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想上班,我還有救嗎?

不想上班,我還有救嗎?

本文轉載自:一本秋刀魚

ID:Yinbenqiudaoyu

生活在日本東京的大學生太郎曾經當過吉他手,他們的樂隊紅過,但很快就過氣了。太郎深知靠搞音樂吃飯太不穩定,希望畢業後能進電視台,謀一份主持人、製作人這樣有保障的工作。

於是,地獄般的求職經歷開始了。

太郎發現,平時在學校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同齡人,到了面試現場卻一律穿上黑色西裝,原來染髮的人也悄悄染回了黑色。為了讓簡歷好看些,有的同學花了9000日元(約540元人民幣)請照相館拍了兩張生活照。甚至有人聽說某電視台只招幾所重點大學的學生,明明已經讀到大三了,竟然放棄學業重新參加高考。

太郎開始還沒當一回事,但屢次面試被拒後不得不做出妥協,剪掉了一頭長髮,向「常識人」靠攏。

《闘う戦士へ愛を込めて》MV,圖片來自:網易雲音樂

日本樂隊南天群星的新曲《闘う戦士へ愛を込めて》MV刻畫了從職場金字塔底部努力往上的上班族們。他們穿著整齊劃一的西裝,表情模糊,隱藏自己的情感,踩著別人往上爬。

要想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先要學會削去自己的個性。否則,就等著淪落到底層吧。

太郎玩樂隊時的夥伴永井,因為沒有學歷,只能去做在街頭舉廣告牌的臨時工,並讓自己心如止水。這個工作不需要任何技術,拿的是日本法定最低工資每小時800日元(約合人民幣48元)。

這群年輕人來自芥川獎作家羽田圭介早年寫的小說《鄙人是》。世道艱難,求職青年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不過,再怎麼卑微,能找到體面的工作,在社會上生存下來已經成功。還有很多人連自食其力都做不到。

據日本內閣府今年新公布的《兒童·年輕人白皮書》調查報告,推測2017年度日本年輕一代的「家裡蹲」人士總數約有71萬。

本次調查報告中的「家裡蹲」是指年齡在15~39歲,無業(或不肯上學)且不出家門的人。狹義的「家裡蹲」是指那些幾乎從不走出自己房間的人。廣義的「家裡蹲」則會偶爾去一下附近便利店,以及只為了自己的愛好而非工作等社會性目的出門。報告界定因疾病、懷孕等原因在家休養者和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不屬於「家裡蹲」,家庭主婦/主夫也不屬於「家裡蹲」。

2017年,日本15~39歲的無業人數約為71萬,占這個年齡段人口的2.1%。圖片來自:日本內閣府網站

事實上,日本已經過了「就業冰河期」,反而是企業大量缺乏人手,近5年來約有300萬勞動力空缺。所以,並不是社會沒有提供工作,而是「家裡蹲」一族根本沒有出去工作的意願。

當今日本年輕人的精神面貌與40年前日本高速發展時期的前輩們相比,可謂雲壤之別。

還記得那個奇蹟時代嗎

1952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僅為英國或法國的三分之一。

到了七十年代後半,已經增長到相當於英法兩國的總和,約為美國生產總值的一半。日本的鋼鐵產量幾乎與美國並駕齊驅,而且鋼鐵工廠效率更高、更現代化。1977年日本出口汽車450萬部,其中200萬部銷往美國。只用了三十多年,日本就擺脫了靠低工資進行廉價競爭,一躍成為擁有最新技術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先進國家。

日本不僅在鋼鐵、汽車這類基礎行業上掌握技術優勢,還有心挑戰各個鄰域的世界強國。

比如發源於美國的摩托車行業,日本背景的摩托車公司進入美國市場後,先是擠掉了英國競爭者,隨後不斷吞併本地企業,最後搞到美國本土僅剩哈雷·戴維森一家美國公司維持著臉面。

又比如原先由德國稱霸的相機與鏡頭行業,日本尼康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鏡頭製造商,還有佳能、松下、奧林巴斯、索尼等多家公司緊隨其後,佔據了大部分民用市場份額。就算是在以瑞士為中心的鐘錶行業,說到想買一塊走時精確的靠譜手錶,有很多人會建議「不妨看看日本貨」。

