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俘虜一群外國人,康熙說:北京這地方給他們,編入貴族子弟軍隊中

俘虜一群外國人,康熙說:北京這地方給他們,編入貴族子弟軍隊中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近些年隨著清宮劇的泛濫,我們對清朝的了解也比較多,說到清朝的軍事編製裡面最出名的要數他們的八旗制度了。

八旗兵是清朝的根本制度,它不僅是軍事實力的象徵,更是身份的象徵,而八旗之間有十分嚴格的界限,尊卑高低不同,皇帝若要對某一個家族進行特別的獎賞,「抬旗」是一種很難得的尊榮。

八旗中有上三旗之分,這也是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個序列,包括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三旗是皇帝的近衛軍,組成的成員也都是滿洲貴族子弟,然而在康熙年間卻有一支外來的部族被編入了鑲黃旗,而且這支兵還是清朝的俘虜,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話說,從17世紀的40年代開始,雅克薩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起來,雅克薩爾本意是河流沖刷所形成的河灣,俄羅斯又把它叫做「阿爾巴津」。

在清朝初年,這裡本來是索倫部的達斡爾人的領地,1640年,皇太極率兵攻克這裡之後,燒毀了雅克薩城,後來達斡爾人的首領阿爾巴西重建了雅克薩,不過該城在1661年被俄羅斯所攻佔。

在此之後為了擴大在興安嶺和黑龍江地區的影響力,俄羅斯不斷向這裡遷移居民,並且迫使當地人放棄原來所信仰的薩滿教,改信東正教,在康熙年間,曾多次出兵雅克薩,並最終佔領了該城。

而在征戰的過程中,不斷有阿爾巴津人投降。1685年這些俘虜被押解到京城,中國人稱之為俄人,也稱呼他們為阿爾巴津人,而這些俄國人也開始了他們在中國生活的歷史。

康熙皇帝對待這批俘虜十分寬厚,在東直門外的一條衚衕里給他們選定了居住區,不僅如此,康熙皇帝還將這45名俘虜編入了鑲黃旗,為滿洲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他們又被稱為「俄羅斯隊」。

而這支俄羅斯隊在當時並沒有受到歧視,他們被授予了正式的官銜,享有和旗人同等的優厚待遇,領取薪酬,分到了田地和房宅,甚至單身的兵士還獲得了中國妻子。他們的信仰也受到了保護,中國人讓出了關帝廟,後來這裡被東正教的司祭改成了索菲亞教堂,俄羅斯人稱這座小教堂為尼古利斯教堂,而中國人則給了它一個更通俗的稱呼「羅剎廟」,表明這是俄羅斯人的教堂。

這些俄羅斯人雖然保持了東正教的信仰,然而因為被編入了滿洲旗,加上和當地漢人通婚,所以他們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滿洲和漢族的影響,加上當初到中國的畢竟只有幾十個人,而後期他們的部族繁衍雖然不多,但因為混居通婚,一代一代傳下來也逐漸失去了俄羅斯人的體貌特徵。

在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之後,為對抗入侵的八國聯軍,義和團曾經在京城內進攻教堂,殺掠教民,而在這時候,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也受到了池魚之禍,本來就只有數百人的他們竟然被殺掉了200多人,上世紀50年代,在中國的阿爾巴津人有幾個家庭遷回到了蘇聯地區,然而大多數還是選擇留下來。

如今這些俄羅斯人的後裔分布在在中國東部和東北地區,人數也只有五百人左右,雖然人數不多,然而卻仍然是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他們也稱自己為俄羅斯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關羽大意失荊州?說:因為關羽傲慢,才讓荊州丟失的
都說這是諸葛亮一生最漂亮的一次戰役,還宣告魏國一個傳奇的終結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