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安祿山忌憚的戰神哥舒翰,為何哭著出戰安祿山?結果怎樣?

讓安祿山忌憚的戰神哥舒翰,為何哭著出戰安祿山?結果怎樣?

(說歷史的女人——第756期)在大唐的眾多名將中,哥舒翰可謂是最有爭議的一位。一方面,他被人認為是戰神,還曾被大詩人李白和杜甫盛讚,甚至他的威名曾讓不可一世的梟雄安祿山忌憚;但另一方面,他又被認為是歷史的罪人,在安史之亂中,讓安祿山忌憚的戰神哥舒翰,為何哭著出戰安祿山?結果又是怎樣?為何遭到世人唾罵?或者說讓安祿山忌憚的戰神哥舒翰為何最後兵敗投降,難道他的「戰神」是假的?哥舒翰究竟是英雄還是罪人?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在唐朝時,曾經在西北流傳著這樣一首歌頌哥舒翰的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從民歌中足見哥舒翰的戰神風範。

如果你認為民歌不足為據,指不定是誰胡編的,那麼請看跟哥舒翰同時代的詩仙李白怎樣形容哥舒翰,他在《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一詩中這樣讚美哥舒翰:「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台。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詩中的哥舒翰簡直神一般的存在,李白竟然用史上著名的戰神衛青和白起來對比哥舒翰,並且可以看出,在李白眼裡,哥舒翰是完全碾壓衛青和白起的。但是有人會這樣說,李白畢竟是浪漫主義詩人,說話好誇張吹牛,他曾經把頭髮說成三千丈那麼長(白髮三千丈),曾把雪花說成席子那麼大(燕山雪花大如席),所以他的話不足信,那麼咱們再看看現實主義大師杜甫怎麼說哥舒翰。

杜甫曾為哥舒翰做了一首長達40句的長詩,即《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其中有這樣的詩句:「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開府當朝傑,論兵邁古風。先鋒百勝在,略地兩隅空」。杜甫可以把哥舒翰列為「第一功」,可見哥舒翰的戰神地位了。如果你認為詩人都太情緒化,說話八成不靠譜,杜甫說的也不足信,那麼咱們就從歷史記載中來回顧一下,到底哥舒翰能不能成為戰神。

哥舒翰的征戰經歷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這個三個階段里有代表性的戰役有四場。咱倆挨個簡要介紹一下。

第一戰,苦拔海之戰,哥舒翰一戰成名

跟大多唐朝名將不同的是,哥舒翰並非是一個漢人,他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父親為突厥人,母親為胡人,所以他骨子裡天生就帶著一股野性彪悍的味道。哥舒翰世居安西(今新疆庫車),他的父親曾任安西都護府副都護,母親尉遲氏是于闐王的公主。所以他家在當地也是豪門,哥舒翰天賦異稟,自小就練就一身武藝,但他也不是莽夫一個,也喜歡讀書,像《左氏春秋傳》、《漢書》等,他早就研讀過,所以他也算是文武雙全,而且為人仗義重諾。但由於他生於官宦之家,也曾是一個地道的紈絝子弟,聲色犬馬,喝酒賭博,基本樣樣精通。所以年輕時他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出息。直到他父親去世之後,到他四十來歲的時候,才開始奮發,立志當一名為國立功的戰將。

哥舒翰開始是在河西(今甘肅武威)節度使王倕帳下從軍。王倕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門源)之後把這裡交給哥舒翰管理,哥舒翰治軍有方,號令嚴明,從這裡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公元746年,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發現哥舒翰是個人才,便提升他為衙將。後來又升任他為左衛郎將。不久哥舒翰就迎來了自己的成名一戰,即苦拔海之戰。對手是來犯大唐的吐蕃人。此戰中哥舒翰勇猛無敵,簡直天將下凡。當時他只帶了一小隊士兵,而吐蕃軍數倍於他。吐蕃軍分成三隊,從山上接連衝下,哥舒翰一根長槍對敵,一如當年長坂坡上的趙子龍,勇猛無敵,直到把長槍都打斷了,用半截槍接著干。《唐書》中這樣形容:「翰持半段槍迎擊,所向輒披靡,名蓋軍中」。他一戰成名,被授右武衛將軍。

