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文/李振華

歷史中走來的嶄新韓城

當向東奔流的黃河首次敞開懷抱時,第一個被擁入懷裡的就是韓城,肥沃的土地讓華夏民族的先祖在這片熱土上悄然地繁衍生息,千百年來,這片土地從未停止過「躁動」。歲月的雲煙里,三秦大地的一隅,以時光做筆、黃土為墨,書寫著一幕幕動人的傳奇:宵衣旰食的大禹以驚人的氣魄鑿龍門而治水患,福澤後人;忍辱奮爭的趙氏孤兒將「三義墓」里義薄雲天的忠義幻化成一座精神的豐碑;奮筆直書的司馬遷用血與淚寫就了一部曠世史詩,為中國文人撐起了一片天地……

漫步在古城的街道,那一磚一瓦都是古老文明的見證。時光荏苒,洗盡鉛華,當獵獵的風聲夾雜著過往的故事划過耳畔,褪去「龍門」「夏陽」「少梁」的印跡,韓城正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國家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節點城市」的英姿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古老基因的蛻變如涅槃的鳳凰,一次次以嶄新的面孔迎接每一個時代。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那麼,在韓城這幅綺麗畫卷中,代表韓城符號的究竟是怎樣一種卓然的景象呢?是黨家村裡顯露出的恬淡安逸,莊嚴考究?是韓城古城裡流溢出的詩書傳承,歷久彌新?還是黃河龍門巨浪激蕩出的自由奔放,汪洋恣肆?亦或是司馬遷祠里孕育千年的雄渾激昂,執著奮爭?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寫《史記》的初衷正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這座城市的旅遊發展路徑——

是務實!是奮進!是突破!是創新!

韓城從上古走來

這裡,是黃河流域的重心所在。黃河以雄渾之流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破龍門而出,展現出大自然的力與美。從此融入平緩的關中平原,再東入中原腹地。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這裡,是黃河最壯麗的一段。秦晉大峽谷在這裡收尾,黃河積蓄了百萬年的滄桑,把黃土高原一劈為二,並在這裡激越高唱。

這裡,是華夏民族的根之所在。黃河脊背穹起,昂首欲躍。從上古走來的人文始祖和先民們開創了華夏之魂,猶如大禹鑿龍門的壯舉一樣,在這片土地上千古流唱。

從神話到文明的龍門吟唱

黃河花了200萬年的時間,才孕育出5000年的華夏文明。在韓城,你可以感知到上古文明的幽遠和神秘,大氣蓬勃的黃河文明與悠遠的華夏歷史在這裡形成了交集。

車駛入韓城龍門鎮區域,東面的黃河便映入眼帘,黃河沖積平原使這裡的視野極為開闊。一拐進龍門口,北邊的山巒如同屏障橫亘,滾滾濁浪從山間奔突而來,連同峽谷中奔涌的山風,黃河的力量和雄渾,絕非他處能感受得到。附近的村民說,傳說很早有兩條龍盤踞在黃河兩岸,龍頭在此交匯,聚風納水,風高浪急。險要的地勢和壯美的風光在此交相輝映,「禹門春浪」的形勝奇景,當仁不讓成為韓城古八景之一。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龍門山橫跨黃河兩岸,兩山對峙,相對如門,兩岸山勢險峻奇麗。登山而立回望黃河,恰如銀龍吐水,奔突而至的濤濤濁浪在這裡下瀉千里,驚險動人。只有站在龍門口,你才能感知黃河的雄渾和厚重,就如同中華文明的血性和激情一樣;你也才能真正感知什麼是收放自如,大開大合的自然張力,什麼是萬里河山的壯麗奇詭。

