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在諸葛亮北伐中被打成烏龜,軍事能力真的還不如張郃?

司馬懿在諸葛亮北伐中被打成烏龜,軍事能力真的還不如張郃?


自衛反擊戰

戰略:殲滅魏國隴西守軍,抵禦魏軍入侵

戰術:錯守諸圍、避實就虛

戰果:取得陽溪打捷,成功抵禦魏軍入侵。

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三國志

諸葛亮奪取武都、陰平二郡以後,魏國朝野震動。雖然說武都、陰平二郡人煙稀少,並沒有改變兩國巨大的實力差距,但是國力是蜀漢4倍的魏國丟喪師失地,對於魏國來說是奇恥大辱。於是大將軍曹真上書魏明帝曹睿:「蜀軍連年入寇,應該主動討伐蜀漢,而且如果從多路一起進攻,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原本魏國的戰略是「先吳後蜀」,但是諸葛亮多次侵襲邊境,讓魏明帝忍無可忍,同意了曹真的計劃,魏軍兵分四路:曹真率領10萬大軍從子午谷南下,司馬懿從漢水逆流而上,費曜從斜穀道進軍,郭淮從武威進軍。然而魏軍的先鋒部隊受挫於興勢,漢中防線被魏延打造的固若金湯,加之天降大雨,棧道斷絕,魏軍被迫班師。

郭淮這一路就很悲慘了:諸葛亮派遣魏延率領偏師主動進軍羌中地區,在陽溪大破雍州刺史郭淮,取得陽溪大捷。諸葛亮面臨魏國大軍進攻,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沒有將全部主力聚集漢中進行防守,反而大膽分兵給魏延,避實就虛的攻擊魏軍兵力較少的郭淮部,這一戰致使魏國隴西軍團幾乎全軍覆沒,諸葛亮下一次北伐之時,已經如入無人之境。


第四次北伐

戰略:攻略隴西各郡,尋找機會殲滅魏軍西線主力

戰術:圍點打援、調虎離山、誘敵深入、伏兵計

戰果:割取隴西小麥,迫使郭淮強征羌族糧草,取得北伐以來的最大勝利——鹵城大捷,設伏射殺最後的五子良將張郃。

諸葛亮這一次發動北伐之時,魏國大將軍曹真已經病逝,魏明帝任命司馬懿為雍涼都督,率領大軍抵禦諸葛亮。其實之前隴西守軍被魏延打的幾乎全軍覆沒,郭淮手下剩下的都是殘兵敗將,諸葛亮完全可以直接進攻隴西各郡。但是,諸葛亮並沒有進攻隴西各郡,而是再次向祁山發起進攻,諸葛亮的目的在於圍點打援,吸引魏軍救援祁山,再加以殲滅。

果然不出武侯預料,祁山守將賈詡、魏平向司馬懿求援,司馬懿率軍救援祁山,張郃建議司馬懿分兵,卻被司馬懿以會被諸葛亮各個擊破為理由拒絕。當諸葛亮得知司馬懿大軍向祁山進軍之時,卻率軍向上邽進軍,原來司馬懿在上邽與郭淮匯合以後,得知諸葛亮進攻祁山,率領主力救援祁山,只留下4000人留守上邽,而上邽地區是隴西小麥產地,諸葛亮意在奪取隴西小麥。進攻祁山是諸葛亮的調虎離山之計劃、諸葛亮分兵留攻祁山,親率主力進軍上邽。上邽守軍不過4000人,自然抵擋不住諸葛亮大軍。諸葛亮打敗郭淮以後,乘勝割取了隴西小麥。郭淮最終不得不強征羌族糧草,解決魏軍糧草危機。

司馬懿得知郭淮戰敗,急忙率軍大軍阻擊諸葛亮,和諸葛亮的大軍在漢陽相遇。司馬懿據險防守,兩軍不得交戰,諸葛亮率軍退回,司馬懿一路尾隨諸葛亮到鹵城。張郃勸諫司馬懿道:「諸葛亮遠道而來想要與我軍決戰卻不能達到目的,肯定會認為我軍想要以持久之際取勝。而且祁山方面知道我大軍就在附近,軍心已經穩定下來,我軍可以在這就地駐紮,然後分兵偷襲諸葛亮後方,不應該緊隨諸葛亮卻又不敢進逼,使得民眾失望,現在諸葛亮孤軍深入糧草供應困難,自己也會撤退了。」

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軍食少,亦行去矣。——資治通鑒

但是司馬懿拒絕了張郃的建議。然而魏軍將士終於對司馬懿怯戰的行為忍無可忍,嘲笑司馬懿「畏蜀如虎」,司馬懿被迫出擊諸葛亮,結果被打得丟盔卸甲:

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張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按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首三千,懿還保營。——資治通鑒

諸葛亮一路跑到鹵城,並非害怕司馬懿,實際上是誘敵深入,然而蜀軍糧草不繼,司馬懿又再也不肯迎戰,諸葛亮決定以退為進,率軍撤退,這時候司馬懿不顧張郃勸阻,執意派遣張郃追擊諸葛亮,直接導致張郃身死木門道。

司馬懿三次拒絕了張郃的正確建議,其軍事能力並不比張郃強。

參考文獻:

《三國志》

《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孫策真有可能死於郭嘉之手?他若沒有被刺殺真的有可能一統三國?
官渡之戰,真的能決定北方格局?袁紹到底有沒有機會翻盤?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