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札記:創立滿族文字的始末

讀史札記:創立滿族文字的始末

編者註:滿族民俗專家趙福祿先生曾出版書籍《讀史札記》、《民間笑話》等,但當時交付出版後就沒留電子版,最近趙福祿先生將已經出版的書籍文章重新整理,授權我們在這裡陸續發表,在此表示感謝。

讀史札記

—趙福祿著

4月30日發文章第一部分《滿族的歷史名稱有哪些?》,

5月2日發文章第二部分《滿族文化中的滿族八旗》,

今天發文章第三部分。

二、滿族文字的始末

據史記載。滿族先世女真人在唐末五代時。沒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而多使用契丹,漢族文字,到了1119年女真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後,由完顏希尹創製『女真大字』頒行全國。『太祖(阿骨打)』命希尹撰本國字,備制度。希尹仍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金史.完顏希尹傳》。

1145年金熙宗時又制定『女真小字』與『女真大字』並行使用。但是,隨著金朝的滅亡,女真文字漸漸失傳。

到了努爾哈赤時期,建州女真與明朝和朝鮮的公文多用蒙文和漢文,漢文僅佔十分之三四。(《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二清實錄):「時滿洲末有文字,文移往來,必須習蒙古書,譯蒙古語通之。」

萬曆二十七年(公元l599年)二月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創製滿文,《清太祖實錄》卷三,對此事記載頗為詳細:

上欲以蒙古字製為國語頒行,巴克什額爾德尼、扎爾固齊噶蓋辭曰:「蒙古文字,臣等習而知之,相傳久矣,未能更制是也!。」上曰:「漢人讀漢文,凡習漢字與未習漢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讀蒙古文,凡未習蒙古字者,亦皆知之。今我國之語,必譯為蒙古語讀之,則未習蒙古語者,不能知也,如何以我之語制字為難,反以他國之語為易耶。」

額爾德尼、噶蓋對曰:「以我國語制字最善,但更制之法,臣等未明,故難耳。」上曰:「無難也,但以蒙古字合我國之語音,聯綴成句,即可因文見義矣。吾籌此已悉,爾等試書之,何為不可。」於是,上獨斷,將蒙古字製為國語,創立滿文,頒行國中,滿文傳布自此始。

由此可見,創製滿文在於使用滿語與文字相統一,創製滿文方法,是以蒙文字母,結合女真語音,拼讀成句。如何以蒙文字母,聯綴女真語音呢?努爾哈赤講:「寫阿字下合一個瑪字,此非阿瑪乎(阿瑪父也)?厄字下合一個脈字,此非厄脈乎(厄脈母:也)?」

遵照努爾哈赤提出的創製滿文的基本原則,額爾德尼和噶蓋依照蒙古文字母,根據滿語特點,開始創製滿文。他們創製的滿文稱為無圈點滿文或老滿文,在女真社會推行了三十餘年。由於字母數量少,清濁輔音不分,上下字無別,語法不規範,字形不統一,結構不嚴謹。

天聰六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又命滿語專家達海改進無圈點滿文,關於此事《滿文老檔》記載如下:

十二字頭,原無圈點。上下字無別,塔、達、特、德、扎、哲、雅、葉等,雷同不分。書中尋常語言,視其文義,易於通曉。至於人名、地名,必致錯誤,是以金國天聰六年春正月,達海巴克什奉命加圈點,「又以國書與漢字對音未全者,於十二字頭正字之外增添外字,猶有不能盡協者,則以兩字連寫,切成切音,較漢字更為精當,由是國書之用益備。」經達海改進的滿文稱之為有圈點滿文或新滿文。

1

天聰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宣布族名更定為滿洲,「大金」改為「大清」通用全族,避免明末漢人對宋代女真所引起的反感。在滿族統治中原二百餘年過程中也經歷了一個與漢族互相影響和同化過程。

從順治元年多爾袞率軍進入山海關,到康熙年間平『三藩之亂』,滿洲旗內的漢人和漢軍八旗人急劇增加,一方面這批漢人逐漸滿化;另一方面漢人也不同程度影響了滿族人。

清初,為了表示滿漢一家,順治帝曾下諭:「方今天下一家,滿漢皆朕赤子,欲其各相親睦,莫若使之締結婚姻。自後滿漢官民,有欲聯姻者,聽之。(《清世祖實錄》卷40),在滿漢雜居的地方,漢人多,滿人少,自然以漢語、漢字為主。滿族官將執掌清朝大權,軍政財刑等方面事務繁多,公文往來絕大部分都用漢文。不識漢文、不懂漢語,難以處理案件,裁處諸事。因此,入關以後,滿人學習漢語、漢文的風氣十分盛行。雍正年間(1723一1735年)有些任職的旗人已『不能清語』《上諭八旗》。道光七年(1827年)諭令滿洲侍郎以下至五品京堂官員進行考試,以了解滿洲官員通曉滿文的程度,結果翻譯通順稍有錯誤者不過十分之三四,競有不能落筆者超過半數。五品以上的官員不能用滿文下筆,可見當時關內的滿族人不會滿語的也相當多了。

經過長期的雜居共處,聯姻婚娶,在生產方式上,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滿漢日益同化。

清朝中旗以後,政治、經濟、文化,滿族己發展到與漢族相等水平。到了清朝末期,滿族已大多失去本民族的語言而操漢語,民族習俗也日漸與漢族相同。所以當時在北京的滿族中流行一句話,叫做『不分滿漢,但問旗民』。(旗即滿族、民即漢族)。

附錄:額爾德尼,姓納喇氏,世居都英額,滿洲正黃旗人。少年聰穎好學,兼通蒙古文與漢文。投歸努爾哈赤後,被賜號巴克什(滿語是學者的意思),額爾德尼隨從努爾哈赤,征討蒙古諸部,能因其土俗、語言、文字、傳宣詔令,招降納附,著有勞績。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他隨努爾哈赤征明,取撫順。回師途中,明總兵張承蔭自廣寧聚眾追擊,額爾

2

德尼身先士卒同諸將領還擊,斬總兵張承蔭,因功授男爵。他一生雖建武功,但其主要功績是創建了滿文。天命八年(1623年)五月,因收受賄賂,獲罪受誅。

噶蓋,姓伊爾根羅氏,世居呼納赫,滿洲鑲黃旗人,追隨努爾哈赤屢立戰功,『位亞費英東』。他受命創製滿文,同年,因事伏法。

達海,世居覺爾察(今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覺爾察城),以地為氏,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生,始祖索火爾、祖父博洛、父密禪。

從其祖父起,該氏族便跟隨努爾哈赤從軍參戰,隸屬滿洲正藍旗。達海自幼聰敏,九歲即通滿漢文義,弱冠,太祖召左右,與明通使命,蒙古、朝鮮聘問往還。起草文告、整訂國書,後全國發布的各種命令、文告、涉及需用漢字兼抄的,都由他『承命傳宣』。不久,又授命翻譯《明會典》、《素書》、《三略》等諸書,眾莫不稱善。後與侍女納扎通姦事發,擬罪當死。努爾哈赤博才,命殺死納扎,達海被縛以鐵索,釘在粗木上而囚之,險些喪命。

在改進滿文後,又受命翻譯《資治通鑒》、《六韜》、《孟子》、《三國志》及《大乘經》

等漢文古籍,因積勞成疾,於天聰六年(1632年)七月病逝,年僅38歲。

作者趙福祿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略說大清》第二十四回汗王決定再遷都
作家關捷與在滇滿族的一場精神「約會」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