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夏河:華夏文明的起源,黃帝從這裡走向了陝北

大夏河:華夏文明的起源,黃帝從這裡走向了陝北

大夏河:華夏文明的起源,黃帝從這裡走向了陝北

作者丨郭峰(書房記團隊作者)

本文配圖來自網路

人類的遷徙不同於現在的旅遊,那是一種無目的、無計劃的部落挪動。當一個部落人口增加,土地不能滿足繁衍和發展時,部落里的一部分人會自然而然地擴大食物搜索半徑。祖先們跟著能狩獵到的動物移動,就是人類的遷徙。據專家測算,每代人挪動的距離只有50公里左右。

現代人遷徙圖

大約1.2萬年前,甘肅西南靠近青海的大夏河畔,迎來了一群極其疲憊、極其虛弱的人,史學界還沒有給他們命名,分子人類學給他們定為「M134」。

「M134」來自遙遠的東非,他們順著海岸線,先後經過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於2萬年前來到緬甸,然後北上,沿著青藏高原東沿,經過1萬年的長途跋涉,才來到大夏河畔。

來到大夏河畔,他們的人數最多只有一萬,甚至區區幾百人。但當時的他們,誰也沒料到,他們將肩負起繁衍華夏民族的重任;誰也沒想到,他們的後代數量將達到驚人的13億!

剛來到大夏河畔的「M134」已命懸一線,一陣寒冷的西北風就能把這支人滅絕。正當原始先民命懸一線的時候,基因密碼突然破解,他們學會了畜牧。先是馴化了狗,接著馴化了豬,緊跟著「馴化」了一種植物——稷。這是一種偉大的植物,在隨後的幾千年里,「稷」一直伴隨著華夏人遷徙征戰,與國家社稷聯繫在一起,後世人也把它稱作「黍子」「糜子」「黃米」。

大夏河畔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革命爆發了,這就是農業革命。像事先約好的一樣,不同地域,不同膚色的人,在同一時間爆發了農業革命,時間點都是1萬年前。

隨著農業革命的發生,食物成幾何速度增長,人口也隨之迅速增長,大夏河畔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時候,他們在大夏河畔,遇到了一支來自西亞的人種,他們是「吐火羅人」。

吐火羅人是塞種人,也就是與古希臘人一樣的白人。與「M134」走亞洲南線不同,吐火羅人從新疆進入中國,沿著天山山脈、河西走廊來到大夏河畔。

隨著不同民族、甚至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種的不期而遇,衝突和戰爭不可避免。在長達兩三千年的衝突和戰爭中,文化實現交流,甚至基因也實現交流,「M134」的身體里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新的人種,史學界把這支人稱為「先羌人」。

唐代吐火羅 墓誌 資料圖

「先羌人」是我們現在給他們的命名,他們自稱「吐火羅人」,他們把生活的河稱作「吐火羅河」。

各位看官,一定注意下面幾段文字。「吐火羅」發音與「大華」或「大黃」相同,「大黃」正是「吐火羅」的精確音寫。「吐」對譯「大」,「火」對譯「黃」,而「羅」是詞尾,沒有實際意思。

我多次說過,「夏」與「黃」在古代發音是相同的,都發「黃」音。《唐韻》:「乎光切」。拼音「huang」,發音就是「黃」。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你按「黃」發音,才押韻。

南方方言保留了大量漢語上古音成份,比如粵語保留了秦漢時的語言,客家話保留了唐宋人的語言,吳語保留了中古北音。直至今天,上海話「大夏」與「大華」同音。也就是說,上古時期「夏」「華」「黃」發音是一樣的。

「大夏」,江浙一帶的上海話、嘉興話、杭州話、台州話均讀為「du wo」,蘇州話讀為「dou wo」,發音極其接近「吐火羅」。

綜上所述,「吐火羅」即「大夏」「大華」或「大黃」;「吐火羅河」亦即「大夏河」或「大黃河」;「吐火羅人」,即「大夏人」或「大華人」。請注意,「華」和「夏」在這裡都出現了。

大夏河是條只有200公里長的小河,它從南向北流,在今天劉家峽水庫的位置注入黃河。於是古人把黃河也叫作「大夏河」或「大黃河」,因為他們不知道哪條是主流,哪條是支流,這也是「黃河」命名的由來。青海還有條「湟河」,其實命名的由來是一樣的。

