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秀波復出做公益欲洗白,吃瓜群眾喊話別侮辱了真正用心做慈善的人

吳秀波復出做公益欲洗白,吃瓜群眾喊話別侮辱了真正用心做慈善的人

文:白晶晶

吳秀波過去一直是娛樂圈演技好,人品好的清流代表,憑著大叔人設他可是圈了不少粉。畢竟成熟的大叔誰不愛呢,尤其看到了身邊來來往往禿頭油膩的大叔,吳秀波就更加線的彌足珍貴了。

然而,出來賣人設遲早有天會還的,通過人設獲取了多大的好處或許會在不經意的某一天付出沉重的代價。

或許吳秀波從來沒預料到自己人設會崩塌的這麼快,就像初夏說來就來的雨,快的讓人來不及反應。今年初,有人爆料吳秀波婚內出軌,在外養小三,更是8出小三微博,裡面不僅描述了她心甘情願的跟了吳秀波七年,全心全意的愛著他,為他放棄自己事業,甘願在家洗手做羹湯。而吳秀波不但不感激,還聯合老婆送她進警局,讓她坐牢。

事情一經曝光立馬引發巨大爭議,吃瓜群眾紛紛喊話吳秀波你太狠了。從未見過如此薄情寡義厚顏無恥之人,七年啊,哪怕是路邊撿的一條狗都會有感情了吧,更何況是如此愛你的一個人。

果然,中年老男人翻臉就是比翻書來的快,為了自保,為了利益,什麼感情都是過眼雲煙,能弄死你絕不心慈手軟,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經過這場風波,吃瓜群眾發現吳秀波老師真是個「好演員」,不送他去拿個奧斯卡金像獎都對不起他時刻不掉線的演技。原來什麼閱歷深厚,風度翩翩的大叔都是騙人的炫目表象,其內里已經油膩不堪,趨向腐朽。

吳秀波好不容易經營的人設全線坍塌,慘遭全民抵制,事業跌落低谷。在給出了似是而非的聲明後,吳秀波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不再就此事發聲。

不過,就在最近,吳秀波又毫無預兆的出現在了公眾面前,似乎是要復出的節奏。

4月24日,有媒體曝出吳秀波做公益的照片,他去看望了貧困山區小朋友們。

這應該是吳秀波被迫退出娛樂圈之後,首次公開現身。當天,吳秀波身穿牛仔褲,休閑上衣戴棒球帽,看上去心情很不錯,與工作人員們都是有說有笑的,關係相處的十分的和諧。

照片中可以看到吳秀波現身某所小學,與一群小孩一起玩耍上課,還和小孩們開心玩起了自拍,氣氛很歡樂也很融洽。

一經發酵,吃瓜群眾紛紛喊話出軌渣男想靠公益洗白,沒門!吳秀波這是借公益之名炒作,侮辱了真正用心做公益的志願者們!

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公益成了污點藝人洗白自己的利器,成了這些人扭轉輿論危機的法寶?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前有李小璐夜宿門被全網群嘲,接受四方謾罵,好妻子好母親的人設全線崩塌,事業也受到極大衝擊,公眾評價一下降至冰點。

或許是為了冷處理這件曾經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的夜宿風波,她這一年多來幾乎未曾在公眾面前露面。

她都去幹嘛了,原來她一直在做公益,三天兩頭就有人在網上曬出她做公益的圖片。前不久她還和韓紅一起去做公益了,帶著大包小包去看望老人。

今年過年還去看了愛百福的孩子和老師,一起做飯。

就在今年的1月2日,李小璐全國後援會還發文,宣布李小璐入圍年度公益盛典中兩大獎項的消息。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李小璐似乎一直在做公益,試圖扭轉自己在公眾心中早已坍塌的美好形象。

但吃瓜群眾似乎不太買賬,說她這樣的洗白方式是在過於卑劣。

後有范冰冰被爆出偷稅漏稅後態度積極的做公益,試圖轉移大眾注意力,模糊焦點,洗白自己。

縱觀上述事例,不難發現明星在遇到人設崩塌,陷入萬人指責的輿論風暴,公眾信任受到摧毀,事業受到衝擊,陷入低谷時,都喜歡用做公益來美化自己。

似乎通過這樣的行為可以挽救在公眾心裡早已不堪一擊的想像,扭轉輿論的走向,獲得寬容甚至同情。然而很不巧這屆吃瓜群眾極度精明,早已識破了這樣蹩腳的套路,繽紛對這樣的洗白方式感到極度反感。

