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三樂

讀書三樂

讀書三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一首《讀書有感》,寥寥數語便道破了讀書的底蘊和美妙,說出了閱讀中那份難以言表的收穫和快樂。我乃凡夫俗子,無別的嗜好,惟閑暇捧讀並樂在其中。

讀書之樂,樂在讀之。小學時,在灶台邊借著微弱的火光讀過《西遊記》,在曠野中幕天席地朗讀過唐詩宋詞;中學時,在課堂上躲避老師的火眼金睛偷看過《紅與黑》,在夏夜裡冒著蚊蟲的叮咬默頌過泰戈爾;大學時,山間的林蔭里閱讀流暢的散文,溫暖的被窩裡瀏覽纏綿的小說。現在工作了,閱讀卻成了一種習慣。每天就那麼靜靜地,哪怕只讀上幾頁也好,都可以覺得日子沒有虛度,偶或得到一絲感悟,便會讓自己感到無比的富足。

讀書之樂,樂在思之。漫步魯迅的筆下,我讀懂了心靈壓抑時的吶喊,擺脫了前途蹉跎時的彷徨,減去了一份對閏土的憤懣,增添了一絲對阿Q的悲憫;爬上杜工部的筆端,我看到了舊社會的千瘡百孔,聽到了朱門大院裡面鎖住的歡笑以及荒郊曠野上悲涼的哀鳴。細讀《簡愛》,我體會到了獨立、堅強與真正追尋自我的勇氣;走到抽屜文學家余傑面前,我彷彿被他犀利的筆鋒剝光,自己心靈深處的每一絲污垢都顯得那麼明顯,無所隱匿,從而勇敢地站在明媚的陽光下,盡情享受那份被渴盼已久的洗禮。

讀書之樂,樂在醉之。對於讀書之人,書的來源不外乎借閱和購買,我乃是借者多而購者寡,只因囊中羞澀也。儘管如此,書房裡的書櫥也日益充實了起來,文史哲各有所攬,經管法略存數籍。只因時常以「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書」作銘自勉,故而腰帶緊之又緊,人在不覺中便瘦了一小圈,竟然也能從肚皮底下擠出一本裝幀豪華、印刷精美的厚厚大書。於是挑燈夜讀,欣然忘食,縱使肚腹咕咕作響,也不願輕易釋手。

其實,不管在工作之餘,還是假日小憩,細讀一本書,靜思個中的滋味,任其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這在放鬆身心的同時,也可找尋著自己的不足。亦或,乾脆遠離塵囂,花間品茗,搖椅獨坐,攤一本雪萊在膝頭,這同樣也會讓自己沉醉於一個書的世界。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你多久沒去新華書店了?那種美好停留在了80年代
讀書日談讀書:無用與意義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