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就停手?有這13個字,你也不敢下刀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就停手?有這13個字,你也不敢下刀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鏡頭:主角被小人所害,被抓進大牢,秋後處斬。然後他的朋友家人們為他各種奔波,行刑前,他感覺無力回天,回想一生時,總有人騎著馬,手中或拿聖旨或有皇帝口諭,大喊「刀下留人」,劊子手聽到後,就會乖乖放下手中已經揮舞起來的大刀,主角獲救。然而,在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還是電視劇為了觀看效果而胡編亂造的呢?

其實,在古代這種情況也有,但並不是像電視劇那樣,如果各朝各代都這麼做,那樣可不就亂套了,朝廷的律法、官員的尊嚴往哪裡放。而且古代比現在更加重視諾言的重要性,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絕不只是說說而已。但事實上,宋朝時期就很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宋朝在我國古代也是一段非常繁榮的時期,就富有程度而言,它甚至能夠超越之前的唐朝。社會內部也十分穩定,只不過因為國家政治上一直奉行「重文輕武」政策,國防軍事力量太弱,最後導致無法對抗外敵才會亡國。宋朝時期的法律體系也十分嚴明,對於冤假錯案的出現十分在意,就我們所知大名鼎鼎的包拯就是這個時代的官員。

為什麼說「刀下留人」這種情節最有可能出現在宋朝呢?是因為在宋朝的律法上記載著這樣一條規定: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勘問陳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要死刑犯在處決之前喊冤,就可以再給一次機會押回去重審,這在大概率上就避免了屈打成招案件的出現。劊子手聽到有人大喊「刀下留人」,自然擔心犯人另有冤情,要是他依舊一意孤行,直接一砍刀下去,人頭落地,那責任可不是他能擔得了的。就算是換成今天的人,也是不敢違抗的!

宋朝的這13字規定真是非常人性化了,對於一些真正的含冤犯人來說是一道福音,其實它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法律的一審,二審,讓被判決的人也有一個申辯機會,也有利於尋找案情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三兄弟號稱龍虎狗,他們的後代哪個發展比較好?
太奇葩!交戰雙方勢如水火,主帥卻是同一人,結局令他心碎

TAG:天下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