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是四代機還是五代機?理不清楚,飛機的「代」是如何劃分?

殲20是四代機還是五代機?理不清楚,飛機的「代」是如何劃分?

殲-20的橫空出世讓我們國人激動不已,回想當年論壇里的「八爺戰F-22」道出了當時我國空軍的無奈,現在我們也有了隱身戰機,再也不會出現「一服役就落後」的情況。可是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很多軍迷在爭論殲-20到底是四代機還是五代機,甚至有軍迷表示飛機的「代」到底是如何劃分的?怎麼總是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這個到「代」的問題。

我們知道戰機的大規模運用是在二戰的時候,但是二戰時候的飛機基本上都是機頭一個螺旋槳,動力是活塞發動機,氣動布局為下單翼飛機。二戰結束後總結空戰的經驗教訓,於是對下一代戰機研發的技術指標鎖定在高度、速度、機動、火力等方面,特別是對飛機速度和高度方面的追求提出了高要求,使得戰機進入了噴氣時代。這個時候研發出來的戰機和二戰老飛機相比出現了質的飛躍,於是在飛機「代」的劃分上形成了一個標準,即後一代飛機比上一代要有「質」的飛躍;還要是當時的主力機型。於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劃分,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技術指標大致為,最大馬赫數為0.8馬赫,最大升限為15000米,作戰半徑約為400~800km;氣動布局為後掠中單翼,機頭進氣;動力上採用噴氣發動機提供動力;武器為各型號的航炮。其中以美國的F-80、F-86佩刀和蘇聯的米格-15、米格-17為代表。

第一代戰機經過實戰之後發現,速度上還是不能滿足、爬升率不夠高、武器系統和機載設備相對簡單,於是又投入到對二代噴氣式戰機的研發。在20世紀50、60年代的時候第二代戰機研發成功,但是這裡出現了歐美標準和蘇聯標準。歐美標準上的二代機具備高空高速,即實用升限達到20000米,速度達到兩馬赫,機載武器也不再只是航炮,還能夠攜帶導彈;飛機的氣動布局上由機頭進氣改為了兩側進氣,機頭加裝雷達,機翼變成大後掠或者小展弦比的三角翼 代表機型比如F-4、F-5。此時蘇聯標準上的二代機在外形上和第一代戰機保持部分相似,比如還是機頭進氣,但是機頭裡還有一個尖尖的罩子,還有一根空速管,代表機型比如米格-21等。到歐美標準上的二代機發展快要到末期的時候,蘇聯也出現類似樣子的飛機,機頭進氣改為了兩側進氣,機頭加裝雷達,氣動布局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在蘇聯人眼裡被劃分為了三代機,代表機型比如米格-23、米格-25。

到歐美標準上的第三代時,對戰機的機動性要求非常高,同時還要具備超視距空戰;在氣動布局上變成了鴨翼式布局、無尾翼 、三翼面布局等;進氣道改成兩側進氣或者機腹進氣。主要代表機型為F-16、F-15。這一代飛機的設計指標和要求,在蘇聯標準上劃分成了四代機,主要代表機型蘇-27、米格-29。

最後到歐美標準上的第四代時,美國人提出4S標準,重點突出隱身性能,同時美國也是最早研發出此類型戰機的國家,其代表機型為F-22、F-35,這個時候我國也跟進研發出了殲-20。繼續蘇聯標準的劃分這一型戰機劃入了五代機中,俄羅斯現在裝備的蘇-57就是其代表。

這裡需要糾正一下的是,之前的蘇聯標準現在也被稱為俄制標準,所以俄羅斯人天天喊自己的蘇-57是五代機就是以上的原因。這個時候美國人發現喊自己的F-22、F-35為四代機,在心理上感覺落後了俄羅斯一代,於是美國人也稱自己的F-22、F-35為五代機。我們國內的部分專家也跟進,喊我們的殲-20為五代機。所以殲-20既是四代機也是五代機,只是看你站在歐美標準上還是俄制標準上(蘇聯標準),並沒有誰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軍武控 的精彩文章:

第六批志願軍遺骸剛回國,韓方又有新發現,2000件遺物被挖出
4艘北約軍艦直抵家門口,2艘俄艦沖了過來,岸上導彈已鎖定

TAG:超級軍武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