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TA系列:你的人生里,你是編劇、導演,還是演員?

TA系列:你的人生里,你是編劇、導演,還是演員?

你已經寫下自己一生的故事。

你從一出生就開始寫,在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寫好劇情的大綱。

七歲時,已經完成了故事內容的主要細節。從七歲到十二歲,你把內容潤飾好並加添一些情節,青少年期你會重審自己的故事,更新它,使其符合真實生活的特性。

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樣,你的故事有開頭,有中間的劇情,還有一個結尾,其中包括了各種角色,有男女英雄,有反派人物,有配角,還有跑龍套的角色。劇情包括了主題和次要的情節。可能是喜劇,也可能是悲劇;或是引人入勝,煩悶無趣;可能振奮人心,也可能不太體面。

現在,你已經長大成人,故事是怎麼開始的都已不記得了,到目前為止,你可能還不知道整篇故事都是自己寫下來的,可是多年來你卻很自然地把這個故事活出來,這個故事就是你的人生腳本。

人生腳本及其特點

伯恩假設每個人在無意識中都有自己的一個人生腳本,就像演員按照腳本演戲一樣,人也按照自己的腳本上演自己的一生。

人生腳本是指人無意識中的人生計劃,是人一生的計劃,同時也是一種生存策略,它包括了一些核心信念和目的。它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早年經歷而做出的一種無意識的人生決定。

TA理論認為,一個人生下來後的命運是在其6歲以前就決定的。

換言之,一個孩子在其6歲之前的童年經歷決定了他會為自己的一生制定一個什麼樣的人生腳本或說生存計劃。這個人生腳本被這個孩子周圍的重要他人所認可和強化,並在其以後的人生中一一展現。人生腳本如同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戲劇腳本一樣,有主角,有配角,有序幕,有主題,有結局並且最終落幕。

總之,人生腳本是人無意識中的人生計劃,是人們早年所做出的決定,並會被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強化。如果沒有個人和外界的特別干預,它會走向預定的結局。

人生腳本並不都是消極的,也有積極的,而且積極的更多一些。不難想像,周恩來總理的人生腳本就是積極的,他在中學時代立下的那個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及之後他為中國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都顯示出他的人生腳本是積極進取的。

一個人的人生腳本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取決於他早年的經歷以及他父母親人對他最初人生腳本的支持與否。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腳本中都是主角,他不斷地邀請周圍人加入自己的腳本演出中,而他周圍的人也都會配合他的腳本上演某個特定的角色。

以當代中國孩子為例,絕大多數中國城市孩子的人生腳本中都有這樣一幕設計——「要考上大學」。他們的父母在他們還上幼兒園甚至更早的時候就以「絕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為由,讓他們上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加上學校老師的各種強化,「上大學,而且是要上好大學」就成了絕大多數中國城市孩子人生腳本的必然一幕。如果這個孩子有幸具備非常好的課本學習能力,那他的人生腳本就有可能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如果這個孩子不具備較好的課本學習能力,那在中國高考制度下,他的人生腳本就很難有陽光,嚴重的甚至還會自暴自棄。

人生腳本是人在兒時決定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則是決定人生腳本是否會完整上演的條件。父母慈愛與否、貧困與否、身心健康與否、環境安全與否、思想自由與否和執行力強弱,等等,都會影響到一個人早年腳本的上演。

與此同時,腳本雖然是早年決定的,但是只要一個人願意,他就可以對自己的腳本進行改寫,用TA理論的術語說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腳本做出「再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准提家園 的精彩文章:

TAG:准提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