原有的國道需要越過龍門山脊才能進入秦晉大峽谷,山路極為顛簸難行。但走新修的沿黃觀光路,駛過一段幾公里的隧道,就能迅速穿過龍門山,沿龍門逆流北上約4公里處便是石門。據《韓城文物志》載,這裡是萬里黃河最窄之處,東西僅寬53米,兩岸斷崖峭壁如同鬼斧神工。龍門、石門加上再往上游的孟門,就是黃河三門。這裡也是秦晉大峽谷最後的一段,是黃河中游氣勢最為壯麗的一段,被稱為「南有長江三峽,北有黃河三門」。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大禹鑿開龍門後,見此地壁立千仞,相對如門,唯神龍可躍,於是遍招英才於天下,以守護龍門。東海諸鯉魚聽 聞後沿黃河逆流而上,迎風激浪以圖化身成龍。

黃河在秦晉大峽谷這一段,留下太多的上古傳說。伏羲在這裡觀象於天,始做八卦,在天地間以黃河畫太極。大禹在這裡以龍門為始,劃天下為九州。秦晉大峽谷代表的黃土高原,走出了堯、舜、禹等人文先祖,就連女媧造人所用的材料,也都用的是代表黃色皮膚的黃土。

龍門口山勢險要,兩岸山崖多垂直溝壑,如同斧砍人鑿。據說這就是大禹開龍門所留,其他景點也多與禹鑿龍門有關。有千尺梯子崖、天險石門關、深淵石頭城、玉女蓮花洞等。大禹在這裡開鑿龍門的具體時間已無從得知,但毫無疑問這是人類所知道的最早的水利工程。那時候黃河對於先民而言代表著大自然神秘莫測的力量,但大禹決心帶領大家制服這條「黃龍」,濟蒼生以惠後世。民間相傳,大禹剛開始鑿龍門時,白日鑿的缺口到晚上就長平,連續多日都是如此。後經山神指點,才知這山乃巨龍所化。於是大禹帶領眾人不分晝夜連續開挖,終於得以挖斷巨龍疏導了黃河之水。現在在禹門口河心巨石上看到的坑凹痕迹,據說就是大禹當年鑿龍門所留。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大禹廟大禹坐像

龍門山向西延伸到黃龍山脈,山脈名字來源是否和大禹治水鑿龍門所斬斷的河龍有關,現在已經無人能說得清。但大禹治水澤被萬世的功績卻永世流傳了下來。韓城境內龍門以下沿黃河有三十多個村莊,多數村莊都建有大禹廟,而最為有名的就是周原村大禹廟,這裡是中國北方保存最為完好的大禹廟,現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原的大禹廟始建於元大德五年,明代曾重修,禹王像端坐正殿,神態莊嚴。大禹的精神和文化,作為華夏民族凝聚力和自強不息的根本體現,一直通過修築廟宇和人們的口口相傳為後人所知,直到西漢時期司馬遷才開始為他以文立傳。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大禹鑿開龍門後,見此地壁立千仞,相對如門,唯神龍可躍,於是遍招英才於天下,以守護龍門。東海諸鯉魚聽聞後沿黃河逆流而上,迎風激浪以圖化身成龍。最後在禹王的感召下,眾鯉魚群策群力躍上百丈龍門得以化龍。這個傳說也成就了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激流勇進百折不撓的精神傳承,成為大禹文化留給我們的又一筆精神財富。

黃河鯉魚聞名世界,歷史上黃河的漁獲物也是以鯉魚產量最高。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黃河中游陝晉河段鯉魚在漁獲產量中能佔到60-70%,但現在產量已明顯下降。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解釋,躍龍門之黃河鯉魚實為鱘魚。此類魚是江海回遊性魚種,產卵前雌雄追逐,時常躍出水面,頻繁跳躍,而龍門一帶特殊的地理環境正好成為鱘魚雲集產卵的理想場所。

探秘黃土高原的先民遺迹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從地理構造上來看,龍門其實是一道山樑,橫亘在黃河中間。這道山樑向東延伸到黃龍山脈,跨過黃河則可以眺望呂梁山脈。而這兩座山脈以黃河為中心,向黃土高原的縱深處蜿蜒開來,遠古的先民們就在這黃河兩側孕育出了璀璨瑰麗的中華文明。