大夏河流域有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臨夏縣、夏河縣,廣河有大夏部落、大夏古城、大夏縣、大夏郡、大夏長、大夏水、大夏川和大夏節度衙等一系列帶「大夏」的古縣名、古官職名和古山水名。在這一帶語言中,有「夏人」「夏家」「夏話」等詞,例如,人們把彩陶稱為「夏陶」。如此多的「夏」在一個狹小的地方成建制地出現,絕非偶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這裡與華夏文明的起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甘肅清海交界處密集的馬家窯文化圈

大約八千年前左右,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先羌人」人口不斷增加,從大夏河與黃河交匯處向四外征戰。大夏河就是「炎黃子孫」開創中華文明的根基,開枝散葉的十字路口。

神話傳說華夏民族來自昆崙山,周穆王還花了2年時間,走了11萬里登昆崙山拜見西王母。對此,很多學者不理解,昆崙山海拔那麼高,氧氣含量只有中原的1/3,也不生產糧食,怎麼會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呢?於是不少學者就說,中國人還是起源於中原,那個昆崙山其實就是華山或河南嵩山。我們知道,一個民族的神話傳說往往是這個民族的原始記憶,時間過了1萬年了,我們這個民族還留存一點萬年前的模糊記憶。當然昆崙山不是現在的那個昆崙山,現在的昆崙山的確太高了,不適合人類生存,但這座孕育華夏文明的神山一定在西邊,它應該就在大夏河畔。

漢族人遷徙圖

第一支「先羌人」順著黃河繼續向北,在路過賀蘭山的時候,他們在賀蘭山的崖壁上刻畫下著名的「賀蘭山岩畫」。這支人一直遷徙到內蒙河套地區,其中一支繼續向東,一直來到內蒙古赤峰,他們創造了著名的「紅山文化」。一支順著黃河扭頭南下,來到鄂爾多斯高原和陝北黃土高原,這支人就是後來的「黃人」,也可以寫作「夏人」,二者發音是一樣的。「夏人」建了石峁古城,他們中間產生了一名著名的領袖,姓姬,被稱作「人文始祖」,就是「黃帝」——黃土大帝。

第二支「先羌人」向東遷徙,他們進入了渭河流域,順著渭河不斷向東發展,後來進入關中平原。這支人創造了著名的馬家窯文化、寶雞北首嶺遺址、半坡文化、仰韶文化。我們稱這支人為「華人」,研究分子人類學的人們給他們定為「M117」。華人有著比較發達的農業,生活比較有保障,所以華人創造了高於夏人的文明,他們給見到的一座高山命名為「華山」,在他們中間產生了一位領袖,姓姜,也被尊稱為「人文始祖」,就是「炎帝」——神農大帝。

華人遷徙路線和時間

第三支「先羌人」向西南遷徙,他們邁上了青藏高原,馴化了氂牛,趕著羊群,一直走到雅魯藏布江畔,發展成現在的藏民。

第四支「先羌人」向南遷徙,他們發展成今天的羌人。「羌人」即「姜人」,字形相近,發音在上古時相同。值得玩味的是,「藏」的發音亦與「羌」「姜」同音,上古時,三個字都發「藏」音,這點也很重要。

漢藏語系遷徙圖

近年,有不少中華文明西來說。我們對比古希臘克里特彩陶和馬家窯文化彩陶,不難發現二者是何等得神似,不能不讓我們產生遐想。

古希臘彩陶

古希臘彩陶

甘肅馬家窯彩陶

甘肅馬家窯彩陶

上面兩件是古希臘的,下面兩件是甘肅馬家窯的,構圖非常相似。這些構圖不是簡單的圖形,我在《女媧是只青蛙》里說過,這都是原始圖騰符號。

由於某種原因,吐火羅人不斷西遷,到漢武帝時期,吐火羅人西遷到阿富汗南部。張騫出使西域時來到吐火羅,「吐火羅」的發音還是「大夏」,於是張騫就把這個國家直接翻譯作「大夏國」。唐僧取經也過路「吐火羅」,他在《大唐西域記》中翻譯作「睹貨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