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只有父母先懂孩子,孩子才會真正懂事

只有父母先懂孩子,孩子才會真正懂事

作者:心語(爸媽精讀主筆)

讓我們先來聚焦幾個鏡頭:

4月25日,震驚全國的北大學生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被警方逮捕;

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上,17歲的中學生從媽媽的車上衝下來,不顧媽媽的追趕,一瞬間就跳下大橋,留下媽媽捶胸頓足、脆地痛哭;

2月20日,一位鄭州女孩留下「我恨你們」的遺書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月21日,深圳市寶安區13歲男孩小金,在留下了四封連環解密式的遺書後墜樓身亡。

上網一查,孩子採取極端行為的事件還有許多,令人心驚肉跳、痛心不已。

其中一些孩子留下的遺書是控訴父母對他們的不理解,可父母還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不就是為你好嗎?你怎麼一句都聽不得?」

孩子是爸媽手心的寶,哪有爸媽不為孩子好?哪有孩子不要爸媽的愛?

父母孩子本是世上最美的相遇,可是,孩子啊,為何你如此決絕斬斷這美好的情緣?

孩子啊,爸媽應該怎樣對你好?你需要的是究竟是怎樣的愛?

01

美國青春電影《怦然心動》有一個情節令人無法忘懷。

少女朱莉非常喜歡鎮上的一棵大樹,爬上樹眺望遠處的風景成為她每天的美好時刻。

可是有一天,這塊地要蓋房子了,工人來砍樹並且要求樹上的朱莉下來。

朱莉很難過,呆在樹上喊著「我不走」,她要捍衛心愛的大樹。

她的奇怪行為驚動了小鎮的居民,還登上了當地報紙,可還是沒能保住大樹,最後,是爸爸勸她下樹的。

她以淚洗面度過了兩周。

女兒的傷心,爸爸看在眼裡、掛在心頭,非但沒有責怪女兒給他丟了面子,反而用心地把大樹畫了下來送給女兒,還親切地說:「那不僅只是一棵樹,希望你能將樹梢的美好時光永存心底。」

怦然心動!被人接納和理解的感覺讓女兒瞬間淚崩,她緊緊地抱住了爸爸,心裡充滿驚喜和溫暖。

從此,這幅畫陪她入眠、伴她醒來,直到有一天看著畫中的樹,她不再淚眼朦朧。

那一刻,傷痛得以療愈。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共情,又叫同感、共鳴。

美國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博士在《共情的力量》一書中這樣定義:「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經歷並相應地做出回應的能力。」

影片中,儘管朱莉的行為在旁人看來可能有點奇怪,但爸爸卻從心底接納了,並努力去理解她。

朱莉何其幸運,有一個如此愛她、懂她、富有共情能力的爸爸。

02

影片《狗十三》中講述的,則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少女李玩跟爺爺奶奶住,父母離婚了。酷愛科學的她報了物理興趣小組,但爸爸強行給她改成了英語。

李玩很生氣,爸爸為了彌補,直接送來一條寵物狗,也不先問問女兒到底要不要。

「我不喜歡狗,讓我爸拿走吧。」李玩並不喜歡狗,但後來每日相處,慢慢地,她對狗有了牽掛。

不料,爺爺無意中把狗弄丟了,可他還遮遮掩掩、對孩子不作安慰,孩子失落沮喪,怕狗被別人殺了吃,就反覆去街上尋找,老人又去找孩子,差點迷路……

爸爸心疼老人,劈頭蓋臉對女兒一頓痛打,還罵她:「你還發脾氣,你給誰發呢?你憑啥發?」、「你也不讓爸省心」、「爸打你,是因為愛你。」

繼母新送來一條狗,非說是原來那條:「誰弄錯,我也弄不錯嘛。」爺爺說:「狗都找到了,你還想咋的?」

孩子孤單、憤怒地大吼:「你們當我是傻子嗎?」

「如果這是撿到的狗請還給別人,狗丟了我們儘力找,找不到就算了,我不是非要只狗」。

是啊,她不想怎樣,她只是希望大人知道她的失落和擔心,可是誰都不懂她。

更有甚者,在一次酒席上,爸爸為了給別人面子,沒有挺身而出為女兒解釋,居然看著女兒無助地吃下狗肉。

李玩鬧過、作過,抗爭過,面對大人的權威,這些都以失敗告終。

她認輸了,至少表面上是,家人也欣然接受了這種轉變。

女兒終於「懂事」了,她不再抗爭,可是,這一刻,她的心扉也徹底關上了。

心理學有句名言: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孩子的心靈猶如一座孤島。沒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對孩子來說,輕則傷害,重則災難。

03

父母為孩子好本無可厚非,但是「為你好」,要遵從以下3個原則:

第一,我只提供一個建議,你有不聽從的權利。

第二,我尊重你的選擇,但你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第三,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毫無顧慮的來找我。

在《少年說》中,女孩謝雨晨站在勇氣台上說:

爸爸,你好像對其他所有人都很健談外向,好像偏偏把我拒之門外了;

你之前都沒有握我的手;

我希望爸爸問我的是在學校過得開不開心,希望父女間多溝通交流,愛是建立在了解之上的,這個才算是真正的親密、真正的親人。

台下的父親明明聽到了孩子的心聲,可依然沒有正面回應,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解釋道:

有時候我更願意在行動方面去更多地表達自己,為你沏上一杯熱茶;炒你最喜歡吃的菜;問你有沒有穿秋褲;在同事面前經常會說女兒是我最大的驕傲。

這位爸爸不懂女兒的心,他不知道相比於這些,她其實更想爸爸問她在學校過得開不開心。

台上的女兒搖著頭,委屈地掉眼淚,她要的不僅是吃飽穿暖、自豪讚美,她更希望與父母有更深的了解、精神的共鳴。

相信這個女孩的處境一定不是個例,還有多少孩子沒有把心裡話說出口?