日本甚至把觸角伸進了並沒有太高GDP含量的蘇格蘭威士忌產業,在日本國內建造酒廠,釀出足以贏得英國人稱讚的威士忌。

威士忌製品「HighBall」的製作方法,圖片來自:三得利官網

享用威士忌已成為日本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用威士忌為基酒製作的「High Ball」成為日本人夏季的基本款酒精飲料,人氣僅次於啤酒。2017年夏季日本國內威士忌製品的銷量為1億4600萬升。

上圖是「High Ball」的製作方法:

一、擠檸檬;

二、放大量冰塊;

三、以1:4的比例注入威士忌和強碳酸蘇打水;

四、用調酒棒稍加攪拌。

在這個世界上,「第二名」從來都不如「第一名」那樣光彩奪目。但是,如果在每個領域都能做到「第二名」,這就很可怕了。

如果僅從提升GDP的角度來看,上述努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只要賺到足夠的錢,就可以騎美國摩托、用德國相機、戴瑞士手錶、喝蘇格蘭威士忌,享受世界上最好的產品。

但日本偏偏不肯滿足於只做一個消費者,它要求自己成為更厲害的創造者。

那真是一個激情與創造的時代。

那個時代的日本人,不僅有著通過工作為自己創造更好生活的小夢想,更有著努力讓日本成為世界一流國家的大夢想。日本創造的這些奇蹟讓美國也驚嘆不已,甚至出現了「向日本學什麼」的思考。美國東亞研究專家傅高義撰寫的《日本第一》於1979年出版,很快成為西方學者研究日本社會的暢銷書。

要麼妥協,要麼逃避?

然而,日本隨後卻走上了房地產和債券投機的歧路。

一億國民揮汗苦幹換來的大好形勢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戛然而止,此後日本經濟陷入長期的低增長。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精神氣質自然與上一代人大為不同。那種意氣風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困惑、疲憊和說不清的憤怒。

社會上一直批評年輕人沒有幹勁,怕吃苦。但多數年輕人並不是懶,也並非沒有上進心。問題是公司只能提供單一的崗位,且過度追求效率,員工只是實現效率的工具。由於勞動力短缺,公司就會召用臨時勞動工,付給他們更少的報酬。臨時工在不需要的時候就可以辭退,對公司來說少了負擔,但對個人勞動者來說就更沒有保障了。

高速發展時期,員工固然也是為公司賣命,但個人能力能發揮,國家發展可期待,人的精神狀態是積極向上的。而現在,勞動帶來不是尊嚴和充實,而是對人的價值的踐踏。這種狀況下,年輕人的失望和憤怒就可想而知了。「家裡蹲」一族中,有很多是因為求職受挫而轉向逃避現實的。

「如果說工作給人帶來的是羞辱而不是尊嚴,人為什麼還要拚命去工作呢?為了錢嗎?好吧,我對錢沒有要求,只要過最低水平的生活就好了。這樣總可以了吧?」

不管怎麼說,能有71萬「家裡蹲」賴在家裡不工作,還是託了日本社會普遍富裕的福。正是上一代人的勞動保護了他們至少有飯吃,有地方住,可以任性地不為了糊口而出賣靈魂。

只是,對「家裡蹲」來說,真是「這樣就可以」了嗎?

日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刻畫了一個資深「家裡蹲」的形象。長谷川博己飾演的男主角谷口35歲,愛好文學和哲學。

這樣的人絕非沒有才能,卻因為無法忍受職場的虛偽和庸俗,選擇成為一名「高級遊民」。他用叔本華的話為自己辯護,宣稱「自己的孤獨正是因為靈魂卓越」。但是當朋友揭露他「眼高手低,害怕挫折,不敢面對自己連個普通人程度都做不好的現實」時,谷口還是不免黯然神傷。

《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中男主角的房間。圖片來自:Bilibili

谷口坐在他堆滿書的房間里,儼然一位大文豪。這些書是他自尊心的根基,是他抵抗挫敗感的救命稻草。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家裡蹲」是讀了很多書或是在某些方面知之甚多的人。有的人房間里堆滿了書,有的堆滿了遊戲卡帶或是衣服。這些完全超過必要且沒有用途的知識和物品,正是「家裡蹲」內心慾望的寫照。

他們用另一方面的「過度」來掩飾自己的社會性失敗,欲蓋彌彰地保護著自尊心。

某種意義上來說,「家裡蹲」對資本主義巨型機器的反抗不無道理,但付出的代價卻是自己的人生。在社會的認知里,他們是無能的人,不會有人來傾聽他們的聲音。這種虛弱至極的反抗方式非但無效,反而淪為笑柄。

誰不想得到尊重呢?誰不想得到認可呢?誰不想在這隻活一次的人生中儘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呢?

