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陽明抓住叛首寧王,正德皇帝:再放回去,我親自擒回

王陽明抓住叛首寧王,正德皇帝:再放回去,我親自擒回

朱厚照是一位頗有爭議的皇帝,史書上出現兩極分化的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彈指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王子,儼然一副明君的樣子;一方又說他在位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喜好玩樂,是無能的昏君。除此之外,正德皇帝與大多數皇帝不同,他追求個性解放,有時的奇思妙想讓人啼笑皆非。

公元1519年6月,蓄謀已久的寧王朱宸濠利用南昌地方各級官僚來府謝宴的機會,令數百帶刀侍衛將他們統統包圍,聲稱「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隨後,朱宸濠自稱皇帝,年號順德,集結10萬大軍聲討正德皇帝,數天時間便攻下九江和南康,然後兵鋒轉向安慶,直指南京,打算攻下南京即帝位,這便是歷史上的「宸濠之亂」。

消息傳來,朱厚照不僅沒有太多煩惱,反而相當興奮,因為久居京城的他終於有出去透氣的機會了。同年7月,朱厚照御駕親征,並自封「威武大將軍」。為了防止文官的勸諫,他還特地下旨威脅一番,《明史》有記載,「再言之,極刑」。事情到了這一步,大臣們也知道拗不過皇帝,只能由他的性子去。

自古以來,大軍出征都不允許帶家眷,哪怕帝王親征也是如此,可是朱厚照卻不管不顧,偏偏帶上最寵愛的劉娘娘。大軍路過盧溝橋時,朱厚照不小心把簪子顛掉了,這個簪子頗有意義,是劉娘娘送給朱厚照的定情之物。於是他下令大軍尋找這支簪子,可是三天過去依然沒有找到,朱厚照無奈,不得不下令大軍再次啟程。

當大軍行至涿州時,朱厚照收到一份又好又壞的消息,南贛巡撫王陽明竟然沒等朝廷降旨就征討叛亂,寧王朱宸濠也不爭氣,居然三下五除二就被王陽明活抓了。按理說,既然叛亂已平,匪首已抓,朝廷大軍應該原路返京。可是朱厚照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不想這麼早回去,於是耍起小聰明,隱匿捷報,繼續揮軍南下。

大軍行至揚州後,朱厚照便停下來,每天出去打獵遊玩,還親自視察妓院,一時間揚州花粉價格暴漲。就這樣,朱厚照這趟出征足足花了八個月,而王陽明卻押著寧王在南京等了六個月。數次發奏摺請求皇帝來南京受俘,朱厚照一慨不理。最後王陽明懂了,重新擬戰報,將主要功勞歸屬威武大將軍。果然,這一本上奏,效果就有了,大軍開始行動。

可是朱厚照在北返的途中,大腦又突發奇想,想要王陽明把寧王再放回去繼續作亂,這次由自己親自抓回來。群臣聽後啞口無言,都不知道如何勸諫,當然此事也不了了。這件事之後,王陽明急流勇退,將寧王交給太監張永後稱病不出。終朱厚照一朝,王陽明的平叛之功都沒得到封賞,直到嘉靖皇帝即位後才加官晉爵。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一時大意,被呂布小兵活捉,卻又陰差陽錯逃脫
子嬰並非無能之輩,投降前做過努力,劉邦差一點上當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