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致青春 接續奮鬥 凱歌前行

致青春 接續奮鬥 凱歌前行

編者的話

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今年,新中國走過70年,歷經風雨,走向輝煌,這是一代代中國人不懈努力奮鬥的結果,是一批批青年為夢想奮鬥的結果。今天,中國教育報推出青年節特刊,分別約請70年來各個年代的師生代表,講述自己為夢想奮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鬥的青春故事,敬請關注!

40後黃玉峰:投身教育,一往情深

1967年初冬,天氣已經很冷了,我乘坐長途汽車來到位於上海市松江區的天馬公社報到。一位戴著老花鏡的老人,從破碎的窗戶里探出頭來,問我姓名,讓我填了表格。我的教師生涯就此開始了。

我被分到一個叫徐庄的教學點,那裡只有一幢房子。我不但教初中而且教小學,除了教語文,還要教數學、英語甚至音樂。這樣的學校有一個名字,叫「戴帽子中學」,學校樓下是教室,樓上是宿舍、辦公室。沒有人指導,我一到就成了「教學骨幹」,沒有參考書,沒有參考資料,我只好自己鑽研和創造。

一個月後,我回上海市區。那次,我是步行回家的。從學校到我家大約有70公里遠,我下午兩點出發,到家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了。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一個投身教育的青年,一面走一面暗自下決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

1986年,我調到上海復旦附中,在課堂上開始了語文教學改革實踐,提出了「大語文」觀點。我先是帶領同學們增加課外閱讀量,在課堂上進行研討,還請了上海乃至北京一些大學的教授學者,對學生在閱讀後寫的論文進行評審指導,同時利用假期帶領學生到全國各地遊學。為了把研學與遊學的成果積累下來,我領著學生們辦了班刊《讀書做人》,一學年出4期。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語文成績大幅提高。

65歲退休後,我仍然站在語文教學的第一線,上課、批作業、教書法、研學、文化行走……2015年,我70歲時受聘出任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經過3年多教學教育實踐,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好評。

我認為,青春不是以年齡來劃分的,而是以心態來劃分的。如今,我還在踐行50多年前行走在回家路上立下的宏願,向著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前行。

作者系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復旦附中特級教師

50後王長仁:奮鬥的青春光芒閃耀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習總書記的這句話,對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更容易產生強烈共鳴,內心的感觸也更多。

我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前一年,成長在革命烈士方誌敏的家鄉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農村。打小我就知道,要想過上好的生活,唯有打拚和奮鬥。正是因為條件艱苦,才讓我對讀書有了更加迫切的渴望,農忙休閑時,我甚至跟著村裡會計在地上用石子練習寫字。

從弋陽縣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畢業後,我被留校任教,開啟了我延續至今的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的萌芽時期,國家經濟在慢慢好轉,但是在我們這個偏遠鄉村還是依然艱苦,教學任務和勞動強度也很重,我一個人要上一個班所有的學科課程,而且有幾門課都是我自己沒有學習過的。我沒上過高中,學校卻讓我教高中數學,我只有每天晚上自己先學習備課到很晚,第二天把自己學會的數學教給學生。當時除了教學任務之外,我們班還有五十畝田的勞作任務分工,從耕種到收割全由我和班上四五十個學生包干。除了教學和勞作任務,我還擔任了學校的宣傳工作,出黑板報、寫宣傳語全由我來干。努力、奮鬥,讓我的青春多次散發出燦爛的光芒。後來我擔任了弋陽共大的校長,再後來,我當上了弋陽縣教育局局長。

幾年前,我從從事了四十多年的教育崗位上退了下來。從組織層面來說,退休了就是讓我們安度晚年了。但是從我內心來說,在我身體還吃得消的時候,還是想讓青春在工作中得到延續。這時,弋陽職高校長找到我,邀請我到職高擔任執行校長。當時我很感動,慶幸自己又可重回教育一線,為國家培養更多急需的職業技術人才。

一路走來,奮鬥已深入到我的骨髓,浸透到我的血液,現在,我只想在職業教育的崗位上,散發剩餘的青春光芒。

作者系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職業高級中學執行校長

60後楊瑞清:以陶為師四十年

1979年,我在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南京曉庄師範學校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60周年活動。從那以後到今天,整整40年,我一直走在行知路上。

