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藏族的禮儀是多種多樣的,禮俗與佛教也有密切聯繫,主要有以下幾種禮儀

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節慶、拜會尊長、覲見佛像、音訊往來、送別遠行等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鬆如網;也有優良的、用絲綢做料的哈達。哈達長短不一,長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

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當然也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雲,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徵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禮物。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五彩哈達只在特定的時候用。

也是西藏常見的禮節,一般是朝覲佛像、佛塔和活佛時磕頭,也有對長都磕頭的。磕頭可分磕長頭、磕短頭和磕響頭三種。

在大昭寺、布達拉宮及其他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常常可以見到磕長頭的人群。磕時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到額、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雙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劃地為號,然後,再起立如前所做。過去,有些虔誠的佛教徒,從四川、青海各地磕長頭到拉薩朝佛,行程數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幾年,有許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覺得盡誠盡意、毫無怨言。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長頭的人磨光了,在寺廟裡,也有一種磕響頭的磕頭方法。不論男女老少,先合掌連拱三揖,然後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之意。

過去遇見長官、頭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四十五度,帽由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對於一般人或平輩,鞠躬只表示禮貌,帽子放在胸前,頭略低。

也有合掌與鞠躬並用的,對尊敬者合掌得過頭,彎腰點頭;回禮動作也相同。

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須一飲而盡。

逢年過節,到藏族家裡做客,主人便應敬酒。請喝青稞酒,是農區的一項習俗。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西藏幾乎男女老少都能喝青稞酒。

藏族忌食馬、騾、驢、狗肉和魚類。諱叫亡人之名。禁忌不尊重喇嘛、佛教經典和喇嘛寺的言行。忌諱在畜圈大小便和清點主人的牲畜。婦女生小孩或家中有病人則忌門。不用有裂縫的碗待客。禁忌將腳伸向佛龕。嚴禁在灶火內點燃破布等穢物。忌敲打碗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梵林國際 的精彩文章:

梵林文化-藏傳佛教浮屠之美

TAG:梵林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