還有多少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把話說出口,可依然被父母忽略甚至指責?

畢淑敏在《愛怕什麼》中說:「愛怕沉默,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是很難描述的一種情感,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

如果父母對孩子只有行動上的各種好,而缺少心靈上的關愛與懂得,這樣的生活總會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

共情不是簡單的同情安慰,也不是一般的讚賞表揚,而是從內心去接受、去理解、去鏈接。

那些得到父母最明確愛的表達「我懂你」的孩子,一定會有更多的勇氣和底氣面對未來,過好他們的人生。

04

喬拉米卡利說:「如果沒有共情,我們就無法相互理解,也無法相互尋求支持、鼓勵、溫存和愛。」

共情是一座橋樑,一頭是父母的心,另一頭是孩子的心。

共情並不高深,它就藏在平時的點滴小事中,父母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1、 孩子有情緒時,接受他的情緒

一位媽媽做過這樣的嘗試。

有一天,在學校門口接到孩子後,他們一起走出校門,孩子告訴媽媽:「那個保安一直盯著你看。」語氣中透著不滿意。

媽媽下意識地回答:「那他是工作吧?」

「不是。」孩子繼續嘀咕。

媽媽感到他有情緒,馬上改變了態度,專心去體會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就問:「寶貝是不是覺得他盯著媽媽不太禮貌呀?你心裡不舒服是嗎?」 孩子回答說是。

媽媽立刻肯定孩子:「嗯,謝謝寶貝,不喜歡他這樣,是想保護媽媽,對嗎?」「嗯。」孩子的內心得到了回應。

媽媽繼續問:「那你覺得他為什麼要盯著媽媽看呢?」孩子認真想了想:「無聊?發獃?」

媽媽又追問道:「有道理,那還有什麼可能呢?」孩子說:「就是發獃。」

在這樣一來一回的對話中,孩子的情緒慢慢平復了,雖然未跟保安說過一句話,但經過媽媽的引導,他已經成功地梳理了思路,在內心跟保安達成了和解。

看,情緒被看見、被顧及、被共情了之後,就不會繼續積壓,而是被慢慢排解掉了。

2、理解孩子的處境,幫助他

孟母三遷的故事老少皆知。幼時的孟軻調皮好奇,見啥學啥。

住在墳場邊的時候,孩子學哭學拜,不思讀書;

搬到鬧市後,孩子又學起討價還價做生意,無心念書;

最後,孟母將家遷到學校旁邊,耳濡目染,孩子喜歡上了讀書,經過不斷鑽研,終於成為學者。

在前兩處住的時候,孟母沒有一味地指責孩子的行為,而是接納事實,理解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作用,理解孩子見什麼學什麼的特性。

於是就搬到讀書氛圍濃的環境去熏陶孩子,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沉浸到讀書中去。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發脾氣時、大哭大鬧時、不好好學習時,正說明此刻的孩子需要幫助。

這時候,父母不妨問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幫上忙?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很多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3、 從內心去接納孩子的動因

《父母的覺醒》一書的作者、心理學博士、教育專家薩巴瑞講過一個她作為母親,怎樣跟女兒共情的故事:

一天早晨,女兒興緻勃勃地將她從夢中推醒說:「仙女送給你一個驚喜的禮物,瞧瞧仙女送了你什麼!」

媽媽一伸手,從枕頭底下摸到半張一美元的紙幣,女兒說:「仙女送了你半塊錢,還有半塊在爸爸枕頭下面。」

媽媽壓下了自己先要教育女兒的想法,肯定了女兒的慷慨大方、感謝了仙女的公平,女兒聽了以後,眼中放出了光芒。這裡,媽媽沒有責備女兒,放下了自己的觀念,全心地接納了女兒的心意。

這一刻,母女連心,內心都被深深地觸動。

正如喬拉米卡利所言:

如果沒有共情所賦予的相互理解和積极參与,愛就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簡單辭彙。共情,讓愛有了高度、分量和平衡;共情是愛的血與肉,是它跳動的心臟,是它求索的靈魂。共情讓愛成為愛。

當父母開始醒悟並承認自己有錯,孩子總是那個原諒得最快的人。

時間能給我們和親人最大的禮物,是去相互理解立場和出發點。

願父母們都有共情的能力,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最交心的朋友。

父母給孩子最高級的愛,不是「為你好」,而是「我懂你」。

作者簡介:心語,富書專欄作者,心理學研修者,貼心說話,用心寫字,追尋心理的足跡,溫暖心中的渴望。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優秀如鄭秀文也留不住伴侶,女人最重要的是這點
張柏芝媽媽開網約車:有一種孝順,叫尊重父母的快樂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