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丑與趙雲武藝相當,還擊敗了猛將徐晃,為何卻被關羽秒殺

文丑與趙雲武藝相當,還擊敗了猛將徐晃,為何卻被關羽秒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發生在官渡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徐晃、張遼、文丑和關羽。原文如下:

文丑軍掩至。眾將曰:「賊至矣!可急收馬匹,退回白馬!」荀攸急止之曰:「此正可以餌敵,何故反退?」操急以目視荀攸而笑。攸知其意,不復言。文丑軍既得糧草車仗,又來搶馬。軍士不依隊伍,自相雜亂。曹操卻令軍將一齊下土阜擊之,文丑軍大亂。曹兵圍裹將來,文丑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撥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為河北名將、誰可擒之?」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

文丑回頭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將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文丑沿河趕來。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顏良被關羽斬殺後,袁紹又派出另一員猛將文丑前去進攻曹操。曹操故意令部下丟棄糧草和戰馬,引誘文丑將士。文丑果然中計,大軍因搶奪糧草和戰馬而陣型大亂。此時,曹操果斷下令攻擊,文丑無法組織有效防禦,只得倉皇撤退。曹操又派張遼和徐晃二人追趕文丑,但張遼被文丑射傷,徐晃又被文丑擊敗。幸虧關羽及時趕到,將文丑斬殺。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自相踐踏」,意為自己人互相踩,形容軍隊潰敗時各自倉皇逃命的狼狽情形。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提到的袁紹集團的猛將文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不過,有關他的記載很少,在《三國志》中也僅有四個傳記中提到了他的事迹。其中最為詳細的要數《武帝紀》和《徐晃傳》。據《三國志·武帝紀》載:「紹於是渡河追公軍,至延津南……(曹操)乃令騎解鞍放馬。是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後至……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丑。」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文丑是死在曹操的計策上。

那麼,究竟是誰斬殺了文丑呢?史料中並無明確記載,僅僅是在《三國志·徐晃傳》中提到:「(徐晃)從破劉備,又從破顏良,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而在《三國志·關羽傳》中,並無關羽斬殺文丑的記載。因此,後世大多將斬殺文丑的功勞算在了徐晃的身上。而《三國演義》作者為了塑造關羽形象的需要,又將此事移植到了關羽的身上,這是歷史小說的通常技法,無可厚非。

對比了小說與歷史的不同,再來談談小說的情節。在小說當中,張遼和徐晃是曹軍將領中武藝高強之人,但都不是文丑的對手。不僅如此,在小說第七回中,文丑也曾經對趙雲單挑五六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這些對比都足以說明文丑武藝之高強。那麼,關羽為何又能秒殺文丑呢?書中有個關鍵的描述:「關公馬快。」從這四個字來看,作者自己也認為這並非是一場堂堂正正的較量,除了武藝之外,關羽擁有一項文丑難以對抗的優勢:赤兔馬。正是這一優勢,令文丑丟掉了性命。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關羽斬殺文丑,也只能算是偷襲,並非真正的依靠武藝取勝。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一生做過三件大事,兩件拯救東吳帝國,一件令東吳走向滅亡
一樁危害巨大的貪腐案,不僅影響個人命運,還改變了漢末歷史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