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自己穿脫衣物了嗎?幾歲學?媽媽看這裡!
寶寶在學齡前的階段最重要的事,除了遊戲和學習以外,不外乎就是生活自理技能的培養。許多研究顯示,及早培養生活自理的獨立性對於寶寶將帶來許多正向的效果,例如進入幼兒園後可以減少分離焦慮、在團體生活中容易建立自信心與具有責任感等,也能減少幼兒園老師的負擔。
影響寶寶穿著能力常見的因素
就幼兒發展而言,寶寶大約在2歲左右(小托班)就能具備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因此上學前寶寶必須進行生活技能先修課程,其中一項就是衣物與鞋襪的穿著技巧。這也是經常令家長感到困擾的其中一個問題。
影響寶寶穿著能力的因素相當多,其中有幾個較常見的原因提供參考:
1、過度保護而剝奪寶寶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
2、家長過於繁忙,分秒必爭,嫌寶寶動作太慢而搶先協助完成。
3、認知發展遲緩,如無法辨識衣服的領子與袖子。
4、動作發展遲緩,如抓握動作發展不佳等。
5、感覺統合失調,如觸覺能力不佳影響其操作鈕扣的表現。
幼兒穿脫衣物/鞋子發展里程碑
1歲~2歲:開始學習脫襪子;完成部分穿衣褲的步驟,如將手伸出袖子並將腿伸出褲管。
2歲~2歲半:學習脫掉寬鬆衣物(如外套);完成部分脫褲子的步驟;穿套頭衣服時會嘗試找袖子的孔洞;學會脫鞋子。
2歲半~3歲:能自行脫褲子;在協助下開始練習穿襪子;可以解較大的鈕扣。
3歲~3歲半:開始練習穿較寬鬆、沒有後跟的鞋或拖鞋;稍微協助下可以穿襪子;能夠在稍為的協助下穿著T恤;可以扣上較大的鈕扣。
3歲半~4歲:能分辨衣物的前後;扣大鈕扣的速度加快,且可以連續扣3-4個以上。
4歲~5歲:可以操弄較小的鈕扣或按扣;可以開始練習分辨鞋子的左右;穿襪時可以正確擺放襪子的方位。
訓練穿著能力步驟
肢體動作技巧不純熟,經常搞得手忙腳亂,該怎麼辦?
1、先從衣褲的樣式進行調整。衣服方面,可由短袖襯衫或背心練習起,待熟練後再逐漸練習長襯衫、套頭式衣服;褲子則可從寬鬆短褲、內褲練習起,再逐漸練習穿長褲。
2、利用視覺回饋,例如可以讓寶寶面對鏡子穿衣褲,通過鏡中的視覺回饋可以提升他們對於肢體的掌控程度。
3、在鈕扣操作方面,可以嘗試先讓寶寶只抓鈕扣(未縫在布上)或不同大小的塑膠錢幣,用一手將其穿過有孔布條後再用另一手取出。
4、先用非穿在身上的衣物練習扣紐扣或拉拉鏈。可從家中不要的衣服和外套上將鈕扣或拉鏈裁下製作成鈕扣/拉鏈布條,先用布條作訓練,待熟練後在回到身上練習。
寶寶平衡感不好,站著穿褲子時經常需要大量攙扶或容易跌倒,該怎麼辦?
1、先讓寶寶坐在床上穿褲子,增加穿著成功的經驗,有時過多的挫敗感或不安全感反而會讓寶寶因害怕而產生依賴感。
2、家長幫忙拿著褲子並將褲管露出,請寶寶雙手搭在家長肩膀上,依序將兩腳放入褲管之中,最後再請寶寶自行將褲子拉起來穿好。
寶寶對於衣物的材質非常敏感,該怎麼辦?
1、剛開始練習穿衣褲時,建議先用寶寶可接受或感興趣的材質練習起,先讓他們體驗成功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2、新衣服買來後先清洗使其柔軟,然後將標籤剪掉,避免寶寶感到不適而排斥。
3、減少觸覺敏感,可趁著洗澡之際,準備各式材質的海綿球或洗澡用軟刷,由家長幫忙或請寶寶自行擦拭身體;洗完澡後則可用不同材質的大毛巾擦拭全身並給予全身性的按摩。


※女孩連吐3天竟是腸子里堆滿這個,嚴重到要手術取出!
※小小的欺負嘲弄就是霸凌!5招教孩子如何自保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