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終於成為族人口中的「親人子弟兵」,他許下兩個願望

終於成為族人口中的「親人子弟兵」,他許下兩個願望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今年4月中旬,劉斌組織官兵學習習主席給獨龍江鄉群眾的回信,江豪深情講述家鄉新變化:「過去,全家住在木頭房,沒有自來水,也不通電,前臨怒江、背靠大山,族人出鄉至少要走3天山路,碰上大雪封山還會餓肚子。如今,在黨和政府幫助下,漂亮的樓房建起來了,水電通了,路也修好了。」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一位獨龍族士兵的心愿

李 傑 楊 璽 解放軍報記者 吳 敏

「兒子,你一定要在部隊好好乾,回報習主席對我們的牽掛和關懷。」4月27日,獨龍族武警戰士江豪收到媽媽迪勝華髮來的信息,母子倆分享著來自獨龍江鄉的喜悅。

「4月10日,習主席的回信傳到獨龍江鄉,鄉親們穿上節日盛裝,在卡雀哇廣場載歌載舞。」迪勝華說,獨龍族鄉親不會忘記,黨的恩情比獨龍江水更深遠悠長。

半個世紀前,一隊邊防官兵進駐獨龍江鄉馬庫村。獨龍族群眾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場景讓官兵們心情沉重。為了幫助村民脫貧,邊防官兵帶領獨龍族人砸石扛木,推平山包,搭建簡易教室,辦起成人識字班和兒童啟蒙班。從此,世代刀耕火種的獨龍族有了自己的學校,與世隔絕的馬庫村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30多年前,一名獨龍族群眾在勞作時被毒蛇咬傷,眼看命在旦夕卻缺少解毒藥品,武警官兵冒著生命危險,用嘴為受傷群眾吸出蛇毒。

5年前,5歲的獨龍族女童普艷芳身上大面積燒傷,武警官兵聞訊緊急施救,輾轉貢山、保山、北京,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一樁樁,一件件,黨的恩情、子弟兵的深情被獨龍族鄉親口口相傳,江豪也在耳濡目染中,渴望成為族人口中的「親人子弟兵」。

2018年9月,江豪穿過武警官兵打通的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來到武警雲南總隊怒江支隊,成為武警部隊唯一的獨龍族戰士。新兵下隊時,副支隊長魏利強叮囑中隊長劉斌:「這棵『獨苗苗』,一定要培養好!」

劉斌觀察發現,江豪喜歡獨處,不願與戰友交流。

一次訓練間隙,劉斌跟江豪拉起家常。江豪告訴劉斌,自己從小在大山裡長大,入伍前只會說獨龍語,到部隊後才學了幾句簡單的普通話。平日里,江豪與戰友說話很少,漸漸關上溝通大門。

找准病因,方能對症下藥。劉斌利用飯前小演講、新聞點評等時機,有意讓江豪登台亮相,指定班長歐鵬和素質過硬的列兵玉富有與他結對子,幫助他學漢字、講普通話。江豪的漢語水平穩步提升。

過了語言溝通關,江豪又面臨軍事訓練這一道坎。

「注意後倒時腹部要緊貼杠,當肩部接近與杠垂直時兩手用力推杠……」班長歐鵬一次次向江豪講解單桿立臂上的動作要領。

江豪的身體協調性不太好,但他不認輸,嶄新的戰術手套半個月就被磨破了,手掌漸漸布滿老繭,功夫不負有心人,江豪成功突破單雙杠1至5練習。支隊組織器械會操,中隊奪冠,江豪激動得滿眼淚花。

今年4月中旬,劉斌組織官兵學習習主席給獨龍江鄉群眾的回信,江豪深情講述家鄉新變化:「過去,全家住在木頭房,沒有自來水,也不通電,前臨怒江、背靠大山,族人出鄉至少要走3天山路,碰上大雪封山還會餓肚子。如今,在黨和政府幫助下,漂亮的樓房建起來了,水電通了,路也修好了。」

「是黨中央和習主席的關懷,讓我的家鄉變化日新月異;是組織和部隊的培養,我才有了今天。」江豪說,集體生日晚會上他許了兩個願望——入黨和留隊,要為家鄉和人民作出更多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