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下次穿漢服的時候不要在不知道該化什麼裝了,這幾種夠用了

下次穿漢服的時候不要在不知道該化什麼裝了,這幾種夠用了

古代的面妝每個時代與每個時代的特徵有關而不盡相同。但是,無論怎麼變化,詩中遵循一個主旨:以膚白為美德。

白妝

既然是以膚白為主旨,那麼白妝這一面部裝飾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這種裝飾沒有太多的講究,就是在面部上塗一層白粉,並不需要塗胭脂。這種多是用在宮女身上的。而在民間的話,只有在婦女守孝的時候才會用到。

桃花妝

這種面妝也是如其名: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在唐代的時候特別流行,並且到了明清時期,仍然還有這種裝飾。這種面部妝飾,需要先在面部敷上白粉,再用胭脂調勻後,敷在臉頰的兩側。最後呈現的樣子就好像桃花白裡透紅的感覺而得名。

酒暈妝

這種妝飾和桃花妝其實差不多。只是在胭脂塗抹的濃厚程度不一樣罷了。而酒暈妝的胭脂濃度明顯要比桃花妝要重的多。因此,塗完之後,臉頰就好像喝醉酒了一樣,特別是在臉頰的兩側尤其明顯,因此而得名。

飛霞妝

顧名思義,就好像朝霞和晚霞一樣。主要是流行在唐宋時期。這種妝容先是在臉部塗上一層白粉,然後將胭脂塗在臉頰的兩側,此時,就完成了酒暈妝的步驟。而飛霞妝還需要在胭脂層上再敷上一層白粉,使得整個妝容白裡透紅,紅里透白,就好像陽光投在雲彩里的樣子一樣。

檀暈妝

流行與宋代,與白妝一樣,是一種比較樸素額妝容。先是以鉛粉打底,再在臉頰兩側敷上檀粉。這種檀粉主要是用鉛粉和胭脂調和而成的。最後的呈現效果就是面頰中間微紅,然後向四周暈開。

納蘭性德《採桑子》詞也有提到這種妝容:「舞餘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碎妝

這種碎妝從名字就可以才出來是怎麼樣的了。主要是流行在後周時代。這種妝容並不需要粉質,需要另外一種面部妝飾品——花鈿。妝容完成後,整個面部就好像是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

說到花鈿,最早是出現在秦朝。主要是用於額頭上的。將硬紙片或者金箔剪成各式各樣的形狀,用一種特殊的膠水貼在額頭上。而用熱水就可以隨時卸下來,特別方便。桃花妝的額頭的裝飾用的也是花鈿。

薄妝

流行於宋代的一種面妝。因當時朱熹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導致整個社會存在一種儒家學派的教條主義文化,很多關於美學的文化都被壓抑了。因此,宋代的妝容也是摒棄了唐代的那種比較濃重的艷妝,轉而向素雅,淺談的面妝發展。僅僅是在面部敷上一層朱粉,有點微紅就好了。

曉霞妝

這種妝容主要是描繪於眉毛之間的一種面妝。這種妝容有好幾種樣子。有的像是月牙,有的像血滴狀,有的像捲曲的花紋。而不管是那種樣子,都會有一點殘缺的地方。因此,這種具有殘缺美的妝容就好像被打散的曉霞,而被人們稱為曉霞妝。

額黃妝

這種妝容起源於漢代,在六朝時期尤為流行。這種妝容主要是將黃色的顏料渲染成畫,印在額頭上而得名。

這麼多的妝容,如果你穿著心愛的漢服出門,會畫那種妝容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往今來風說天下 的精彩文章:

每種職業都有自己的服飾,如果穿越到古代,你希望從事什麼職業
漢服的用色很有講究,其中便用到了五行原色,你是否有了解呢

TAG:古往今來風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