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最經典一首樂府詩,形象生動,把女子忠貞和善良寫得淋漓盡致

李白最經典一首樂府詩,形象生動,把女子忠貞和善良寫得淋漓盡致

樂府長詩《陌上桑》,通過女主人公秦羅敷嚴詞拒絕覬覦自己美色的使君,刻畫了一個堅貞、聰明、美麗的女子形象。全詩幽默詼諧,形象生動,傳唱度很高,很受後世文人喜愛,詩仙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白曾經做過一首五言長詩《陌上桑》:「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這是對漢樂府《陌上桑》的一個再創造;後來,李白又寫了一組《子夜四時歌四首》,其中的《春歌》,又是一首樂府《陌上桑》的濃縮版,把原來的長篇敘事詩縮短成了六句,下面我們就看看李白的這首凝練的小詩吧。

《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秦地有位羅敷女,採摘桑葉在綠水邊。潔白的玉手落在在青色的桑條上,晴朗的陽光下她的紅妝特別鮮艷。我的蠶兒餓了,該回家了,你這使君,快別和我糾纏不止了。

前兩句用採桑起興,引出主人公的故事。

樂府《陌上桑》中:「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這樣引出秦羅敷的故事。而李白卻把這麼多文字刪減成兩句——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東南隅」就是東南角,只表示一個方位;但是「綠水邊」卻不同,綠水是顏色,是春天的顏色。一位紅顏少女,在綠水之濱採摘桑葉,那是多麼富有春天的氣息,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啊!

接下來兩句進一步刻畫秦羅敷的美。

在樂府《陌上桑》中這樣寫的:「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樣一大段正面描寫,從手上拿的物件,頭上戴的飾品,身上穿的衣著,無一不高級,無一不美麗;然後又做側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烘托羅敷的美。

而李白剪掉籠頭,首飾,頭髮,衣服等細節,把這些精化成了一個特寫鏡頭:羅敷潔白的手搭在青綠的枝條上,紅妝映著白日是那麼新鮮。只用了一個動作和一個衣服的概貌,就把羅敷的美刻畫的淋漓盡致。通過什麼刻畫的呢?顏色呀!你看:素,青,紅,「白」——白色的手,青翠的枝條,紅色的著裝,還有「白日」,這「白日」可不是白色的,它包含著藍的天,白的雲,綠的水,亮的陽光和透明的空氣,所有的顏色都是鮮明的,所有的顏色都是光亮的。在這些顏色的映襯下,一個青春逼人,光艷逼人的美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五、六句:羅敷通過語言教訓那個見色起意的人。

因為羅敷是如此的美麗,引來使君的覬覦。樂府《陌上桑》這樣寫:「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問,問是誰家姝?-------」就是調戲羅敷,想要金屋藏嬌。然後引出羅敷那一大段著名的搶白:「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大意就是你覺得你很牛,我丈夫比你還牛,既比你帥,也比你官大,我根本就看不上你!

李白又把這大段話壓縮成兩句:我的蠶寶寶餓了,我要回家了,你這「五馬」的先生就別和我糾纏了。隱意是:你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在我心裡,你都不如我的蠶寶寶重要,沒工夫搭理你,我要回家喂蠶去了。這是對使君最大的輕蔑和打擊。

樂府《陌上桑》中的秦羅敷,她是拿丈夫拒絕、壓制使君,但假如羅敷的丈夫沒有那種地位身份呢?難道就屈從了嗎?而本詩中的羅敷則不然,她不藉助外力,就憑自己高傲的內心,狠狠打擊了這個仗勢欺人的使君,採桑女子的鋒芒,青春的鋒芒盡展無遺。

梁武帝蕭衍的《子夜四時歌》中有「君往馬已疲,妾去蠶欲飢」,李白的這兩句就是從這化用的,卻比梁武帝的更加深刻而富有內涵。

一首樂府《陌上桑》洋洋洒洒,一百多句,在李白的筆下,凝成六句小詩,卻也把勤勞、美麗的秦羅敷不為富貴動心,不受權貴引誘的高尚品質飽滿呈現,不得不佩服李白的詩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宋詞 的精彩文章:

王勃容易被忽略的經典,送別友人,感慨人生,令人回味無窮
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青春無限,最後一句堪稱經典,不愧千古第一

TAG:每天讀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