1981年,我特意選擇5月4日,鼓起勇氣,把《關於創辦行知小學的志願書》遞交給了學校領導和各班班長,我希望能徵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畢業後到艱苦的地方去辦一所學校。雖然想法有些不切實際,但我以陶為師、改變農村教育落後面貌的願望是真誠的。最終,我在進城和回鄉之間選擇了回鄉,來到偏僻的江浦縣五里村小學任教。

非常感激五里村農民,他們在還很窮的時候,居然在村書記的帶領下,集資為學校異地新建。縣教育局也非常支持我們開展行知教育實驗,於1985年1月10日,將五里小學更名為行知小學,附屬的行知幼兒園也同步命名。當年9月,我開始擔任行知小學校長。

在堅守農村辦學的過程中,理想的種子真正扎了根。我學會了成長。我在躬於實踐,勤於讀書,善於交友,樂於動筆上下功夫,不斷探尋生命的意義。我學會了聯合。推行村校聯合,整合鄉土資源;推行城鄉聯合,1995年創辦行知基地,累計接待了40多萬名城市學生來基地體驗鄉村生活;推行國際聯合,2004年設立對外交流中心,累計接待了1萬多名境外師生來此學習中國文化。

幾十年如一日,我和同事們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建設農村教育現代化,推進教育國際化,學校從當年佔地9畝的村辦小學,發展成集幼兒園、小學、初中、基地於一體的教育集團。今後,我將繼續以陶為師,努力為建設教育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系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校長

70後袁衛星:青春在哪裡都能閃亮

其實,我小時候的理想是做個軍人。這不僅是因為我父親是軍人,更重要的是,那一套綠軍裝、綠軍帽在我拍人生第一張照片的時候武裝過我。從初中開始,我有作品在報刊上發表,拿到稿費對於貧寒的家庭來說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這時候我便有了人生的第二志願:當不了軍人就當作家。後來高中畢業,我進了師範,用父親的話說:「現在可以吃安穩飯了。」

然而,上世紀90年代畢業剛工作那會,剛好遇上「腦體倒掛」(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著微薄的教師工資,我有一種「迷不知吾所如」的感覺。恰在這個時候,一位褲管挽得高高的農民,給了我睿智的指引。那是一個細雨的午後,這位農民打著土布的雨傘來找他的孩子。這是一堂尋常的語文課,課開始僅有5分鐘。我說:「若有什麼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親連連搖頭:「這怎麼可以?這可是語文課!讓他聽完這堂課我再帶他走。」於是,這堂課有了一位特殊的聽眾——一位打著土布雨傘站在教室外滴雨檐下的父親。這堂課我上得特別投入,就像一位高超的琴師,在50多名學生的心弦上撥弄了一曲……我一輩子都得感謝這位農民父親,他用教室外面滴雨檐下守候的身影告訴我,青春是在哪裡都能閃亮的。

從此,我踏進課堂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堂課是我也是學生乃至學生家長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和我的學生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當為這堂課的平庸蒼白而慚愧,也不應當為這堂課的碌碌無為而悔恨。從此,我塵封起我的作家夢,把人生航向修正為:做一個特立而不獨行的學者型語文教師,記住每一個學生,並讓每一個學生乃至學生家長記住。從此,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名教師、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我走上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成長之路,無悔於我的青春。

作者系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

80後徐川:與國家需求同頻共振

2008年碩士畢業進入高校後,我就明確了將來要做一名思政教師,做一名以學生為中心的「陪伴者」。

從2008年開始,我先做輔導員。我當時給自己定的第一個小目標,就是把自己的月講評變成南航最受歡迎的月講評。每個月我都根據同學的需要選定一個主題,每次月講評大概10分鐘左右講事務性工作,後面就開始講專題,比如演講與口才、國際視野等等,既能滿足同學需要,也是對其他課程的補充。堅持了三四期就開始陸陸續續有其他學院的學生問能不能來旁聽月講評。

