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為何先叛丁原,後殺董卓,是因為天生狡詐反覆嗎?答案不簡單

呂布為何先叛丁原,後殺董卓,是因為天生狡詐反覆嗎?答案不簡單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011期 圖文/姑蘇寒山)

提起三國名將呂布,可能很多人首先會讚歎他的驍勇,不過其中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很快想起,他「三姓家奴」的罵名,從而開始唾棄他。這一點,從同為三國名將的關羽,如今受黑白兩道供奉,關林和關廟都香火旺盛,呂布的墓,卻隱藏在農田間,幾乎無人問津,也可見端倪。畢竟,呂布生前的很多行為,對於國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例如,最初的時候,他「以驍勇給并州」,而且受到了并州刺史丁原的厚愛,《三國志》中提到,丁原對「大見親待」。可是,當他隨丁原入京之後,受到了董卓的利誘,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手刃丁原,用自己伯樂的首級,當作了投名狀。這麼無情的人,按理說應該是令人忌憚的,可是呂布「便弓馬,膂力過人」,這樣的武藝,太讓人有安全感了,所以,董卓不僅對呂布非常放心,還時時讓呂布跟在自己身邊,甚至與呂布誓為父子。

然而,權傾朝野的董卓,也沒能一直享有呂布的忠心,當王允等漢室舊臣,準備對他動手的時候,聯絡了呂布。呂布雖然表面上遲疑道「奈如父子何」,卻很快就同意了手刃董卓一事,並親自策劃,親自參與。可笑董卓在臨終之前,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大呼「吾兒奉先何在」。

除了背叛過丁原和董卓之外,在落難之時收留呂布的劉備,也被呂布趁人之危,奪走了唯一的棲身之地;一直把呂布當盟友的袁術,同樣遭遇過呂布的背叛。如此看來,呂布受到國人的唾棄和鄙夷,好像並不冤枉。那麼,他為什麼要反覆背叛呢?是因為他天生奸詐反覆,腦後有反骨嗎?

小編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呂布看似有勇無謀,是一個非常容易被人忽悠,根本沒有忠義之心的人,但是他的每一次背叛,都恰好能夠讓自己更進一步,彷彿是提前算好的。例如,他原本在并州時,贏得了丁原的賞識,前途無量。可是,隨丁原入京之後,追隨這樣忠於漢室的忠臣,很難更進一步,甚至很可能被徹底抹殺,所以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殺害了丁原,並投靠了董卓。

董卓權傾朝野的時候,他跟隨在董卓身邊,哪怕在別人看來僅是一個走狗也無所謂。可是,隨著諸侯聯盟反抗董卓,將其逐出洛陽,隨著漢室舊臣的密謀,呂布意識到,可能快要變天了,再加上董卓本身喜怒無常,對呂布也有一些猜忌,所以呂布又背叛了董卓,替漢室除掉了這一奸佞,如果沒有後來的文和亂武,他可能就此洗白了。

再之後,他對劉備忘恩負義,是屈居小沛太過憋屈,想要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背叛盟友袁術,是因為當時的朝廷能夠給他更大的利益,而且身邊的心腹,早已向朝廷倒戈,如果繼續與袁術勾結,很可能會面臨朝廷的征剿,等等。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不承認,呂布雖然一直被認為是有勇無謀的典型,實際上他卻同樣是一個合格的梟雄,否則他不可能成為一方諸侯,甚至讓劉備、袁術等人吃悶虧;否則也不可能,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還能虎步江淮,讓袁術鼠躥壽春,等等。他之所以被國人唾棄,是因為他的行為,並不符合我們對道德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們的國風和風骨。

而日本人之所以將呂布作為,自己民族最推崇的武將,是因為呂布的所作所為,符合日本的文化,畢竟島國人一直以來,也像呂布一樣,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讓自己更進一步的機會,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們不太在乎所謂的道德,因此可以對大國卑躬屈膝,也可以對一衣帶水的友邦背後捅刀子,甚至不惜發動侵略戰爭。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曹操那麼欣賞關羽,為何還要搶走關羽看中的女子?背後另有玄機
曹丕伐吳時,駐紮在白帝城的劉備,為什麼不趁機出手?原因不簡單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