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人晚上為什麼要打更?除了提醒時間,還有幾種特殊的用途

古代人晚上為什麼要打更?除了提醒時間,還有幾種特殊的用途

現在電視劇中很少會出現打更的情節了,前些年的電視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遠遠地響起「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聲音,然後危險就在那一剎那降臨,打更的更夫很少有活過兩分鐘的。這是一個無比危險的職業,先不說賺不賺錢,單就晚上遇到危險這一項來說,打更絕對算得上是高危職業,但是任何職業都有人做,畢竟養家糊口哪有那麼容易。

更夫通常是兩人一組,一搭一檔,一唱一和,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一邊走邊敲,每隔一個時辰敲1次,「篤篤———咣咣」1次就表示過了一更,整個晚上要敲5次,也就是5個時辰10個小時。更夫是如何準確掌握時間的呢?他們晚上不能睡覺,必須守著「滴漏」或者燃香,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不至於錯過時辰。

其實打更有很多說到的,一更怎麼打,二更、三更怎麼打都有說到,打更要清脆響亮,還有節奏感。一般晚上七點的時候打第一次更,九點打二更,十一點打三更,因此有半夜三更的說法,現在我們經常說的「更新」中的「更」字估計也和這有關係。

但是更夫卻還是會打五次更,這裡就要說到打更的另一個主要用途了,即巡邏。更夫一般由兩個人組成,他們計時的工具一般是漏刻,等時間一到,就到街上去打更,然後巡邏。古代晚上大多時候就是禁止外出的。閉門鼓後、開門鼓前一般不允許人們隨意走動,城門也會在這個時間段關閉,不讓外出。倘若有人違反禁令在晚上還在外面活動就是犯夜,犯夜會受到處罰,《唐律疏議》 中規定犯夜笞二十,有公務在身得到了政府蓋章允許的不算。

打更有驅鬼驅邪一說。這就要說到打更的起源了,打更起源於秦朝,成形於漢朝。這種在夜間敲打報時的方式,最開始是巫師驅除逗留在宮中的邪靈的。剛開始的打更者都不是普普通通的人,最起碼是個有點驅鬼能力的巫師。直到後來才慢慢出現更夫這個專門的職業。

至於更夫的級別,其實並不算公務員,因為他們並不是由官府招募的,往往是由里正,村正等募集,收入來源由本地人籌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和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都得到了,為什麼沒有安天下

TAG:浦和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