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網上買的花卉更容易死亡?買花的4個大坑你踩過幾個?
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網上購物也逐漸變成了一種社會潮流,小到衣服、鞋襪,大到冰箱、洗衣機都能在網上買到,很多喜歡養花的朋友也會選擇在網上購買一些花卉植物,但是在網上購買花草植物與衣服、鞋襪這些區別還是很大,下面筆者整理總結了一些網上買花草的常見問題,看看這些坑你踩過幾個呢?
一、假貨
是的,花草植物也有假貨,有些商家用長的比較像的野草、野樹根、藤條來欺騙賣家,這也是最讓人氣憤的坑了,滿心歡喜的種下,每天精心養護終於緩過苗了,但是辛苦養了幾個月後才發現是個野草。
避坑方法:
不購買來歷不明的無葉根系植物,盡量選擇應季花卉植物,一些根球類花卉植物,如水仙、大麗花、百合、風信子這類,盡量選擇較大與開店時間比較長的店鋪。
二、貨不對版
貨不對版應該是最常見的一個坑了,比如重瓣花變單瓣花,或者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品種,因為植物的特殊性,從生長到開花一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現在網上的訂單維權期限都在1-3個月之內,等發現問題的時候就已經過了平台允許的維權期了,是否能夠維護自己的權益就全靠商家的良心了。
避坑方法:
在大店、開店時間比較長的店鋪購買,另外選擇有實拍圖片的店鋪,很多商家都是在網上複製的圖片,本身可能就是若干手的苗圃販子。
三、種子不出苗
經常買種子的花友可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不發芽或者發芽率低,除了與種子本身有關係之外,還與種植環境有很大關係,比如濕度、溫度、光照等等,另外不發芽或者發芽率低還不太好維權,即使投訴至平台也不好處理,因為平台也無法分辨到底是你的問題還是商家的問題。
避坑方法:
除了一些比較好發芽的草本花卉之外,其他盡量不買種子,特別是稀有與名貴的花卉,發芽率都很低,即使發芽也很難養出苗,寧願多花點錢買苗圃,也不要貪圖便宜買種子。
四、買回來沒幾天就枯死了
這個坑估計也有很多花友踩過,植物對版,郵購回來也還算鮮活,但是養了沒幾天就死了,或者一直僵苗……,這個坑其實大部分情況下與商家沒關係,不過還是需要在收到植物後注意下是否有以下問題:
1、觀察植物葉片狀態
觀察植物葉片是否有整體發黃、黑斑的情況,避免植物本身是帶病郵寄的,如果有及時聯繫商家說明情況,讓商家給出解決方案,一般商家會給出補發或者承諾成活的解決方案。
2、仔細觀察是否有蟲害
仔細檢查下植物葉片的正面與背面,是否有蟲害或者蜘蛛網等情況,如果有要及時用藥處理,特別是比較容易有蟲害的植物,如月季、梔子等花卉植物。
3、檢查根系
仔細檢查植物的根系是否有爛根的情況,如果有及時向商家反饋,要求重新補發。
正確上盆養護:
如果以上檢查後都沒有問題,那麼可以放心養護了,對於一些無盆發貨的木本植物,到家後最好用生根粉浸泡4個小時以上再入盆,否則很容易造成適應不了環境而枯死。
另外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在網上買花本身植物在路上就要經歷各種環境的折騰,所以不管是草本還是木本植物,不管是喜陽還是喜陰,到家後一定都要遮陽緩苗,再喜歡陽光的植物也不要立刻放在太陽光下養護,先放在太陽曬不到的地方養,緩苗一周後在正常養護,在緩苗期間不要換盆。
後話:
其實要避開網上買花這些坑,除了注意上面這些點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相信網上那些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花卉植物,能夠穩定全年供應市場的優質花卉植物,必須要有建設完善的大型苗圃設施,這些設施的投入都很大,不是小商家能夠投資起的,大型的苗圃商會有完善的銷售體系,肯定不會全指望網上的銷售,會有遍布全國的線下銷售網路,為了維護銷售商的利益,網上的價格肯定不會低於給下級銷售商的價格,所以如果有時間,到本地花市轉轉,還是有很大幾率能買到價格便宜狀態又比較好的植物的。
最後提醒大家,春夏季節是植物的生長旺盛期,同時也是蟲害的多發季節,不管是在網上買還是花市買,新買回家的植物一定要與家裡的其他植物做隔離,先不要放在一起養,以免新植物上有蟲害傳染到家裡其他植物上,正常養護1個月後,觀察無蟲害再放到一起。
如果你也喜歡養花,就關注我們吧!


※茶葉與疾病的關係!切忌不懂裝懂!
※家裡養這些花 至少多活十年!
TAG:養花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