第二戰:「收麥」之戰,哥舒翰大開殺戒

公元747年,哥舒翰充當隴右節度副使、河源軍使。這年,哥舒翰又打了一個漂亮仗,因是在收麥季節為收麥一事而打的,權稱「收麥」之戰。哥舒翰戍衛這裡之前,每年麥熟季接,吐蕃便出動大批兵馬至積石軍(今青海貴德)等地搶收糧食。因其勢力很大,且出沒不定,唐軍守將無人能防禦,這裡曾被人戲稱「吐蕃麥庄」,就是唐朝為吐蕃人種麥的地方。

哥舒翰來此就職後,為了大唐的榮譽,決定改變這一現狀。這年麥熟時,他派部將暗中引兵到積石軍,埋伏下來等待吐蕃軍前來偷割麥子。當吐蕃的五千騎兵抵達時,哥舒翰在城中率領騎兵突然衝出,給吐蕃兵來了個迎頭痛擊,部下伏兵又起,合力大戰敵軍,吐蕃全軍覆沒,連一匹馬也沒有回去。此戰哥舒翰表現兇悍,一如當年的少年羅士信。

羅士信14歲時曾在戰場上槍挑敵軍將領,割下首級拋向空中,然後等人頭從空中掉落之時,再用長矛穩穩接住,震懾敵軍。而此戰中的哥舒翰也不遑多讓,他則是用長槍刺中敵人喉嚨,然後把整個人往空中嗖地挑出三五尺高,然後再讓對方摔落於地,死法極慘。此戰後吐蕃人再不敢來偷割麥子了。哥舒翰對於吐蕃人成了凶神一般的存在。

第三戰:石堡城之戰,哥舒翰最輝煌一戰

哥舒翰最輝煌的戰績是收復河西重鎮石堡城一戰。這也是唐玄宗後期為開疆拓土發動的一次標誌性戰役。石堡城地勢極為險要,只有一條山路通往城中,雄偉堅固,易守難攻,一向為吐蕃軍的前沿陣地,吐蕃動用全國的力量防禦石堡城。唐軍數十年來曾多次試圖奪回石堡城,都未能奏效,這次,唐玄宗勢在必得,將朔方、河東等地十萬多士兵統歸哥舒翰指揮,幾以傾國之力,奔襲石堡城。

此戰是一個攻堅戰,公元749年六月正式打響。吐蕃人據險而守,他們貯藏了足夠的檑木和滾石,牢牢封鎖了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哥舒翰帶領唐軍不惜一切代價,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猛攻數日,以死傷數萬人的代價,終於攻下了石堡城。此戰斬殺吐蕃人無數,俘虜四百人,包括大將鐵刃悉諾羅等。

此戰轟動天下,這一年,李白恰在江南,他聽到這個消息後,再度詩興大發,寫下一首詩,有這樣的句子:「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以此來抒發自己不能像哥舒翰一樣建功立業的感慨。

第四戰:靈寶之戰,哥舒翰的滑鐵盧之役

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唐玄宗派名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征伐叛軍。由於準備倉促和輕敵之故,封常清兵敗洛陽,同高仙芝退守潼關。潼關做為關中的門戶,易守難攻,只要守住此關不失,則朝廷無事,叛軍必敗。但高仙芝和封常清二將遭宦官邊令誠誣陷,被唐玄宗斬首。戰事陷於被動。無奈,唐玄宗派哥舒翰禦敵。但此時的哥舒翰已不是之前的戰神了,不僅年事已高,關鍵是他長期以來縱情酒色,搞垮了身體。他在一次洗澡時突然中風,落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此時正在京師卧床養病。

但心急的唐玄宗為了儘快平定叛軍,命令哥舒翰帶病出征。此時的哥舒翰基本廢人一個,就極力推辭。然昏庸的玄宗不允,硬是把他逼到了戰場上。於是哥舒翰只得率軍20萬奔赴潼關戰場。

哥舒翰採取的戰略跟高仙芝、封常清一樣,就是堅守,潼關固若金湯,叛軍無可奈何,連續進攻半年都徒勞無功。安祿山已經難以支撐下來,如果接著堅守,則叛軍必撤,安史之亂可能就要結束。但此時,歷史給開大唐了個玩笑。楊國忠利用唐玄宗的急躁心理,力主唐軍出擊,同叛軍決戰。唐玄宗便命令哥舒翰進軍。哥舒翰再三勸諫無效之後,只有奉命出戰。

