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村民偶然挖出西晉古墓,結果發現一把骨尺,專家憑此找到千年古城

村民偶然挖出西晉古墓,結果發現一把骨尺,專家憑此找到千年古城

提到考古,很多朋友或許都會不屑一顧,覺得那些專家都不過是在「盜墓」。事實上,考古並不等於發掘古墓,也不等於清理文物,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乍一看平淡無奇的文物,若是仔細觀察考證,往往就能帶來想像不到的收穫,甚至有可能是打破僵局、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關鍵證據。比如我國就有一座古代都城,之所以能在消失千年後重新被人們發現,都要歸功於古墓之中發現的一把骨尺。

上世紀考古發掘舊照

1965年的七月,北京市文物工作隊接到群眾電話,說在八寶山西郊挖到了一座古墓。根據在現場的村民們敘述,他們原本是準備開墾來用作農田,卻沒想到挖出了一些青磚。挖開青磚後,下面是一個黑漆漆的大窟窿。有人懷疑這是古墓,於是就通知村裡打電話反映給有關部門。

八寶山外景

考古專家李國恩、郭仁受派立即趕往現場進行勘察,初步確定這是一座晉代古墓。在對古墓的清理中,出土了大量金器、銀器、玉器和陶器等,這裡暫且不表。通過辨認墓誌,專家發現墓主乃是西晉時期貴婦華芳,其夫為晉武帝時期大將王浚。在這座古墓中,專家們找到了一把骨尺,上面的刻度清晰可讀,即使是放在現在有實用價值,只不過和現代尺子的單位有所不同罷了,而這恰恰就是其意義所在。

西晉時期墓葬內景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以後,歷代王朝對於度量衡都有著自己的規定,因此每個時代對於標準單位的定義是不一致的,甚至也是不確定的,這就導致古代文獻中留下的位置很難被現代人所精準確定,因此許多古代遺迹也就很被發現。將這個骨尺的刻度與公制單位比較,專家們得知西晉一尺約等於24.2厘米,這與現在公認的一市尺約等於33.3厘米顯然相差甚遠。

墓中出土骨尺

在墓志銘上,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原文是:「今歲民荒民飢,未得南還,輒權假葬於燕國薊(jì)城西廿里。」翻譯成白話,意思說華芳去世時正好趕上饑荒,王浚還沒來得及回到南方去,不得已之下只好採取權宜之計,把她埋葬在燕國薊城西邊二十里地的地方。這句話透露了很多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座墓地以東二十里的地方,就是燕國古都薊城的地址。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燕國地處於中國北部,是七雄中最靠近北邊的國家,燕國的首都一直被認為靠近北京,但是具體位置卻沒人知道。歷經風霜洗禮,薊城的繁華早已變成過眼雲煙,只留下史書中的寥寥數語。

濱河公園薊城紀念柱

通過骨尺的長度,就可以對華芳墓中墓志銘的信息進行代換,西晉時期一步等於六尺,而一里又等於三百步。這也就是說,一里大約是435.6米,這與現在我們通常認為的500米之間就有了六十多米的差距。二十里粗略算來就是8700米左右,從華芳墓向東8700米,大約在今天海淀區會城門一帶。要是用現代數據進行計算的話,誤差顯然就會變得非常大。不得不說,古都薊城因為一把尺子而重現人間,實為一大幸事,畢竟還有那麼多古城最終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參考文獻:

《王浚妻華芳墓誌》《北京西郊西晉王浚妻華芳墓清理簡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皇帝曾留下遺詔,要求務必誅殺此人,雍正皇帝為何抗旨不遵?
此國本是老牌歐洲強國,為何如今黑人多達五百萬?主要原因有三點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