工作,只有工作才能讓人立足

2003年,作家村上龍為日本的中學生編寫了一本名叫《工作大未來:13歲開始面向世界》的職業百科全書,收錄了514種職業的介紹。

2010年本書修訂再版,又追加了89種職業。編寫這本書的主旨是讓年輕人從中學階段就開始了解社會上有哪些職業,摸索將來的就業方向。

「為了生存,賺錢是很重要的。對社會地位、名望這種東西有慾望,對人類來說也是很自然的。等到上了年紀,身體變弱了,卻沒有充分可支配的金錢,也得不到周圍人的尊敬,在被人輕視中過日子,那真是非常痛苦的。而要獲得金錢、地位和名望,最有效的方法是從事『適合的職業』。」

村上龍從每個人都渴望的金錢地位入手,看似是要講「成功學」,接下來卻話鋒一轉,讓那些沉浸在虛浮中的年輕人好好看清現實。

中學生就該知道找工作是多麼嚴酷了,面對現實吧。浜野由佳繪圖。圖片來自:「13歲開始的Hello Work」官網

大多數學生對社會是懵懂的,問起將來想做什麼工作,多數人只會回答大家看得到的「足球運動員」、「科學家」,或是身邊能看到的「老師」、「開蛋糕店」這樣的工作。

真實的社會中有哪些工作?它們具體是做什麼的?

這種事情如果不先搞清楚,就會出現明明是喜歡創意才進了廣告公司,結果每天都在與客戶搏鬥的情景。

實際上,廣告業界包含多個職業,有負責銷售的,負責媒體關係的,負責市場推廣的,還有負責內容製作的。這些對業內人士來說不言自明的事情,對中學生則完全是大新聞。看見「職業地圖」的全景,選擇職業就有了靈活性。

在現實的擇業中,大家都要考慮賺錢的問題。經常有人為了多賺一點工資不得不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在焦慮和怨恨中煎熬。一名喜歡畫畫的少年想做個畫家,可能難以糊口。但看了「職業地圖」,他發現喜歡畫畫可以選擇商業插畫師,在廣告公司做設計,或做影視舞台美術,這些職業都可以賺錢,那麼他就不用硬著頭皮去做保險業務員。

《工作大未來》不僅講解了需要讀了大學出來才能做的白領工作,還以同等的態度介紹了藍領工作。

喜歡動物的孩子不妨了解一下動物園飼養員一天到晚都在做什麼,

喜歡玩火的孩子可以看看煙花設計師的工作方式,

喜歡擺弄機械的孩子也可以考慮一下鐘錶修理。

如果能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賺到錢,又何須介意領子的顏色呢?

村上龍說,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努力,都少不了學習和訓練。但是,如果從事的是適合的職業,那麼這些努力的過程就不會那麼痛苦。從事適合的職業,比不適合的職業更容易得到充實感,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在好奇心最強的少年時代,儘早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和技術,儘早看清職業方向,對今後的發展無疑是有利的。

《工作大未來》已經重印了40次,總銷量超過150萬冊,有8000所以上的中小學採購了這本書。

2012年「13歲開始面向世界」的官方網站建成,學生們不僅能在這裡看到書中的內容,還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有6000名活躍在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會為他們解答。

對一個人來說,從事適合自己的工作,充分發揮能力,實現個人價值並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感。能夠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價值,才是工作對人的意義。

公司能夠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自由嗎?

