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本是教材中的英雄,但卻製造虛假爆炸案,最後被判無期

他本是教材中的英雄,但卻製造虛假爆炸案,最後被判無期

他本是教材中的英雄,但卻製造虛假爆炸案,最後被判無期

如果一個人的英雄事迹被編入小學教材,出版了相關連環畫,設置登上了《解放軍報》和《人民日報》,為此,他還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那他在社會中的影響肯定很大。但如果這些都是被人精心設計的陰謀呢?

時間還得追溯到1967年,在甘肅省永登縣池木哈村的大通河水泥橋邊,解放軍某部副班長劉學保左手血淋淋的在不停呼喊抓炸橋的人,不遠處是頭部血肉模糊的林場工人李世白,隨後兩人被送入醫院。

據劉學保說,李世白是「反革命分子」,想要炸橋,而自己拚死保住了革命果實。但是,經當地公安局查證後,還是發現了很多該事件的漏洞,所以決定先不作結論。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有時候主觀性是可以完全戰勝理性的。

就這樣,劉學保被認定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英雄戰士,是冒著生命危險同反革命作鬥爭的偉大英雄,其後還被授予一等功,軍區英雄稱號,擔任全國人大代表,還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而反觀那個「反革命分子」,由於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所以在事發第二天便離世了。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兒子,女兒也因為這件事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可以說是成為一家人永遠的痛。

直達1978年,林場的職工不斷向政府來信,對整個事件提出了諸多疑點,最後由軍隊和地方政府聯手複查,得出結論。劉學保為了自身的利益,虛構了所謂的炸橋案。最後,劉學保被判處無期徒刑,而李世白被恢復了名譽。

其實縱觀整個事件,一開始當地公安就已經發現了諸多疑點,很多證據顯示李世白並沒有炸橋的意圖,但當時處於一個特殊的時代,軍隊領導片面聽信劉學保的話,硬是把這說成了鐵案,才釀成這一悲劇。

由此可見,在當時的那個時代,主觀性是要比客觀性更強的。也希望大家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虛榮心,不要因為一時的不理性釀成大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快線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珍貴如黃金的盤尼西林是什麼?為何被醫生當作萬能藥物?

TAG:歷史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