這條路走通之後,我又開始給學生上思修課,從2008年到2012年間,我的思修課測評都是優秀,在全校一直位列前5%。十年間,從輔導員、學生處處長助理、校團委副書記、學院黨委副書記再到學院書記,雖然崗位有變動,但是上課一直在堅持。我從2008年就開始講傳統文化。我有個樸素的信念,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歸宿和根系所在,不管走多遠,早晚要回來。十年間我選擇了很多主題,講了很多課程,積累了很多素材。2015年開始,微信公眾號同步發力,所有學生的諮詢都能在48小時內回復,慢慢積累了20多萬粉絲,也產生了《青年節里談中國》《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等有影響的文章。2016年,我開始轉型,按照「實踐總結經驗,經驗凝練方法,方法升華理論」的邏輯做研究,陸續發表了50餘篇思政文章。

回顧我的成長經歷,我很幸運,我選擇的前進方向,與國家和民族的需求能夠同頻共振。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給青年一些啟發:一個人的命運只有和國家、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才會奏響最激越澎湃的青春之歌。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

90後丁蓉蓉:科技興農,青春無悔

我叫丁蓉蓉,1994年出生,畢業於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參加中國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國家金獎和最佳帶動就業獎,項目名稱是「90後的女孩有點田」。這個「田」字不僅有著收穫的甜美,也包含著這幾年創業的艱辛和苦辣。

2014年,剛創業的第一年,我既沒有資金,也無任何經驗,就連人員都很難招聘到,可以說是「三無」創業。我東拼西借,從十幾位親戚朋友那裡湊了十萬元啟動資金,開始了當時國內尚未多見的冰草研發和種植。

第一年沒經驗,引進的種子成本高,市場也沒什麼銷路,一年下來,算算賬,不僅沒掙錢,還虧了幾萬元。第二年,我們自己研發,一年365天,幾乎以大棚為家,吃住、研發、試驗、種植都在大棚。當種子研發成功開始種植後,到了雨季,遇上水災,種植的冰草大部分被淹,幾乎顆粒無收,當時幾乎都有放棄的想法。

接下來,我查找原因,不斷總結,不斷摸索。到了第三年,我們做好各種預案,慢慢有了成果,略有微利。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7年,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慢慢種出了屬於我們自己研發的冰草產品,並開始試種市場需要的冰糖西瓜、千禧果等有機瓜果。這一年,我們種植的農產品,僅冰草就達37.5萬斤,加之千禧果、西瓜等15萬斤,銷售額達177萬元,有近50萬元的利潤。我們的產品也逐步得到客戶的認可和青睞。

幾年的農業創業之路,讓我體會到其中的艱辛,也讓我了解到科技興農的重要性。當前,消費者對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的渴望非常強烈,需要我們年輕一代踏踏實實去做,讓農業有奔頭,農民有盼頭。

作者系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

00後陳開:詩詞夢中堅守中國文化

小時候,母親在送我上學時,總會在摩托車上教我背李清照的詞。那時的我已經愛上了讀詩詞。

上小學和初中時,國學熱尚未興起。被長輩問及理想時,當我說出做詩人,總會招來一些批評和質疑。然而,我最大的幸運是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支持,讓我能夠頂著各種外界的壓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道路,繼續做我的詩詞夢。

2018年,我走進了清華園,在這裡繼續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幾年前,我的愛好還是孤獨的。但是不知不覺,我發現這一切都在改變。

大一上學期,我參加了央視一檔火爆的文化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很多選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賣肉的阿姨,娓娓道來自己學詩的經歷:3年前如何通過詩詞大會開始背第一首詩,3年後如何詩詞儲備達到700多首;一位比我大一歲的侗族小哥,比賽期間和我共居一室,我和他每天例行飛花令大戰,總是我敗他勝……

近年來上映的《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永流傳》兩個極具影響力的節目,開始讓古代經典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語境,開始讓更多人意識到,古典文化和英語、數學一樣重要。

面對這樣的時代,身為文科生的我,萌生了潛心從文、成為大師的理想。當代中國的綜合國力與日俱增,文化軟實力也應該齊頭並進。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個時代呼喚更多沉潛、樸素的學術大師,在研究中堅守純粹,讓中國文學更加被世界認可。

作者系清華大學新雅書院2018級學生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4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學生提問 作家回答
校園周邊安全不能靠學生來維護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