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家裡條件允許的家長,喜歡把什麼都給孩子安排的好好的,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受一點的苦。特別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與一身,那在家裡更是小皇帝小公主一般的存在。

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來形容當下很多的孩子一點都不誇張。由於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所以孩子就認為自己就是天生嬌貴。長大了之後,沒有了家裡人的幫助,生活一下子陷入泥潭,不知道該怎麼去運轉。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大部分傳統的中國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所以很多時候生活上什麼都幫孩子準備好。不讓孩子參與家裡的瑣事,不讓孩子干任何的家務,殊不知這樣伺候著孩子不但不是幫了孩子,反而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當下家長們可能沒發覺什麼不對,覺得孩子在你的悉心照顧之下,成長的很好。那十年二十年後呢?你能保證孩子沒有你們陪在他的身邊,他依舊能隨著你們當初的設想發展下去嘛?

讓我們來看看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都不會做家務一心只知道學習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吧。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兩年新聞報道的特別火的那個天才少年魏永康?2歲識1000多個漢字,8歲進入高中,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這樣的一路學霸級別的神童,很多人以為他的成長軌跡一定是成為一名有名的科學家,在他擅長的領域為人類做貢獻,但是我們都錯了,3年後連碩士學位都沒有拿就被勸退了。

這麼令人惋惜的結果很多人不經會納悶是因為什麼呢?原來從小魏媽媽為了讓兒子專註學習,一直把他當成個小孩子來照顧,包括吃飯、穿衣服。平時什麼家務活都不讓孩子碰,而且到了高中了,連吃飯都是自己親自喂。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魏媽媽以為只要孩子專心的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可是離開了母親伺候的魏康永生活變得不能自理,他無法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大冬天的不知道加衣服,穿著單衣拖鞋就往外跑。平時房間不打掃臭哄哄的,襪子臟衣服到處亂扔。因為適應不了沒有母親在身邊照顧的校園生活,沒有完成畢業論文,最後被學校勸退了。

之後魏永康沒有繼續進入校園,在接下來的人生里,輾轉多地終於找到了一份與軟體相關的普通工作,現在生活也和正常人一樣。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現代版的傷仲永,讓人看過之後不免嘆息。多好的苗子啊,就這麼的泯然眾人了。她的母親表示非常的後悔,說自己害了孩子,但孩子的成長就只有一次。

很多家長總想著讓孩子過上最舒適的生活,卻忘了教他們怎麼去創造舒適的生活。哪怕是最基礎的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做一些家務活,從簡單的洗衣做飯,掃地收拾屋子中獲取幸福感。

其實讓孩子在勞動中得到成長和收穫,比平時他們在學習中的得到的成長和收穫作用更大一些。畢竟生活是長跑,不是光光靠學習成績好就能一直跑在前頭。

那從小就學會做家務的孩子和從小就不會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差別呢?

一方面是生活獨立性的差別。經常幫著家裡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之後獨立性更強一些,因為從小就學會了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就算一個人在外面也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還能照顧身邊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情商也會偏高。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另一方面是對待父母和家人的差別。從小就經常幫著家裡做家務的孩子知道父母平時照顧自己的辛苦,會懂得心疼自己的父母,長大之後會更加的孝順。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的家長都很注重早教。給孩子各種的報班,把他們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別說是教孩子做家務活,就連孩子平時休息玩耍的時間都少之又少。一直以來家長誤解了早教的真正目的,其實早教最重要的環節更應該是從小教他們生活中的基本生存技巧,鍛煉他們的勞動能力。

哈佛大學學者就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收入前者比後者高20%比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別總覺得讓那麼小的孩子幹家務勞動,會累著孩子,影響孩子的發育。其實幫家裡做家務對於小孩子來說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生活的獨立性,也能通過做家務,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熱愛,還能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所以在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家長也不能忽視了對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從小要教他們一些生活的技能,讓孩子主動養成幹家務的好習慣。讓他們學會怎麼在生活中照顧自己,照顧身邊有需要的人。

具體的家長應該怎麼去做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

一.父母自己首先就得給孩子做好榜樣。都說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想要孩子時什麼樣的,首先你就得先要求自己先變成什麼樣的,在幹家務過程中家長自己要做好示範作用。

二.在教孩子做家務時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平時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多跟孩子互動交流,告訴孩子他的加入起到了很大的幫助,讓孩子對家庭事務有參與感,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三.拋開「完美主義」。對孩子來說積極家務比結果更重要,孩子畢竟是初學者,所有要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就算是孩子幫你幹完活之後你還得重新再收拾一遍,也不要批評孩子。學會適當的給他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信心。

那個從小被伺候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都是從生活中慢慢積累而來的,最後決定了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愛孩子不是一味地給他們你認為他需要的,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在以後的日子裡能遊刃有餘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