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師進「考場」 校長進課堂

教師進「考場」 校長進課堂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基層蹲點記

「最近考得如何?」

見到學校的年輕教師,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浙江路小學校長劉穎總會關切地問上一句。

在剛剛結束的濱海新區第二屆教師大練兵大比武活動中,全區2417名工作5年以下的教壇新秀走進考場,當了一回「考生」。

「為了這次大練兵大比武,我們備考了兩個多月。一方面,針對全部教師進行摸底測試;另一方面,對學校70名青年教師進行三輪有針對性輔導,同時分校區、分學科建立每日一學學習小組微信群,教師每天輪流命題,學習熱情高漲。現在就等著成績揭曉了。」劉穎說。

在濱海新區,教師進「考場」並非首次。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大練兵大比武過程更細化,按照青年新秀組、教壇能手組、教學精英組三個組別,通過筆試、教學技能比賽、課堂教學評比等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考核。

為何要如此周密部署教師大練兵大比武?

在濱海新區,通過幾項統計數據,記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位於天津東部沿海的濱海新區,面積2270平方公里,管理5個國家級開發區和21個街鎮。截至2018年底,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共320餘所,學生近20萬人,教師2萬餘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受教育群體,我們要做的是摸清全區教師的專業水準,為教師發展搭建不同層次的成長平台。」天津市濱海新區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明成告訴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濱海新區在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更加註重提升教育內涵,苦練教師內功。

特別是近兩年,濱海新區教體局開展了教學質量建設月、學校建設月、師德建設月、教師基本功建設月等一系列品牌建設活動。

與此同時,濱海新區對於校級領導聽課有明確的規定:每學期至少聽40節課。

「如果校長脫離課堂、脫離學生,學校管理只能是紙上談兵。只有走進課堂,才能發現學校最真實的樣態。學生有沒有好奇心、求知慾,學生是不是喜歡學校的老師,老師們如何對待問題學生……很多信息都只能從課堂上獲取。」劉穎說。

2017年劉穎開始給學生上「道德與法治」課。作為天津市語文特級教師,劉穎這些年幾乎沒有離開講台。

「學校3個校區,目前有81個教學班,在崗教師244人,學生3372人。在這樣大體量的工作狀態下,包括我和書記在內的7位校級幹部都會給學生上課。」劉穎說。

上午第三節下課鈴響起,劉穎夾著教材和教具匆匆走出校長室。一到操場,學生們便從四面八方圍到她的身邊。「劉校長好!」「劉老師好!」頓時,問候聲不絕於耳。上課鈴聲響起,學生認真地聽課、積極互動,整個教室充滿笑聲、掌聲、討論聲……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4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破五唯」,清華髮布完善學術評價標準
上海:建成400餘門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