這時,久經沙場的哥舒翰犯了一個錯誤。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四日,哥舒翰「慟哭出關」。就是在朝廷的逼迫下,他大哭了一場之後,出征打仗。這就犯了戰前大忌。對於唐軍來說,主帥喪失信心,首先挫傷了自己的銳氣。唐軍駐紮於靈寶(今河南靈寶)西原。此地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是一條七十里長的狹窄山道,叛軍依山傍水精心布陣,給唐軍打了個伏擊。

叛軍把唐軍誘進這條狹窄的山路,然後從山上滾下無數的樹木巨石,唐軍在隘道上沒有周轉餘地,死傷慘重。哥舒翰見大勢不好,急令氈車在前面開路,叛軍早有準備,又把數十輛點燃的草車推下山谷,很快谷中烈焰熏天,唐軍看不清目標,只知道胡亂放箭,直到日落時分,弩箭用盡,才發現沒傷到敵人分毫。此時,又一波叛軍精銳從唐軍背後殺出,前後夾擊,唐軍亂作一團,潰散逃命,掉進黃河淹死的就有幾萬人。

黃河邊的唐軍爭相擠上運糧船逃跑,由於超載,幾百艘運糧船最後都沉入了黃河。最終上岸逃生的士兵僅有十之一二。隨後逃往潼關的唐軍又掉進潼關城外的塹壕里,又死了許多。最後哥舒翰所率的20萬大軍,僅僅剩下八千人。哥舒翰遭到了他一生中的「滑鐵盧」。後來曾經大讚過哥舒翰的詩人杜甫也在他的《潼關吏》中不無感慨:「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舒」。

哥舒翰收拾殘兵敗將,重新守住關口,想繼續與叛軍周旋。可此時哥舒翰的部下火拔歸仁等見大勢已去,決定投降叛軍,他劫持了哥舒翰,投降了安祿山。面對安祿山,一世英勇的哥舒翰此時卻完全喪失了自我,居然跪在對方面前,伏地謝罪,還稱安祿山為陛下,但求饒命不死,他還擔保說他可以招降其他唐將。他的屈膝投降受到當時人的唾罵,也給後人留下笑柄。不過安祿山並沒有重用他,也沒有釋放他,還把他在洛陽囚禁了起來。

到第二年,757年,安祿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被唐軍打敗後,在洛陽逃跑之前,將哥舒翰等三十餘名被俘唐將全部殺害,一代名將哥舒翰,就這樣窩囊地死掉了。

這就是哥舒翰一生的主要戰事過程。他曾經輝煌過,但最終以悲慘、屈辱收場,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從成功到失敗,從英雄到罪人的過程,只是這個結局來的過於急促,讓人猝不及防。

那麼哥舒翰究竟配不配戰神的稱譽呢?他的戰神是假的嗎?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如果單從他的戰績或者在戰場上的神勇表現來看,筆者以為當然配得上。因為戰神也不是不會失敗,一勝到底的,比如戰神項羽,也是以失敗收場的。但項羽兵敗烏江是如何表現的?寧願站著死,絕不跪著生!讓我屈服給你說句好話?門都沒有!老子即便有逃生的機會,還無顏見江東父老呢。而哥舒翰怎麼做?所以,從面對死亡的態度上看,哥舒翰比戰神項羽差之遠矣。

如果你說,西楚霸王項羽是西漢人,在唐朝人看來,那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此一時,彼一時也,豈可同日而語?再說,項羽那人性子太烈,自視甚高,眼裡容不下沙子,他根本就瞧不起劉邦,他認為劉邦不過是一小混混,讓他一個蓋世英雄跟一個小混混低頭,面子上掛不住,比殺了他還要難受,所以項羽要選擇自殺。而哥舒翰面對的安祿山也是一個梟雄,跟劉邦不是一個層面的人。所以拿項羽跟哥舒翰比,不太公平。好,那麼咱們再換一個戰神比較一下。

咱們不妨用唐朝的另一位戰神,即大家熟知的李靖來對比一下。我們知道,李靖也是大唐不折不扣的一位戰神,他一生戰功赫赫,幾無敗績。哥舒翰跟李靖應該有可比性吧。首先都是唐朝人,年代相近;還有一點是,李靖跟哥舒翰一樣都是那種大器晚成的人物,李靖甚至比哥舒翰成名更晚,是在中年時,差不多50歲的時候,才開始真正走向歷史舞台。