大部分人的職業生涯是與自己所在的公司緊緊捆綁在一起的。

公司經營者固然希望員工們能服從管理、完成績效,但只要稍有思考力,就會理解若要讓人「好好地」工作,就必須調動大家自主工作的意願。為此,公司就要為員工營造「便於安心工作」的環境。這一點,實為人事管理的內核。

1965年,24歲的橫井軍平進入京都一家撲克牌製造廠工作。因為學的專業是電子工程,公司給他安排了一個頗有「科技含量」的崗位:流水線的維修保養。

由於太無聊了,橫井就利用工作時間做了一個帶彈簧的伸縮手來玩。某天,橫井正在跟同事得瑟自己的小發明時,不幸被社長看到了。橫井以為這下要挨罵了,沒想到社長說:「把這個東西做成商品吧!」

經過改造的彈簧玩具「超級怪手」在1966年的聖誕季賣出了近140萬個。社長宣布:本公司從此就專門做玩具吧!這就是日本電子遊戲業巨頭任天堂開創輝煌歷史的第一步。

1966年任天堂「超級怪手」廣告圖。橫井軍平發明的小玩具改變了一家公司和未來的遊戲界。圖片來自:Pinterest

開小差的橫井得到重用後,為任天堂開發了多款玩具。他在1989年開發的掌上遊戲機GAMEBOY在全世界累計銷售了2億台。除了研發,橫井在人才管理方面也相當有眼光,他一手提拔了後來任天堂的超級明星、「超級馬里奧之父」宮本茂。

「超級馬里奧」系列是世界遊戲史上最暢銷的作品,由於作品的空前成功,宮本茂也成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遊戲製作人。宮本多次收到其他遊戲公司高薪「挖角」的邀請,但他堅持留在任天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裡可以自由調動很大一筆研發經費。而在其他公司,若要申請經費就必須花很多精力打報告、應付行政方面的瑣事。那樣的話,從事創造性工作的熱情和樂趣必然大大削減。就算是宮本這種優秀人才,恐怕也能難做出多少成就。

體制這種東西,雖說一開始是為了管理方便弄出來的,到頭來卻變成限制和束縛人的鎖鏈。

任天堂深知疲於應付瑣事是對天才的損耗,便從公司體制上為大家提供了便利。看來,任天堂的高層管理相當懂得創造性人才的工作特點。與在工作中可以自由調動經費的權力相比,個人薪酬少一點算不了什麼。優秀的員工馬上能理解其中的利弊:能夠自由發揮才能的,才是最大的充實。宮本茂說:「在任天堂工作就是為人們提供快樂,同時也讓自己快樂地工作。」

穿著黃襪子宮本茂坐在辦公桌前,用左手畫著什麼。圖片來自:A.C.G少年

1989年,宮本茂當時37歲,前一年剛剛完成了《超級馬里奧兄弟3》。這款遊戲後來成為史上銷量最好的的馬里奧系列遊戲。

有意思的是,作為一家創立129年的「百年老鋪」,任天堂竟然沒有什麼「社訓」,也沒有「企業理念」。任天堂歷代社長都非常反感「口號」一類的東西。娛樂業就是要帶給大家新鮮、刺激,想人所未曾想,做人所未曾做。要是必須按照前人的思想行事,怎麼可能做出獨創性的成績?一面要求創新,一面又要大家背誦「社訓」並規規矩矩地照做,這不是很可笑嗎?

不過,對於更多並非天才的員工來說,大家期望的首先是一個公平合理、能夠安心工作的公司。

比如,女性是否能在職場得到公平的發展機會?有不少人仍堅持認為,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不如男性是因其自身原因,比如怕吃苦、圖輕鬆、心思不在工作上等等,女性要求平等也被認為是「投機取巧」。愛抬杠的人甚至會說:「在建築工地搬磚的,怎麼不講男女平等了?」不得不說,這句話有一部分是對的。因為在建築工地搬磚,確實可以男女平等。

16年日本最賣座電影《你的名字》的導演新海誠,以用動畫模擬現實場景而聞名。

17年5月,新海誠為建築公司大成建築拍攝企業廣告宣傳片,介紹了這家企業在土耳其、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地開展的基建工程。片子結尾的文案是 「你的工作,將會留在地圖上」,把個人奮鬥直接與人類文明掛鉤,極大地升華了工作的意義。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個系列片用了和男性同樣長的篇幅和來表現女性建築從業者。

大成建築企業廣告宣傳片

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女生在日本被稱為「土木女」,如名稱一樣給人灰頭土臉、缺乏女性魅力的印象。但在新海誠的這則廣告為「土木女」的形象賦予了開拓、勤勉、堅實可靠的品質,令其熠熠閃光。