早在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先祖們就在黃河流域以狩獵、採集為生。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後期,散布在黃土高原上的黃帝部落,和當時的炎帝族、蚩尤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大部族,並在黃河流域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直到後來黃帝聯合炎帝攻殺了蚩尤,兩大部族開始融合發展,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的黃河周邊,逐漸開始了華夏文明的創立。而韓城所在之地,正是這片區域的腹心,在韓城市博物館的展品中,就有一些舊石器時代的砍砸器、切割器和刮削器等。博物館館長毋水準介紹,「這些舊石器時代先民所用的生產工具,1974年出土於韓城市龍門山附近的一處洞穴遺址,年代是五至八萬年前,說明人類在那個時間段已經在這裡居住,也說明遠古時期的韓城區域地理形貌和氣候條件都適合先民居住,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在黃河中游首次發現的一處離濱河最近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遺址。」先民們在這裡臨河而居,仰望蒼穹。黃河要在這裡流淌數萬年後,先民們才能等來大禹為他們擺脫黃河的水患。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這件玉豬龍顯然不屬於黃河流域的文化,它怎麼會跨越萬里出現在黃河之畔?它到底是戰爭的戰利品,主人的信仰,還是黃河流域和遼河流域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經濟和文化往來?

據《韓城文物志》記載,韓城不僅有5至8萬年前的舊石器文化遺址,新石器文化遺址更多達25處,且遍布市域東西南北,這裡無疑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2004年,韓城梁帶村古墓群發現的一隻玉豬龍,則把時光帶回到了5000年前的華夏文明初創時期。梁帶村芮國遺址屬於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挖掘的墓葬群也是兩周時期的墓葬,但在這裡出土的一件高14厘米的玉豬龍,從它的材質和器型來判斷,是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距今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這件玉豬龍顯然不屬於黃河流域的文化,它所屬的紅山文化在遼河一帶,怎麼會跨越萬里出現在黃河之畔?而且這個5000年前的玉豬龍,是如何穿越時空跑到2000多年前的兩周古墓中來的?這到底是戰爭的戰利品,還是黃河流域和遼河流域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經濟和文化往來?

對於這件神秘的玉豬龍的來源,梁帶村博物館副館長蔡海鵬給出了自己的推測:「玉豬龍屬於紅山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東西。西周穆天子西征時,已經到達了西崑崙,這裡很接近北方游牧部落,玉豬龍很可能是穆天子當時在西征的過程中獲得的。而穆天子因平叛從西崑崙返回時,史書記載並沒有返回鎬京,而是到了渭南行宮。渭南行宮距離韓城很近,很可能是當時韓城境內的芮國供養穆天子而被賞賜的物品。」對於玉豬龍的用途,蔡海鵬則認為,「這個物件形狀上像胚胎,推測可能是先民對生殖的崇拜,而擁有它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

韓城這塊土地有著太多的歷史遺迹和謎題等待挖掘,遠古時期的大禹和龍門只是打開了一扇華夏文明窺秘之窗。李白的「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把龍門視為黃河流域的一個地理坐標。而韓城遠不止如此,它更是華夏文明發源的歷史坐標之一,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象徵,在這裡,你會感知到黃河遠古的咆哮和大禹文化在上古神話中的萌動。

世界仰止,一河育天下。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而中華文明被西方世界所仰望的就是一直連綿不絕於歷史長河中,這些也都和大禹文化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韓城從上古走來,記錄了中國從神話到信史的歷程,據《禹貢》記載,大禹治水,足跡所至,畫為九州,古人叫「禹跡」,「禹跡」就是中國最早的天下,就連後來秦皇漢武的巡狩封禪,也都是模仿的大禹治水,一步一個腳印走遍天下。茫茫禹跡,始於龍門最後又回到龍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龍門也是中國地理的標誌性符號。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韓城的鯉魚躍龍門傳說,弘揚了積極奮進、敢於追夢的勵志精神和感恩向善、勇於擔當的真誠情感。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這個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還有太多的神話和傳說,等待人們來探秘。

來源:韓城古城

韓城黃河龍門,中國歷史和地理的坐標!(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