李靖自小就胸懷大志,並且熟讀兵法。也就是說,李靖的知識儲備是哥舒翰所不具備的。縱觀哥舒翰一生,主要還是在武力方面,從第一戰斷槍殺敵的苦拔海之戰,到後來的全殲敵軍的「收麥」之戰,再到艱難的石堡城攻堅戰,哥舒翰都是把勇猛發揮到淋漓盡致,他像一個無堅不摧的勇士,其中的智慧含量並不高。所以,首先哥舒翰跟在兵法和謀略上跟李靖相比,差之甚遠。

其二是,李靖可沒有縱情聲色這樣的壞毛病,他只知道研習兵法,然後領兵打仗。頂多的帶兩個門生,學習兵法。而哥舒翰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都幹些什麼?一是,縱情酒色。他為什麼最後是帶病出征?是因為讓酒色搞壞了身體,還不到退休的年齡,便卧床不起了。這也是必然的結果,他從小就養成的縱情聲色、喝酒賭博的壞毛病,其實一直都伴隨著他,只是被他後來的輝煌戰績暫時掩蓋了而已。他40歲開始發奮,其實許多壞毛病已經養成,如果他沒有堅定的信念的話,是很難脫胎換骨的。

還有就是,在為人處世方面,哥舒翰顯然沒有李靖圓融,沒有像李靖那樣的超然物外。李靖不會參與朝臣的勾心鬥角之中。而哥舒翰是陷入了朝廷各種勢力的糾纏之中,跟別人拉幫結派,爾虞我詐,相互陷害等,他也是許多齷齪事情都干過。比如他開始是跟楊國忠聯合;而楊國忠的死對頭李林甫則是安祿山的同黨,楊國忠取代李林甫成為宰相以後,就拉攏哥舒翰,打壓安祿山。這樣哥舒翰就跟安祿山有了矛盾。前面說過,安祿山是忌憚哥舒翰的。何以見得?有一次唐玄宗安排宦官高力士宴請哥舒翰和安祿山、安思順三人,因為皇帝也知道他們三人關係不和,都是朝廷重臣,皇帝想藉機說和他們。但在宴席上,發生了一件事。

安祿山趁著酒興,主動向哥舒翰示好,說「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你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咱哥倆的血脈如此類同,怎能不親近呢?」哥舒翰向來不買安祿山的賬,他說:「古人云,野狐向著自己出生的洞窟嗥叫,是不祥的兆征,因為它已忘本,我哥舒翰怎能不盡心呢!」安祿山認為他在譏諷自己是胡人,心中不爽,於是指著哥舒翰大罵,「你這突厥竟敢如此說話!」

哥舒翰騰地站了起來,正要回罵,眼看雙方劍拔弩張,善於察言觀色的高力士連忙起來拉住了他,這才避免了一次爭鬥。若不是和事老高力士在場,哥舒翰說不定跟安祿山就打了起來。所以安祿山對在戰場上不要命的哥舒翰是比較忌憚的。

安祿山是楊國忠的死敵,所以哥舒翰就一直被宰相楊國忠拉攏,哥舒翰也因此官運亨通。不過後來楊國忠又跟哥舒翰翻臉,哥舒翰曾密謀要殺楊國忠,所以楊國忠又開始害哥舒翰,讓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帶病出征。哥舒翰一直陷入朝廷的內鬥中不能自拔,他還為了自己的私怨誣陷安祿山的堂兄弟安思順,而安思順是一個忠臣,也是一個能臣。如果安思順不早死,可能安祿山反不起來,即便反了,唐朝不會猝不及防。因為安思順屢次提醒朝廷,安祿山此人不可靠。可如此一位朝廷重臣,竟被哥舒翰以私怨給陷害了。陷害忠良,這哪是一個戰神的風格?

從以上分析可知,哥舒翰既比不上剛烈霸氣、看重氣節的戰神項羽,也比不上儒雅大度、深知兵法的李靖,那麼哥舒翰還配稱戰神嗎?當然,他為大唐立下的赫赫戰功是不能否認的。而他的戰神稱號雖不能說是假的,但也明顯成色不足,或者說,他還不足被封「神」。

參考資料:《唐書》《資治通鑒》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韓信和岳飛之死,其實真不怪皇帝無情,都死於「三宗罪」
武則天時期的「堯年之四凶」是誰?他們的下場如何?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