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爭片推薦|《渡江偵察記》:武器、服裝注重細節,軍迷不可錯過

戰爭片推薦|《渡江偵察記》:武器、服裝注重細節,軍迷不可錯過

文 |周渝

若推薦一部65年前的老電影,不少年輕一代的觀眾會敬而遠之。正如人言,老的經典歸經典,但因當年客觀技術有限,畫質、特效等都受限制,不盡如人意。因此,老經典只能屬於那一個年代,人們認定經典更多是一種情懷。不過,這個說法在老電影《渡江偵察記》身上並不適用,年輕一代對軍事、歷史感興趣的觀眾,只要能靜下心細品這部影片,就會發現它魅力猶在,猶如陳年老窖,歷久彌新。 對於軍事愛好者而言,《渡江偵察記》中有個最大的福利——服化道一級棒!電影中,國共雙方的服飾、武器裝備等完全能吊打如今任何一部同類題材影片。之所以如此說,是因在影片拍攝的1954年,渡江戰役僅僅過去5年,所用的道具幾乎都是原品真傢伙,就連從部隊調來友情參演的戰士中也有不少戰爭親歷者。

戰爭片推薦|《渡江偵察記》:武器、服裝注重細節,軍迷不可錯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54 版《渡江偵察記》劇照。李連長喬裝成國民黨軍官繳獲了一輛卡車,身後偵察隊成員的武器也換成了國

先從武器說起,電影中,解放軍偵察兵一出場裝備的就是人手一把司登衝鋒槍,這種衝鋒槍是二戰名槍之一,1941年由英國兩個槍械設計師謝波德和杜賽賓在恩菲爾德兵工廠研發而成。二戰時期多在歐洲戰場出現,直到二戰後期才開始進入中緬印戰場。解放戰爭爆發後,解放軍通過繳獲、俘虜或起義的國民黨官兵上繳,獲得了不少司登衝鋒槍。到1949年時,解放軍武器已鳥槍換炮,華東野戰軍偵察兵的基本裝備就是人手一把司登衝鋒槍,電影中這是非常符合歷史的。

而《渡江偵察記》給人的驚喜之處在於對細節的處理,解放軍偵察兵絕非一把司登從頭打到尾,當他們深入國民黨長江防區,偽裝成國民黨官兵時,手中的武器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拿著國民黨軍標配中正式步槍,也有人手持美製湯普森衝鋒槍。影片的主題既然是偵察記,深入敵後自然是要從各方各面去偽裝,從服裝、軍容、口令到手中的武器,都要做到毫無破綻,若是像今天某些影片中,偵察兵從頭到尾都一把武器,早就暴露了。

戰爭片推薦|《渡江偵察記》:武器、服裝注重細節,軍迷不可錯過

1974 版《渡江偵察記》劇照。該片因拍攝於特殊年代,服裝上採用了 65 式軍裝,這是不符合歷史的

制服方面,《渡江偵察記》比同時期拍攝的《南征北戰》做得更好。《南征北戰》的服化道方面有個很大的硬傷,就是解放軍制服上出現了胸標,軍帽上則有八一帽徽,這放在1947年屬於「穿越」。但《渡江偵察記》中,解放軍制服上有胸標,但軍帽上尚未出現八一帽徽,完全符合1949年4月渡江戰役前解放軍的形象,實際上八一帽徽是在1949年6月份起才開始逐漸在軍中使用。至於國民黨一方的軍服,可以看得出用的基本都是原品,除了兵種符號等細節沒有足夠重視之外,其他實在挑不出什麼毛病,若要研究內戰後期國民黨軍的制服,這部電影絕對是不錯的參考材料。

電影中對敵後戰法的表現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盜取國民黨軍重炮布防團地圖這一情節,先由熟悉水性的偵察兵將正在釣魚的國民黨軍官誘殺,取得地圖後將其捲入空心植物桿中,再藏於魚腹。隨後回到陣地,假意以魚換煙將地圖帶走,這一系列操作一氣呵成,即使在60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也不禁令人拍案叫絕。至於影片後半段,周長喜開車與國民黨軍的那場追逐戲,頗有美國電影《大逃亡》和《血染雪山堡》的大片既視感。也正是因為《渡江偵察記》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功,使得這部電影在20年後又重拍了彩色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納粹帝國中誰最狠?他才是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
咸豐對綠營失望押寶曾國藩,有了地盤有了名分,湘軍開始大施拳腳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