在大家的印象中,建築業可謂是「男性的行業」。在這個行業工作的女性不僅人數很少,而且頂多也是坐坐辦公室的行政管理人員。

不過,可不要以為這部廣告片只是為了畫面好看或「政治正確」才採用了女性主角。事實上,活躍在工地第一線的女性並不少見。早在2015年,日本建築行業就有女性擔任海外項目的負責人。

大西陽子,現年45歲,土木工程系出身,畢業後進入建築公司大林組,一直從事工地現場管理。

大西與丈夫之間育有一子。丈夫(從事其他工作)調任到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後,為了確保一家人能在一起生活,大西向公司申請去雅加達的分公司工作。她在當地參與的項目是連接首都機場的高架橋工程。三年後,由於工作表現優異,大西升任雅加達地區「工事所長」,負責管理和指導工地現場70多人開展工作。

此外,大西還就如何處理日本人子女在印度尼西亞的安全和教育問題發表過論文,分享在海外帶孩子的經驗。

大西的例子也好,新海誠廣告片中的女主角也好,都傳達了日本建築行業用人唯才、鼓勵女員工發揮才幹的新傾向。只要有志於從事建築業,就無需介意性別,公司會幫助員工消除後顧之憂,讓大家安心且積極地工作。另外,日本建築行業有先進的機械技術和細緻的現場管理,工地的環境並沒有那麼艱苦,女性完全沒有必要望而卻步。

如果體制給人帶來的是保障,那麼多數員工也就能夠安心去工作。但是,如果面對的工作十分枯燥,要如何才能煥發熱情呢?比方說,編詞典這種工作。

小說《編舟記》中,年輕的女編輯岸邊從時尚雜誌部門被調到辭典編輯部,簡直嚇了一跳。辭典編輯部僅有一名編輯,帶著三名編外人員,耗費費十五年,編出一本兩千九百多頁的辭典。在和大家的朝夕相處中,岸邊漸漸理解了編辭典這項工作的意義。

就像在宇宙之初,生命之前,世界包裹在一片廣袤的大海中一樣,人的內部也有一片混沌之海,我們的情感、知識和意識都沉浮其中。

當我們有了辭彙,萬物才變成可以言說的樣子,我們才能說出什麼是「愛」,什麼是「心」。

辭彙是創造萬物的工具,從模糊的感受提煉出清晰的語言,才能完成知識的精進和傳承。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自己的工作時,編辭典就不是一項枯燥的工作,而是在編織橫渡混沌大海的小舟。

《深夜食堂》的「老闆」小林薰在電影《編舟記》中飾演玄武社的老編輯荒木。

因為在不起眼的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與世界連接的意義,人們才能夠舒展才華,在傾情工作中得到自由。

要是還不行的話,只有靠自己了

老實說,「家裡蹲」也不是那麼可恥的事。就連村上春樹,在沒出名的時候也做過「家裡蹲」。據說他當時窮得家裡連電視、收音機、冰箱都是沒有,只好享受「Simple Life」。

在公司體制里生存需要一定的適應能力,但也並不是說適應社會就是唯一重要的能力,確實有一些人更適合單幹。只不過,要想證明自己有單幹的實力,恐怕要經歷更多的磨練。那些後來在行業里被人仰望的人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漫畫《深夜食堂》作者的安倍夜郎,直到40歲都在做廣告片導演的工作。拍廣告片雖然能夠發揮創造力,但商業世界的規則是跟著錢走,甲方的要求變來變去,最初的創意到最後都變成了隨大流的風格。

安倍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漫畫,儘管屢戰屢敗,始終堅持向漫畫雜誌投稿。終於在2004年的時候,安倍得到了知名出版社小學館的漫畫新人獎:「啊,這樣就能辭職了!」

沒想到辭職以後過了兩年,安倍一篇新作品也沒能發表。好在他還有一些積蓄,省吃儉用的話大概可以撐個五六年,所以也不怎麼焦慮。直到2006年11月《深夜食堂》登場,這位「家裡蹲」大叔才迎來絕地反轉。

