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岱是西涼名將,驍勇善戰,為何不得重用,背後另有玄機?

馬岱是西涼名將,驍勇善戰,為何不得重用,背後另有玄機?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007期 圖文/姑蘇寒山)

細讀《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發現,很多知名度不高的武將,武藝不弱,甚至不輸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將。例如袁紹麾下的麹義,雖然被趙雲一槍刺於了馬下,卻能陣斬公孫瓚先鋒嚴綱,並一路衝殺到後軍,武藝大約不輸曹操的五子良將;呂布麾下的高順,與張飛這樣的名將交戰,竟然僅是有些招架不住,而不是直接落敗,更沒有直接陣亡;袁術麾下的紀靈,遇上,雖然不到十合就被張飛挑於了馬下,但是遇上關羽,卻能大戰三十合而不敗,戰績比顏良、文丑還要出彩,等等。

這樣名將雖然厲害,但是他們知名度不高,也是有原因的——他們的主公大都早早出局,因此他們的出場時間都非常短,再加上結局悲慘,因此被讀者忽略,再正常不過。可是,在演義中,有一個西涼名將,不僅出身很高,本身也驍勇善戰,出場時間也不短。然而,他不僅知名度非常低,還沒有得到上位者的重用。這個人是誰呢?他為什麼會有這樣遭遇呢?

他不是別人,正是西涼名將馬超的堂弟馬岱——當初馬騰入京為官,結果被曹操斬殺了一家老小,馬岱不僅保全了性命,還一路逃回了西涼,給馬超傳遞了消息。可見馬岱本身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武將,本人的武藝,大約也是過硬的。他的個人實力,很快就在小說中得到了驗證——不僅潼關之戰的時候,他的表現不輸馬超和龐德太多,到了葭萌關之戰的時候,他也能與猛將魏延大戰。

小說第六十五回中寫道:「魏延要奪張飛頭功,乘勢趕去。前面一軍擺開,為首乃是馬岱。魏延只道是馬超,舞刀躍馬迎之。與岱戰不十合,岱敗走,被岱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延急回馬走。馬岱趕至關前。」這一段描寫,乍看好像馬岱武藝不及魏延,不到十合便直接落敗。但是結合他之後的反應,我們不難看出,他僅是詐敗而已,目的不過是以智取勝。從他的表現來看,就算他武藝不能戰勝魏延,大約也不會遜色太多。

按理說,當時劉備陣營正值用人之際,向馬岱這種武藝高強的智將,應該很快受到重用才對。可是,諸葛亮和劉備並沒有這樣做,甚至到了後來蜀漢人才凋敝之時,他也僅會被安排為伏兵,蹲在草叢中扔絆馬索,或者作為援兵,接應其他人,很少有上陣領兵的機會。那麼,諸葛亮和劉備為什麼不重用馬岱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

一、尊重歷史

首先,《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它並沒有太過篡改歷史。在真實歷史上,馬超降蜀之後,劉備一向只有其名,不用其能,作為他的堂弟,馬岱自然沒什麼表現的機會。雖然演義中的馬超早已被洗白,但是降蜀後出場的機會依舊不多,馬岱如果被重用,一直活躍在讀者的視線中,都有嚴重的違和感,與歷史也不相符。

二、諸葛亮另有打算

如果僅從小說邏輯本身來分析這個問題,馬岱明明能力卓越,卻一直不得重用,很可能是因為諸葛亮一向不信任魏延,早早就打定主意,讓馬岱成為除掉魏延最關鍵的棋子。為了計劃能夠順利的實施,他不僅不能讓重用馬岱,讓馬岱出風頭,還需要刻意打壓。因此,自從降蜀之後,一直到魏延被剷除,這十餘年的時間裡,馬岱一直沒有受到重用,遭到了埋沒。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演義中的馬岱能力卓越,不輸名將魏延,卻一直沒有得到諸葛亮的重用,一方面是因為小說要尊重歷史;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因為,諸葛亮早就想利用馬岱除掉魏延,所以埋下了一步暗棋。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此人欺師滅祖,害死裴元慶,為何卻被稱為隋唐第一忠義好漢
一代詩聖杜甫死於消化不良?杜甫: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