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怎麼抵抗F-35的光電勘測器?中國科學家找到了好方法

殲20怎麼抵抗F-35的光電勘測器?中國科學家找到了好方法

隨著F-22的服役,戰機正式進入隱身時代,此後的十幾年間,有能力的國家都在爭先研發自己的五代機,美國在F-22後又研製出一款空戰能力稍弱,但綜合了美國最先進的電子系統的戰機F-35,並向全世界推銷這款戰機,在美國的宣傳中,F-35是一款隱身能力和戰場感知能力並重的先進戰機。與此同時,中國的第一款隱身戰機殲-20也在近年服役,與F-35相比,殲-20同樣裝備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和光電探測器,都具備在100公里距離上發現目標的能力,在美軍公布的信息中,這套系統甚至能夠生成較高清晰度的圖像,其探測能力可見一斑。但在隱身方面,中國殲-20的隱身塗層水平廣受質疑,在同樣都具備超強探測能力的同時,一旦殲-20在隱身能力上掉鏈子,在空戰中必然會增加暴露的風險,如何對付F-35的光電探測器,成為了一道擺在中國科學家面前的難題。

在雷達探測層面的隱身,殲-20其實做得非常不錯,一般而言,雷達反射面積是衡量戰機隱身能力的重要指標,據悉,殲-20的雷達反射面積僅與一個棒球相當,其隱身能力即便在目前的所有五代機中都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了。但即使如此,殲-20飛行過程中產生的紅外輻射依舊很可能被F-35的光電探測器捕捉到。

根據物理學常識,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有紅外輻射,人們根據這一原理製造出紅外成像儀、紅外探測器等多種工具。對於戰鬥機來說,高速飛行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機載儀器和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都會產生大量的紅外輻射,這就使得F-35能夠通過光電探測器輕易探測各類戰機,隱身戰機由於塗有紅外隱身塗料,能夠稍稍對付一下這類探測,但目前的紅外隱身塗料普遍存在壽命較短、受環境變化影響大的缺點,實際效果並不靠譜,在F-22誕生的那個年代,由於技術水平限制,F-22並沒有裝備光電探測器,殲-20如果面對F-22甚至可以佔得先機,但面對F-35這款新戰機,殲-20雖然也有光電探測能力,雷達隱身能力強悍,但必須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減少紅外輻射的方法。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科學家研製出的一款新型材料就能幫助殲-20和之後的六代機躲過光電探測器。據悉,這是一種納米纖維氣凝膠薄膜,柔軟且堅固,可摺疊,具備極為出色的隔熱性能,只要使用聚乙二醇對這種材料進行浸泡,而後進行防水處理,我們就能得到一種容易塑形、堅固的優秀的紅外隱身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高溫環境下吸收物體熱量,使得自身溫度與周圍環境趨同,當溫度下降時,它又能緩慢釋放之前吸收的熱量,使得溫度上升到與周圍環境相當的水平,對紅外探測手段來說,這幾乎就是與周圍環境融合了,極難發現。

這一隱身方法使得戰機可以像變色龍那樣迅速與周圍環境融合,即便光電探測器掃過,也無法發現這片空域的目標,這就使得戰機能夠獲得雷達和紅外兩個層面的強悍隱身,大大增加對方戰機發現己方戰機的難度,這對誰先鎖定目標誰就幾乎鎖定勝利的空戰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有用的技術。在殲-20的後續改進型號和六代機身上,或許就能看到這類新型隱身材料的應用,在戰鬥中,光有發現敵人的能力還不夠,最關鍵的是如何隱藏自己,而後伺機發動攻擊。(開雲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值得感激的歐洲大國:如果沒有它 中國不知去哪買武裝直升機
鞠躬道歉也沒用!日本航空工業已「塌方」 工匠精神後繼無人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