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被華雄秒殺,為什麼潘鳳成為網紅,主動請戰的俞涉卻無人問津

同樣被華雄秒殺,為什麼潘鳳成為網紅,主動請戰的俞涉卻無人問津

提起潘鳳,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他雖然在《三國演義》中,僅出場一次,沒有任何台詞,而且從出場到陣亡,僅佔了五句話的篇幅,卻成為了一代「網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存在。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潘鳳被華雄秒殺之前,還有一個武將主動請戰,比潘鳳要自信的多,只不過結局與潘鳳沒有差別而已。這個是就是屬於袁術麾下的俞涉。

原文寫道:「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眾所周知,不管是俞涉還是潘鳳,都是演義中虛構的角色,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襯托關羽的驍勇,表明溫酒斬華雄看似輕鬆,實際上華雄並不弱。那麼,同樣是炮灰,同樣為了襯托關羽搭上了性命,為什麼華雄人盡皆知,先出場而且有台詞的俞涉,卻被「無情地遺忘」了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主要與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一、潘鳳的表現,前後差別明顯

小說中最容易引起讀者注意,並讓讀者印象深刻的片段,就是反轉。當時韓馥要派華雄出戰,口氣非常大——「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在當時的氛圍中,不僅聚義的十八路諸侯為之一振,書外的讀者,也被激發了興趣,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潘鳳到底能不能斬華雄,成為那一戰的主角。可是大家期待之後,潘鳳交出的結果又是什麼呢?「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所有人都白高興了一場。書中的諸侯,倒是沒有心思,去討論這個小人物,可是書外的讀者,卻要忍不住吐槽,甚至嘲諷,從而使潘鳳的討率度越來越高。

而俞涉出場時,袁紹問的是,華雄搦戰,誰敢去迎戰,他的回答是「小將願往」,口氣都偏於平淡,很難給讀者留下什麼印象,也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因此,俞涉被忽略,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二、潘鳳算是躺著也中槍

另外,俞涉面對華雄的搦戰,主動請戰,僅僅是對雙方實力的評估不準,失敗了也沒什麼,反而體現了他的血性。可是俞涉被斬之後,潘鳳本人並沒有出聲,想來是有自知之明,不打算出頭。可是他安安靜靜地裝鷓鴣,他的主公韓馥卻出其不意的推薦他出戰,還替他誇下了海口,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迎戰華雄,或者說硬著頭皮去送死。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很多讀者嘲諷他,號稱是能斬華雄的上將,卻被華雄秒殺時,一部分讀者就會為他鳴不平,表示潘鳳被自己的主公坑了一把,還要被嘲諷,實在冤枉,於是討論度更上一層樓,這又是俞涉無法相比的。

三、影視作品的渲染

因為潘鳳的討論度高,也有看點,因此在《三國演義》被翻拍的時候,這一情節大都會著重刻畫潘鳳和關羽這兩個角色,俞涉會被自然而然的忽略。由於這樣的原因,人們對他們二人的印象也會受到影響,於是俞涉越來越容易被遺忘,潘鳳討論度越來越高,事情陷入了死循環。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如果這對父子不早逝,三國格局必將改寫,可惜他們自己作死
梟雄孫堅和小霸王孫策,為什麼英年早逝,皆因這個壞習慣一脈相承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