥漿在皮膚表面緩慢乾燥成殼,因此很多皮膚表面的寄生蟲被困在殼裡。然後,豬再把這層泥殼擦洗掉,成功消滅體表寄生蟲。經過這些步驟以後,一隻愛乾淨講衛生的豬就出現在我們身邊了。

真正髒的是那些生存空間不夠的家豬。其實它們也很愛乾淨,比如它們會在豬圈裡的一個固定的角落排便,以此來確保豬圈內其他地方的清潔。但大規模養殖使得家豬連一點兒乾淨的地方也不會有:它們必須睡在自己的糞便上。由於豬也是雜食動物,因此它們的糞便氣味非常糟糕。這一切發展成為我們認識中的「臟豬」——它們站在狹小的空間里,周身散發著惡臭,一副臟髒的樣子。所以,合理養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它們的野外親戚——野豬,身上自帶一種天然的氣味,就像美極牌香料的味道。當您下次去森林裡散步聞到這種混合香料的氣味時,您就會知道,有一隻幸福、乾淨的野豬正從您身邊路過。

驢子:對於倔驢這個稱號,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驢子最早是生活在非洲北部炎熱地區的草原動物。

在那裡,驢子學會了一項傳統美德——節儉度日。如果在兩到三天內不吃不喝,驢子都沒有問題。而驢子的馬親戚,則受不了這麼長時間的斷水斷糧。驢子這麼能扛餓的原因還在於,它們相對矮小,所以吃的也較少。因此,飼養驢子更加經濟實惠。

驢子還被譽為「小個子的馬」,它們很強壯,經常超負荷運載貨物。不過,這對於驢子來說並沒有好處。所以,德國驢和騾子保護協會規定,驢子的載重不能超過其自身體重的 1/5。但在那些驢子被當成交通工具的地區,這一點好像並沒有執行。

我們對驢子大概都有這麼一個印象:它馱著貨物,不管主人怎麼打罵,都不肯向前走一步——當然也不會後退。「真是頭倔驢」,這句話也隨著驢子傳到了今天。

其實,驢子站著不動,是有它自己的想法的。當它發現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就會停下來,冷靜地分析眼前出現的情況,在得出沒有危險的結論以後,「倔驢」才肯挪步。因此,驢子並不是倔,而是謹慎。畢竟在驢子的老家——那片炎熱、堅硬的非洲草原上,如果像馬似的有點情況就開始瞎跑,死得也快。所以就算主人在驢子們停止不動分析情況時搞點什麼事情(比如打它們),驢子們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說到驢子的性格,它們的情感細膩,又很惹人愛——有時,甚至會被請去當治療動物。

以上內容整理自《動物的內心戲》,轉載請標註以上版權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只有縮小到無限小,你才能看懂宇宙的無限大
跟森林科學的互動,以它最需要的方式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