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72年,專家勘察羅士信墓,卻發現密密麻麻的盜洞,頓時深感無奈

1972年,專家勘察羅士信墓,卻發現密密麻麻的盜洞,頓時深感無奈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隋末唐初改朝換代之際,各地也出現了不少英雄豪傑,驍勇無比的羅士信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讓世人最欽佩的並不是羅士信的武力值輸出,而在於他的三觀很正。《新唐書》中說,羅士信出身不高,但自小與習武,十歲那年就已精通騎馬射箭。隋大業初年,亂事紛紛擾擾,身懷武藝的羅士信就投到了張須陀帳下。

1972年,專家勘察羅士信墓,卻發現密密麻麻的盜洞,頓時深感無奈

事實上,張須陀亦是一代功勛卓著的名將,而且惜才愛才,所以當羅士信投到張須陀帳下後得到重用。在羅士信14歲那年,四方賊人來圍攻齊郡,張須陀率兵對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羅士信主動請求出征,上了戰場以後的羅士信也不給人張須陀丟臉,眨眼間就斬一首級,將賊人給嚇破了膽。自此以後,羅士信名聲大振,同時也越來越受張須陀的重用。

1972年,專家勘察羅士信墓,卻發現密密麻麻的盜洞,頓時深感無奈

20歲的時候,羅士信投到李唐麾下。作為一個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將,加入大唐後,得到李世民的欣賞,為李唐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羅士信雖功名加身,但從不居功自傲,對待部下賞罰分明,且每次獲得獎賞、戰利品,都要分給部下同享。

因此,羅士信在軍中很有威望,只可惜天妒英才,年僅23歲的羅士信就死於劉黑闥之手。羅士信死後,各地都為其修墳立墓,有名頭的高達72座,最傳奇的要數沂州羅士信墓。

1972年,專家勘察羅士信墓,卻發現密密麻麻的盜洞,頓時深感無奈

從《沂州縣誌》里的記載可知,這座羅士信墓是秦王李世民派工匠修建的,據說裡面安葬的是「金頭銀胳膊」,還有豐富的隨葬品。不過墓中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外人並不得而知。直到千百年過去,大約在1972年冬天,考古專家勘測了這座羅士信墓,當看到墓地上布滿大大小小各種盜洞時,專家有點無奈了。

1972年,專家勘察羅士信墓,卻發現密密麻麻的盜洞,頓時深感無奈

後經深入挖掘,在地下深6米的地方,發現一座石砌墓室,只是裡面早已被盜一空。不過考古家從中發現一具盜墓者屍骨,旁邊還有散落的隨葬品,以此推測,羅士信墓中當年確實有很多豐厚的陪葬品,只可惜早已被盜墓者破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徐趣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孫權能即位,完全是孫策的決定,但為何後來孫權不知恩圖報?
假如沒有清軍入關,李自成能否順利取代明王朝?答案是不可能的!

TAG:老徐趣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