吃瓜群眾討厭這樣明目張胆似的作秀,並對這樣的生硬,帶有強烈目的性和功利心的炒作感到厭煩。

在人們心裡公益這件事應該出自本心,當你心甘情願的去做這件事並且享受這件事,帶著憐憫弱者的仁者之心,公益這事情才變得有價值。而不是攜帶蜂擁而至的記者,穿著身價不菲的禮服,猶如走秀一般,昭告全天下我又做了善事,帶著不可一世的炫耀與洋洋得意。

做善事本該是低調且不用張揚的個人行為,就像古天樂這麼多年默默捐錢蓋了許多所學校,讓孩子們有了上學的機會,改善了孩子們上學的條件。而且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炒作過這件事,要不是無意間被吃瓜群眾發現,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他一個人默默做了這麼多善事。他才是真正善良的人。

這個社會好像普遍提倡大愛無言似的默默無言,即便你做了好事,你也不要說出來,否則就會被看不起,被認為是借著他人的痛苦賣弄自己,在他人的創傷上撒鹽。

這個社會也過分強調自尊,有時候別人伸出援手幫你一把反倒成侮辱你了,傷害到你可憐的自尊心。殊不知比傷害到自尊更可悲的是再也沒人願意幫你。

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會十分流行以下言論。

我不喜歡那些慈善者,他們以同情別人為樂——他們太缺乏羞愧之心。如果我真的要同情別人,我會站得遠遠地表示。

或許這些人從來不曾需要別人幫助吧,殊不知自尊對真正陷入絕境的人來說分毫不值。

慈善究竟是什麼,慈善精神又是什麼。

「Noblesse oblige」是法語辭彙,意思是"高貴是一種責任與義務"。

「所謂慈善,就是用頭腦、身體、金錢中的任意一種為他人提供幫助的行為。」

也就是說,那些既不能作為慈善活動的籌劃者、組織者,以自己的頭腦做慈善,又不能作為志願者以自己的勞動做慈善的人,還可以選擇第三種方式,也就是捐款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慈善目的。

只是嘴上說「我想做些什麼」,實際卻什麼也沒有做,這和什麼都沒有想一樣——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內心充滿了共鳴。

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快樂地做慈善,是使自己堅持做下去的秘訣所在。

可以說,慈善是一種超越了年齡、職業、社會立場等因素的限制,能夠讓你結識到心靈相通的朋友的社交方式。

人們究竟為什麼要做慈善,人在做一件事時,總會有出發動機,有所企圖。無論是否攜帶功利的性質,我們在幫助別人時自身一定會獲得好處。比如幸福感、滿足感、成就感等,這份好處在不斷服務他人後方能體會得更加深刻,而樂於助人的意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融化到血液里,變成一種品德。

這種品德是不需要對外張揚、對外認可的,反而是一種自我滿足和幸福感。或許也會攜帶一些功利之心,比如博得個好名聲,好履歷表。

這兩者並不衝突,商品社會下,無償的幫助是高尚的美德,夾雜私心也很正常。

我們過分關注公益慈善的方式,而忽視了它的本質。無論是高調還是低調,本心還功利,至少有人獲得了幫助,或許是捐款,或許是救助,或許是在明星效應下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你所嘲諷的明星炒作可能真的會改變許多平凡人的一生,讓他們看到希望,有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不要自己大半輩子沒做過公益,連借錢給朋友吝嗇的人,振振有詞的嘲諷別人做慈善是炒作。就算是炒作他好歹幫了人。

我們更該關心的是,如何讓慈善達到更好的效果,就像白岩松老師說的,當今社會,慈善除了物質捐贈,我們很少提倡思想捐贈、時間捐贈、愛的捐贈。我們只理解「硬慈善」,一提到慈善,都以金錢和物質來衡量,而缺乏對與人交流、心理支援、提供就業模式、幫人走出孤獨等「軟慈善」的理解。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強哥 的精彩文章:

世人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驚人的三大「成長理論」:蘑菇理論,大象理論,火雞理論

TAG:嗨強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