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印度的國界在這裡糾纏不清,是怎麼回事?

印度的國界在這裡糾纏不清,是怎麼回事?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993-印度孟加拉邊界

作者:牧川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其實他們曾經的國界線是這樣的……

你要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國界線最長或最短?有些人可能還得好好思考。但要是問世界哪些個國家的國界線最魔性?那必須得是印度和孟加拉國。

這樣看印度和孟加拉的邊界不是很複雜?

這只是表面上的

在2015年之前,這兩個國家一共擁有199段國界線,除去各國擁有的一條主國界線,198條另類國界線都來源於兩國擁有的198塊飛地。世界上的大飛地不少,美國的阿拉斯加、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法屬蓋亞那都是,但沒有一個在複雜度上和印孟兩國可有一比。

世界究竟對他們做了什麼?

剪不斷理還亂的魔性地區

「印度-孟加拉國飛地」(India-Bangladesh enclaves)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國北部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交界的地方——庫奇-比哈爾地區(Cooch-Behar)。此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飛地集群,同時也是世界上地理劃分最複雜的地方。

庫奇-比哈爾地區(Cooch-Behar)

就在孟加拉國北部與印度西孟加拉邦交接這一帶

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在庫奇-比哈爾地區的198塊飛地中,印度有106塊飛地位於孟加拉國境內,孟加拉國有92塊飛地在印度境內。正是這198塊飛地,誕生了讓密集恐懼症望而卻步的國界線。

可是你光以為印度的飛地勝在數量多這麼簡單?這可就大錯特錯了。作為飛地圈的教科書,「印度-孟加拉國飛地」擁有各種類型的飛地。

可以說是相當破碎

比如在印度的106塊飛地中,有一些印度飛地位於本國的孟加拉國飛地中,即飛地套飛地(我套我自己);而孟加拉國足足有21塊飛地位於本國的印度飛地中(21塊我套我自己)。這些飛地都被稱為「二級飛地」。

是一層一層又一層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India–Bangladesh enclaves)

此外,在這片極其紛繁複雜的地區中,還有一處最奇葩也是最特殊,那就是這裡擁有世界上唯一的一處「飛地套飛地再套飛地」(我套我自己再套我自己)——即印度的Dahala Khagrabari。這塊屬於印度的土地在地理術語中被稱為「三級飛地」。

簡單地說,就是印度在孟加拉國A境內擁有一塊印度飛地B,B中有一塊孟加拉國飛地C,這塊飛地C中還有印度飛地D。因此就是A套B,B再套C,C最後套D。

這張就是成為很多地理愛好者談資的「三級飛地」示意圖,指的就是印度和孟加拉國之間的Dahala Khagrabari,此圖也被稱為「史上最魔性的地圖」。

曾經世界唯一的三級飛地

(圖片來自wikipedia——Dahala Khagrabari)

不過這塊「第三級飛地」的總面積並不大,實際上是一塊田地,僅僅只有69.5平方米,為圖中這位來自孟加拉國的農民所擁有。

這位孟加拉國農民的居所在附近

一塊屬於孟加拉國的二級飛地(Debidoda)中

只有下田幹活的時候,他才會出國去印度種地

(圖片來自atlasobscurai)

在印度和孟加拉國的眾多飛地中,不僅種類齊全,面積也……各有特色。面積最大的飛地(Balapara Khagrabari)可以達到25.95平方千米,相當於100個鳥巢。而面積最小的飛地(Panisala)卻只有為1.093平方米。

你沒有看錯,就是1平米。真好玩!足足可以容下一個人呢!

圖為一處在孟加拉國境內的

印度飛地居民在升印度國旗

你若到了這個地方,稍不留神多走幾步,可能就會從印度走到孟加拉國,再多走兩步,可能又會從孟加拉國走回到印度。

事有蹊蹺必有因果,印度和孟加拉國邊界上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奇怪飛地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

「印孟飛地」的歷史起源

其實,在庫奇-比哈爾地區(Cooch-Behar)存在的飛地距今已經超過了300年的歷史,而且在印度,它的起源還有一個充滿魔性的傳說。

據說300多年前,統治這個地區的是比哈爾和蘭格普爾的兩位土邦王公。這兩位王公酷愛打牌,而且玩的時候喜歡把各自的土地作為打牌的籌碼,每當他們見面打牌或者下棋時,就會將各自屬地的一些村莊名字寫在一張小紙條上,誰輸了就要將籌碼交給對方。

時日一長,雙方有輸有贏,便造就了百餘個留在對方土邦國的飛地。這個傳說的真實性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印度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不能隨便把什麼東西說死。

庫奇-比哈爾土邦

我們知道的是,到了18世紀,莫卧兒王朝對庫奇-比哈爾土邦發動了擴張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莫卧兒王朝大獲全勝。後來雙方簽訂和議,莫卧兒王朝在名義上佔領了原屬於比哈爾土邦的部分土地,可是他們並沒有驅逐實際佔領土地的土酋長。隨著莫卧兒王朝逐漸衰落,這個地區的領土歸屬關係又一次陷入了矛盾重重的複雜局面。

此後,英國殖民者控制了印度地區,他們也看到了南亞次大陸「飛地問題」的複雜局面。可是英國人並不想當和事佬插手此事,他們只想隔岸觀火,靜觀其變。

英國勢力向印度次大陸滲透

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孟加拉

待莫卧兒王朝崩潰後

英國人就開始利用印度的內部矛盾大規模擴張

(馬拉塔是莫卧兒崩潰後的短暫繼承者)

