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藝術家王淑平,…《誕生在人類的女權主義藝術家》《誕生在人類的女神主義藝術家》,批評家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G20峰會》VS《星球G20峰會》

「重建桃花源——王淑平當代藝術巡迴展」上海站展覽的核心依然是以「G20峰會」概念為亮點的作品。藝術家王淑平在這個系列展覽中推出了綜合了架上繪畫、行為表演、影像等多種表現形式的綜合觀念作品《G20峰會》,並通過對這一母題的深入發掘,展開其在中國這個特殊的社會語境中的女權主義探討。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正如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說的,中國現實語境中的女性藝術,由於具體社會環境的差異而跳過了傳統意義上的西方女權主義的階段,即表現爭取女性平等的社會身份與政治權利的需求。當下大多數女性藝術家在將注意力集中在性別意識、女性的社會心理等問題上,強調的是女性作為行為主體對於整個環境的感受與表達。而其具體的行為方式,也更多地表現為對女性及其周遭對象既有關係的挑戰、質疑與諷喻。王淑平作為中國第一個當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藝術家,在著眼點與思考方式上與其他女性藝術家有著很大的不同。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王淑平從《G20峰會》系列開始,將考察的視野帶回到早起女權主義對於政治話題的關註上去。然而不同於以往相關藝術創作中更多地著眼於政治生活中的女性缺席與政治女性的男性化問題,王淑平以一種戲擬的方式假設了一個純女性的政治現場,而這個現場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重新詮釋女性與政治的關係,而更在於從女性的視角重新詮釋政治本身。簡言之,藝術家不再滿足於強調政治改變了女性,而是暗示女性可能重塑政治。而這種重塑,可能意味著一種消解了鬥爭性、更強調共存性、暗示了某種不同以往的評判標準的新的可能。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如果說,王淑平的架上繪畫作品,出於作品符號的延續性考量,而還帶有某種冷漠、荒誕、蒼白的氣質的話,那麼,在巡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的行為作品,則顯示了藝術家對於「女性表達的政治姿態」這一問題的持續思考。在上海站的現場表演中,藝術家特地選取了一群二三流的專業模特而不是藝術院校學生或相關「圈內」人員來扮演「G20政治人物」的角色。這些表演者由於本身對於表演內容的不明就裡,表演技藝的粗糙以及作為「導演」的藝術家對於「百無聊賴」、「裝模作樣」、「假正經」等感覺的刻意要求,而表現出尤其突出的「缺乏代入感」,這種刻意強調的「距離感」、正兒八經的「荒腔走板」,更進一步強化了「政治生活」中的「儀式感」與「戲劇性」。與此同時,上海現場的會議長桌上,在各角色的手邊都放置了一個浮著乒乓球的玻璃水杯,以這種貌似簡單的方式來暗示「星球」,即這個會議發生在外太空,而非現實的地球。這一兒童木偶劇式的細節進一步強化了那種不真實的「戲劇感」。這種不真實感,既是一種從自然的人的立場出發,看到的政治的不真實,也是從一種對現實政治的集體記憶出發,承認了這種「女性方式」的不真實。而後者的不真實,恰恰是以一種藝術的方式,對於真實的現實政治的一次反撥。戲劇也好,體育也罷,本就是以一種精神性的名義去消耗人體產生的過剩的荷爾蒙,從而轉嫁一種集體的、情緒性的衝突風險,因此,戲劇化的「政治」,自然也就「去了火氣」。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至此,王淑平的話語結構便悄然由早期女權主義的範疇引入了某種生態女性主義的特徵,那就是對於一種假設的女性主導的社會關係中更吻合自然和諧的生態規律、更少侵略性、更能持續發展、更強調平衡、動態而不是線性、指標式的判斷體系與生活方式的暗示。由此,她的女權主義藝術道理也就由挑戰、諷喻走向了某種建設性的探索。

部分作品欣賞: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藝術家王淑平:從挑戰、諷喻走向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來文往詮釋她 的精彩文章:

人再受窮,別指望別人
都說勞動最光榮

TAG:文來文往詮釋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