《深夜食堂》漫畫第一卷第一頁。「深夜食堂?會有客人來嗎?」「客人來的可不少哦。」老闆說。

紀實作家澤木耕太郎說過,若要在工作上得到自由,必須先忍受若干的不自由,比如金錢方面。然後不要什麼都去嘗試,要懂得保存自我,才能堅持自己的方向。

年輕人何不咬緊牙關堅持三年,完成一件足以拿來作為自己名片的工作,接下來就能開拓自由工作之路了。這種時候,「家裡蹲」反倒成為一種優勢了。

試想一下,如果在大公司里,每季度看一次財報,要是你的企劃在一定期限內賺不了錢,肯定要被撤銷。只有個人才可能不惜工本做好一件小事。長期來看,這種不惜工本其實在經濟上也是合理的。

除了搞創作,個人創業也是一條路子。

不過,自己創辦一家小公司,人力、物力、財力都和大企業相去甚遠,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活路,太難了吧!小公司能有立足的空間嗎?

2015年,在日本東京神保町開出了一家「未來食堂」。這家店只有12個座位,每天只賣一種套餐,售價900日元(約合人民幣54元)。未來食堂開業以來,月營業額都在110萬日元(約合66000人民幣)以上,始終保持盈利,而且成本僅佔25%左右。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飲食店,尤其是對一家個人經營的小店來說,這個成績讓業內行家也大吃一驚。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未來食堂每天提供不同的菜單,但菜單上只有一種套餐。由於只做一種套餐,客人入座後1分鐘之內就能吃上飯,午餐時段最多可以翻台10次。晚餐時間,客人可以從老闆提供的食材里任選兩種,按自己喜歡的口味做個定製小菜,收400日元(約合人民幣24元),這樣正好可以把前一天多嗟氖巢南耗掉。

未來食堂歡迎打工,在這裡工作50分鐘,就可以得到一張工作餐餐券,免費吃一個套餐。到未來食堂幫工的,每年約有450人。除了享用工作餐,還有很多人是為了學習這種商業模式而來的。因此,除了老闆本人,店裡不需要付工資,人力成本為零。

這套獨特的經營手段是33歲的老闆小林世界設計出來的。小林原先的專業是數學系,做過IT工程師,後來才進入餐飲業。

未來食堂店內,老闆小林正在接待客人。圖片來自:未來食堂官網

未來食堂店內的客用座椅是懷舊風格,且每把都不同。客人身後的牆上設有圖書角,每半個月換一批書,主題是「你不知道的世界很有趣」。

小林說,何不換一種思維,不去迎合顧客的習慣,而是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讓顧客一看,「原來還有這種食堂」,不是也挺好嗎?個人的精力有限,想要把事業經營好,就要以自己的精力能負擔的範圍為上限。

小林的創業心得是「只做重要的事情」。她每天大約做70份套餐,其他時間用來接受媒體採訪、寫書和研究菜譜,周日休息,並沒有傳說中的創業精英那麼忙。

此外,小林還會在未來食堂的官網上定期公布銷售額和商業企劃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未來食堂的商業模式改變了追求規模化經營的陳舊思維,從提升單位成本收益出發,做到了效益最高化。而能夠支撐未來食堂運轉的群眾基礎,正是時代風向的轉變。崇尚節儉、樂於協作、追求恰到好處的價值觀已經在年輕人中發芽了。在這個價值層面上,大公司還來不及轉向,就恰好給小公司提供了機會。

未來食堂出人意料的成功,或許就是來自未來的認可?

除了像餐飲業這樣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行業,也可以把目光放到更遠的地方。比如,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去開發宇宙空間呢?先別急著說「不可能」,因為還真有人這麼做了。

日本北海道下面有一個叫赤平的地方,經濟很不景氣,人口僅有1.4萬。但是這裡卻有一家研發宇宙航天科技的公司——植松電機。

植松電機正在研製的小型火箭採用聚乙烯材料,非常安全。普通火箭之所以危險,是因為使用的是液體燃料。如果機身破損,液體燃料溢出,就會燃燒並引發大爆炸。但聚乙烯是固體材料,且不易燃燒,就大大降低了爆炸的可能性。聚乙烯材料還不含氯元素,不會釋放有毒氣體。

所以,鎮上的居民可以在10米遠的距離觀看火箭發射。

植松電機現有員工20人,是一家標準的街道工廠。之所以搞宇宙開發,完全是社長植松努的個人理想。植松在2000年創辦了這家公司,2004年開始宇宙開發項目,2006年他們製造的人造衛星就飛上了太空。