1905年,英國殖民者以宗教信仰為劃分標準,將處於該地區的孟加拉邦分為東、西兩部分。雖然這項決議於1911年被取消,但是一個宗教成分超越了地域和階層的區域政治結構已然形成,這也為此後的印巴分治播下了種子(東孟後來變成了東巴,東巴又獨立為今天的孟加拉國)。

西孟加拉邦在歷史上與「東孟加拉」息息相關

兩者在經濟層面有很大的互補

所以在印巴分治後

加爾各答(西孟加拉首府)的經濟大受影響

1947年,印巴分治正式確立,巴基斯坦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領土被一分為二,包括東、西巴基斯坦兩部分),比哈爾王國也被分為兩份各隨其主。於是,這些因為當地統治者和殖民者的原因,從而遺留下來的上百塊飛地,就此成為了橫亘在印度和東巴基斯坦中間的一道特殊的「柏林牆」。

印度與東西巴基斯坦

其實將這些飛地說成特殊的「柏林牆」並不為過,因為它們的確對兩國的現實造成了非常大的的困擾。尤其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和1971年孟加拉國獨立後,「飛地問題」更加突出。

不只是政治軍事對峙

畢竟西柏林問題也是一個「飛地」

「飛地問題」的現實困擾

在印巴分治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這些飛地的存在,有大量居民可以輕鬆越過邊界,直接導致跨越「柏林牆」的非法移民活動愈演愈烈。為了制止兩國的非法移民,195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決定開啟關於「飛地問題」的談判。

這一次,印度總理尼赫魯與巴基斯坦總理努爾希望一勞永逸解決「飛地問題」,不計較面積大小,按照「飛地在哪國就歸哪國」的原則實施。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是由於印度國內阻撓重重,辦事效率實在太低,此事居然從1958年拖到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

印巴兩邊又打起來了

而且還用上了不少二戰裝備....

(圖片來自wikipedia)

隨著雙邊關係嚴重惡化,飛地問題最終被擱置。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鑒於印度在孟加拉國獨立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兩國關係一度十分密切。再加上兩國飛地居民交換土地的希望日漸迫切,1974年5月,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和孟加拉國「開國之父」謝赫·拉赫曼又決定就邊境上那些亂七八糟的飛地再次進行談判。

英迪拉·甘地(左)與謝赫·拉赫曼(右)

(圖片來自wikipedia)

可是萬萬沒想到,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反對交換土地,聲稱孟加拉國對印度領土有野心。1975年,孟加拉國時局發生動蕩,拉赫曼遭兵變遇害,兩國交換飛地進程再度陷入停滯。

謝赫·拉赫曼的陵墓

沒想到印度、孟加拉兩位國父都被刺殺

(圖片來自wikipedia)

此後多年,隨著兩國政局變換,印孟關係晴雨不定,雙方也因為非法移民、邊境管理、跨界販毒等一系列問題多次產生矛盾,「飛地問題」也顯得更加突出。但是受制於各種原因,兩國政府在面對「飛地問題」時,只能一拖再拖。

久拖不決下,「印孟飛地」地區基本上處在兩不管的尷尬局面。因為一旦一方管理,就可能會形成「越境」的問題。涉及到兩個國家的事情,雙方也都嫌麻煩,於是他們心照不宣,乾脆都不管了。

雖然對於當地人來說是急需解決的

但這樣瑣碎複雜還有政治成本的事兒

廟堂之高經常懶得管

雙方政府當「甩手掌柜」,這下可苦了飛地居民,他們的狀態就像兩不管的「棄兒」,既沒有學校和醫院,也沒有維護社會治安的警察,甚至連最基本的水電都沒有。多年來,關於印孟飛地居民的悲慘故事不時見於報端。

由於這些飛地的社會發展、生活水平遠遠落後於周邊地區,久而久之,嚴重影響到了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兩國輿論也經常就此問題進行過討論,如果再不與對方談判飛地,這塊地區遲早要出更大的麻煩。

不認識路的,一不小心就能穿過好幾條邊界線

2011年,迫於國內外社會的壓力,印度辛格政府曾與孟加拉國簽訂了領土協議,但又一次因為國內勢力的阻撓,協議最終流產,直到印度總理莫迪強勢上台。

心裡永遠裝著印度東北人民....

(莫迪在那加蘭邦,圖片來自wikipedia)

(那加蘭邦和西孟加拉雖然都在東北,但差別還是很大)

2014年,莫迪志在打造「鄰國優先」外交,決定著手拆除這堵飛地「柏林牆」。隨後在2015年,莫迪訪問鄰國孟加拉國,正式簽訂了《陸地邊界協議》(Land Border Agreement),對162塊沒有爭議的飛地進行了交換,至於飛地上的兩國國民,則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選定國籍去留,去印去孟隨便。

雖然此次解決了困擾印孟兩國幾十年的「飛地問題」,也讓南亞次大陸這段長達300年的恩怨得到化解。但是細心的人還會發現,仍然有幾十塊飛地沒有得到處理。用BBC的話來說:交換這162塊飛地都已經花了70年,交換剩下的飛地還不知道得花多少年。

所以現在的邊界雖然看上去仍然很繞

但已經比以前簡單多了

參考文獻:

[1] 劉嘉璐. 形形色色的「飛地」[J].多彩地理,2016(1).

[2] 藍建學,寧勝男. 印孟邊界協議的看點在哪兒[J].世界知識,2015(13).

[3] 陳繼東. 印巴關係:難解之結[J].南亞研究,2002(1).

[4] 孫現,朴陳宇. 印孟關係中的主要問題及影響因素[J].印度洋經濟體研究,2015(3).

[5] 錢峰. 印孟化解百年飛地恩怨 [J].黨政幹部,2015(8).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印度大選的背後,不為人知的有這些
太有意思了!這個人也當上了總統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