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意識所生境界不是真實

意識所生境界不是真實

我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大腦意識想法,當識生出來的時候,譬如我們現在曉得心意識,什麼東西才看得到?南懷瑾師讓我們體會一下,有一樣東西,沒有現象,沒有看到,但是有相對的作用,這在唯識學叫「無色有對」。

他說:我們意識、第六意識這個思想無色,看不見。這個思想是什麼?「有對」,可以有相對作用。我們知道自己在思想,我們只知道第六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身識,定力功夫不夠體會不出來。

但是意識境界我們心理思想,譬如說大家是在家裡,要跟某人聯繫,先不要打電話,自己心裡打坐一想:某你來吧!他那裡並不能接得到,有沒有感應呢?定力很高了以後,他那裡有感應;可是感應得不是像電話那麼清楚,我們打電話有時候還聽錯了呢!

他有一種感應,他忽然念頭剛剛會想到,譬如說:哎呀,好像老師那兒好久沒有去了,我要去看看老師了吧!唉,現在沒有空。其實在想嘛,它有勾動的作用、有這個線路作用;但是不是親所緣。為什麼呢?謂識生起的時候,無實作用,無實在的,起不了作用。「非如手等,親執外物。」不像我們手裡拿茶杯,茶杯就端起來。

這一段要特別注意哦!尤其是作功夫的人。「日等舒光,親照外境。」如像太陽一出來,整個的山河大地,這光明出來統統照見了。可是我們意識起來,我們心裡像想起一個光明照見大家。譬如說功夫好定力很高的人,在這裡打坐修道,要放一個光,照見大地眾生,無病無痛,沒有衣服穿的不要涼著等等,你在那裡發瘋空想了一陣可以,別人冷的還是牙齒髮抖耶!就是說你識所生的不像那個樣子。

「但如鏡等,似外境現,名了他心,非親能了。」意識一動,像鏡子一樣,鏡子裡頭有別人的現象進來,一照人有我們人的影像,似外境現,鏡子裡頭那個我是什麼樣子?是真的我嗎?當然不是。

大家都知道那是我的影子,而且那個影子還不真的,我們的光線角度照進來,我們看鏡子里的世界並不是我們真的面孔。所以我們人活了一輩子,自己面孔什麼樣子沒有看到過。不要以為鏡子裡頭看過,焦點不同的。

所以鏡子裡頭的這些外相,好像外面境界呈現了,鏡子里看到,不是真的原樣子,真的樣子沒有看到過。所以名了他心,名稱上說,你的心理我了解了。「非親能了」,不是真的,不是親因緣所能了的。

「親所了者,謂自所變。」如果能夠真證得親因緣,心能夠了,就是由八識起。七識能變變出來,七、八、第六意識自己的用,自己心裡這些作用、八識作用。親因緣,自己的能變所變的。所以《解深密經》上說:「無有少法,能取余法。」一切都是唯心造的,一切都是唯識所生,沒有說另外一個辦法;心外無法,除了心以外,沒有法。

我們修一切的法,不管什麼宗,都是唯心自修!本來就是此心,此心我們本來在這裡頭。「但識生時,似彼相現,名取彼物。」比如說自己與某人有感應似的,覺著他生病了,趕快去看他,結果他真的在生病,似外境起,似彼相現。只有這麼一個現象出現,是虛幻的,還不是真實。名取彼物,好像拿到一個東西。

這講什麼呢?我們在這個裡頭曉得一個道理。有些人打坐坐得好,尤其是道家出陰神、出陽神,自己覺得真到某世界去了,那是定境界,也如鏡中像,那是陰神。一切境界,善境界壞境界,心物一元題,也是心意識作用。

我們有許多修定的人,在境界里自己不知道唯識道理,把相似的境界當成神通,當成感應,全錯了!就是自己唯心搗鬼了。「如緣他心,色等亦爾。」我們要攀緣別人心理,自己與他人之間,這心理攀緣同這個色法一樣,只有影像,而不能拿到真實。這是側重於第六意識意識所生的這些境界!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智慧識人性!相遇皆有緣,生命大歡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眾生是我們的生命因素 不在外面
找到用心方法 灌溉菩提根苗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