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分百姓為四等採取高壓,為何朱元璋還說元朝因寬仁而國亡?

元分百姓為四等採取高壓,為何朱元璋還說元朝因寬仁而國亡?

「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實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耳。」這是朱元璋登基後對元朝的評價,看來在朱元璋眼中,元朝是個十分寬仁的朝代。

在世人的印象中,建立元朝的蒙古人作為游牧民族,自打滅亡南宋後壓榨不斷,對於國運短暫的元朝,民間甚至還有殺頭胎,四等人,瓦罐墳等說法。不過根據可考的史料來看,只有四等人說法可信,殺頭胎,初夜權之類都是沒有確鑿證據或記載的民間說法。話說回來,元朝,朱元璋再了解不過,他的父母辛辛苦苦種了一輩子地最後卻被餓死,他肯定對朝廷充滿憎惡,可為何又說蒙元寬仁呢?

所謂元以寬失天下,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元朝不僅寬,在寬的程度上甚至比中原人還要深。首先是帝位的繼承權,這一點和中原王朝不同。根據漢人祖上的規矩,皇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蒙古人當皇帝就不一樣了,他們不管有沒有血緣,在汗位上爭奪十分激烈,這一點早在蒙古統一前,乃至被金朝壓迫時趨勢就很明顯。

其次,元朝在收稅方面管的也很寬,自打滅亡南宋以來,南方漢人對蒙古統治者十分排斥,雖然雙方都很看不起,但奈何南方棟樑多,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在治國方面沒什麼建樹,只能寄希望於中原人。可滅宋時殺了不少人,南方漢人抵抗很激烈,為了拉攏南方知識分子,元朝廷減了南方的賦稅,這一減就減出個富甲天下的江南。所以到了元末,南方經濟實力依舊很猛,與明朝時南方被大肆加賦形成鮮明對比。

再者,元寬仁在刑罰。古代的法律沒有如今那般完善,因此統治者常常通過加大懲罰力度來減少犯罪現象的發生。元朝建立後為了恢復之前因戰亂大肆減少的生產力,在刑罰方面降低了力度,任何犯罪者,除了造反大罪,十之八九都可用金錢贖罪。只要有錢,官府是不會把人怎麼樣的,所以到了元末天下大亂的時候,南方打的再亂再熱火朝天,官軍對那些有錢人也沒辦法。

最後,元朝在治理方面也很寬,這種寬十分複雜,有一定民族關係。蒙古人與漢人之間的民族矛盾隨著元朝的建立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自成吉思汗後,有些皇帝想要拉攏漢人, 有些皇帝仍然放不下勝利者的架子。所以元朝的政策一會兒對漢人好一會兒對漢人差,到了最後即使文官集團全是漢人,老百姓依然造反,說到底,還是蒙古人太寬,果然,治理天下還是不適合他們,在中原生活不到一百年就被趕回大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蘇軾在政治上毫無建樹,為何還有那麼多崇拜者?
清明節的起源有四種,流傳的是那種眾說紛紜,有一種來自寒食節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