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內部人員盜走博物館「金龍」,被熔為首飾後,損失不低於800萬

內部人員盜走博物館「金龍」,被熔為首飾後,損失不低於800萬

不少人都知道「盜墓」,也都對盜墓者非常的厭惡,因為這些從事違法活動之人不僅破壞歷史遺迹、古墓還將盜掘出來的文物販賣到海外,造成國有財產、歷史文物的流失,可以說是民族的敗類。不過,並非只有盜墓者會盜掘文物,有的盜賊將主意打到了博物館中的文物。

在上個世紀後期,我國各大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都比較豐富,但因為科技落後的原因,在文物的安保上還存在著很大的欠缺;因此有不少博物館中的文物都遭受到了盜掘。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湖南省博物館被盜一案,當時作案的是一個名為「許反帝」的青年,將博物館中包括素紗襌衣在內的十數件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國寶級文物盜走。除此之外,有的博物館文物被盜還是「監守自盜」。

一般來說,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是與歷史、文物工作相關的,可以說這些人就是文物的保護者,但是在20多年前,我國某個博物館卻發生了工作人員盜取文物的事件。這個事件得以被世人知曉是因為馬未都在脫口秀《都嘟》第39期中透露的,被盜的是一件極為珍貴的遼代金龍,屬於一級文物。至於到底是怎麼被盜的,被盜之後,這件文物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20多年前,某博物館人員在清點文物時,發現一玻璃櫃中的一件遼代金龍消失了,博物館懷疑是遭人盜取後立即報警。因為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不到位,沒有攝像頭等可查詢線索,導致這件被盜金龍案件一直無法破解。不過博物館人員和警方並沒有就此結案,而是一直追查下去。直到8個月後,警方突然轉換想法,認為「既然金龍是國家文物,被盜後除了會出現在地下文物市場,會不會被熔為了黃金或者黃金首飾呢」。

在這想法的驅使下,工作人員將當地的金店以及打造首飾的店鋪都詢問了個遍,最終發現了一條極為重要的線索,有金匠說「前不久有人將一件陳舊破損的金首飾讓我給他做成金鎦子,當時我還納悶了,一般都是拿著金子來做成首飾的,怎麼會有人反過來做呢」。經過調查,金匠所說的這件「破舊首飾」其實就是博物館被盜的金龍,只不過這金龍被砍成了幾截,而盜取文物之人便是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但遼代金龍被盜這個案件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文物還沒有追回來。根據盜取文物之人交代「遼大金龍有一部分被自己鑄成了金子,還有一部分被丟在了護城河,至於自己為何這麼做,是因為事情已經過去了8個月,以為警方早已放鬆了警惕,但後來知道追查到金店後,慌張之下就將剩下的文物丟在河中」。這結局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工作人員居然監守自盜盜取博物館中的文物,而這麼一鬧,博物館損失不低於800萬。因為文物的價值在於歷史、藝術價值,這條珍貴的金龍被熔為首飾後,這價值就沒有了,剩下的只有黃金的市場價值。

其實,在我國的博物館中有著不少的金龍,這些金龍大多數都是漢唐時期,不過當時的龍與今天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唐代時期的龍可以參考西安何家村遺址出土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赤金走龍」,當時的「龍」基本都是「走獸」,至於當時的「龍」文物的用途,基本都是一些帝王家族的擺件或者是用於祭祀的法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物學長 的精彩文章:

三峽挖出10米遠古「巨龍」,距今超8000年,龍是真實存在的
「噴火」古墓現神秘文物,出現5分鐘便消失,僅留下一張模糊照片

TAG:文物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