其實,植松電機的宇宙開發目前完全沒有賺錢。支持公司運轉的是他們的另一項業務:製造廢品回收機械上的特種磁鐵。植松電機最早的業務是修理馬達,後來行業不景氣,就轉向做環保回收方面的機械產品。

為了調查市場需求,社長和他的父親親自去垃圾分揀現場勞動,發現如果在目前使用的機械上安裝磁鐵,會使分揀效率大大提高。就這樣,他們開發出了特種磁鐵。

由於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對手,植松電機通過這項業務獲得了很高的回報。不過,植松電機並沒有因此就拚命投入工作。他們的經營理念是降低降低公司的運轉率,縮短勞動時間,先賺到生活必需的錢,再用空閑下來的時間做對未來有意義的事。

有了自由的資金和時間,終於可以啟動宇宙開發了。

植松社長在演講中坦然回憶火箭發射失敗落荒而逃的經歷。圖片來自:TED札幌

植松電機建成了世界上第三座無重力實驗塔。無重力實驗設施的建造費用很高,所以通常對外租借費用也不菲,但植松電機的實驗場地完全免費。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來這裡做實驗,連NASA的專家也會來拜訪。

通過這種交流方式,公司的年輕人積累了很多太空實驗的技能。植松電機儘管沒有在這個項目里賺錢,卻得到了用錢也買不到的知識和經驗。

植松電機全體員工抱著他們生產的小型火箭,在北海道的白雪中合影。圖片來自:植松電機官網

植松努說,其實能做成這些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就像再好的汽車、再高級的衣服,都是人造出來的,所以只要肯踏實鑽研製造方法,誰都可以做出想要的東西。以往我們認為製造火箭或人造衛星需要最尖端的材料,而現在這些材料可以很容易通過網路買到。去學習事物的構造和原理,弄懂它是怎麼做出來的,那麼在日本北海道的鄉下也可以造火箭。

所以,就算是一家街道工廠,也能以獲得宇宙的認可為目標。

做與不做都很艱辛,那還是去做吧

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走出自己的道路的人,都經歷過不凡的風景,也最好有獨自戰鬥的覺悟。

漫畫家荻尾望都出生於1949年,是日本少女漫畫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擅長表現人物細膩複雜的情感,有很高的文學性,被業界成為「少女漫畫之神」。

荻尾出生在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家庭,父母一直認為畫漫畫這種事不務正業,勸她找一份正經工作。直到2010年,荻尾的母親看了一部講述老一輩漫畫家水木茂生平的電視劇,這才知道女兒畫漫畫也是在辛勤工作的。

於是,荻尾在年過六十的時候才得到了母親的一句道歉。

荻尾望都在紀錄片《漫勉》中笑談這段經歷。圖片來自:Bilibili

《漫勉》是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策劃的系列紀錄片,每期採訪一名著名漫畫家。這套片子最大的價值是首次完整記錄了每位漫畫大師繪畫的全過程,為漫畫愛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學習資料。

如果通往自由的路上只有鮮花,那麼自由這種東西也不會這麼可貴了。無論此刻腳下是荊棘還是泥淖,只有把這條路走到底,才能回過頭來對這些東西付之一笑。

不想上班的你,是否心裡也在呼喊:「教練,我想好好工作!」

· 本文書單 ·

1、《樂業》,川村元氣,文藝春秋,2014年中譯本由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2、《任天堂哲學》,井上理,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09年中譯本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3、《編舟記》,三浦紫苑,光文社,2011年中譯本由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4、《工作大未來》,村上龍,幻冬舍,2003年中譯本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5、《啊!這樣就能辭職了》,安倍夜郎,實業之日本社,2016年中譯本由新經典/新星出版社出版

6、《通往太空的街道工廠》,植松努,Discover 21,2009年中譯本由日研智庫/海洋出版社出版

7、《鄙人是》,羽田圭介,講談社,2011年中譯本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8、《日本第一》,傅高義,哈佛大學出版社,1979年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9、《日本不思議》,鴻上尚史 ,講談社,2015年中譯本由颶風社/新星出版社出版

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文化課

- 完 -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微軟(日本)試行「一周三休」 ,8月份每周五帶薪休假
最近爆紅的東京大學入學演講,揭露了遲遲不散的「厭女」幽靈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