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俞大猷的隊伍來了!圖解《倭寇圖卷》里的明朝南軍武器裝備

俞大猷的隊伍來了!圖解《倭寇圖卷》里的明朝南軍武器裝備

現在研究明軍的歷史形象,對於北軍系統,有《出警入蹕圖》還有《平番得勝圖》等等古畫,而關於南軍,比較好的研究素材則是著名的《倭寇圖卷》了。一般認為《倭寇圖卷》作者是明朝大畫家仇英,該畫反應的是倭寇登陸後燒殺搶掠和明朝軍隊抗倭事迹。

雖然倭寇作為困擾明朝的一邊禍患,但是如冷兵器研究所《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一文所介紹,早在元朝時倭寇就已經存在,最開始掠奪朝鮮半島,然後蔓延到中國東部沿海。

倭寇圖卷局部

自從明朝洪武年間強化沿海防衛以及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中日兩國實行「勘合貿易」,所以倭患不嚴重。但是到了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一些中國海商或者說海盜集團與倭寇合流,外加當時明朝軍隊因為腐化,導致軍隊戰鬥力嚴重下降。這期間倭患極為嚴重。甚至發生過松江府遭到搶劫,五十個暴走族闖南京的事。《倭寇圖卷》的背景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期間明軍湧現了像俞大猷、戚繼光等抗倭名將。

那麼我們從該畫中都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倭寇圖卷》的畫面上有一隻倭船,上面豎立著一面寫著「日本弘治四年」字樣的幡旗。日本弘治四年為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根據記載,當年春季,倭寇重新糾集力量(時稱「新倭」),進犯浙江溫州、台州諸府,其中樂清、臨海、象山等地受害最為嚴重。至同年四月初四日,倭寇從浙江溫、台等府竄入福建福州、興化、泉州等地燒殺搶掠而去。

明軍乘小船與倭寇作戰

四月十九日,新倭攻陷福清縣(《福清縣誌》記載,「縣向無城,明嘉靖間始創」,說明當地沒城牆。),抓走知縣葉宗文,劫庫獄,殺害男女一千餘人,焚毀官民廨舍無數。十一月十三日,盤據在浙江柯梅(今浙江舟山島北部)的倭寇出海,明軍總督俞大猷自沈家門(舟山島普陀)率領水軍截擊,擊沉倭寇糧船,並有斬獲。倭寇見勢不利,遂揚帆南去。所以這幅畫很可能記錄的是這件事。

帶蠍子尾的南軍士兵

從畫面來看,明軍的戰鬥配置主力還是長槍,在一些文獻記錄中,這種長槍長度在一丈五尺,約合5米左右。畫作還反映,不只是在陸上,在水上明軍與倭寇也是乘坐小船長槍對刺。除了長槍以外,為了防止出現長槍手被近身,以及長槍被倭寇所攜帶的野太刀斬斷等情況,還有劍盾和刀盾兵。畫中連劍盾兵的佩劍所帶的配重都畫了出來。

劍盾與刀盾兵

畫卷中,長槍手後面是扛著斬馬刀的士兵。這種長桿斬馬刀的作用是與長槍相互配合,強化軍隊的近戰能力。此外,明軍的近戰武器還有蠍子尾。冷兵器研究所的《砍殺無甲倭寇時的場面無比血腥!明軍步戰利器蠍子尾鑒賞》一文中,提到過蠍子尾,這種武器在戰場上可以勾住敵人的身體,以此來對敵人進行殺傷或俘虜。

扛著斬馬刀的明軍士兵

除此之外,還有使用雙刀的士兵。該刀的形制屬於寬刀,和北軍普遍的那種刀身細的佩刀有差別。因為在船上的緣故,這名士兵頭上只是戴了腦包,身上穿著疑似的棉甲或者布甲,他後面的弓箭手也不過穿著戰襖。從圖中可以發現,南軍當時除了騎兵披帶鐵扎甲外,步兵普遍只有一個腦包,身上穿著布面甲或者布衣為主。這可能和當時財力以及作戰環境有關。

蠍子尾

斬馬刀

除了士兵裝備外,該畫的旗幟也很有參考意義。與影視劇中古代軍隊的旗子經常是一塊布上面綉著一個漢字、國號,或者將領官員姓氏不同,圖卷里的旗幟有各種圖案與符號。比如畫作里長槍兵前面的軍旗就非常華麗。

騎兵

參考資料

《倭寇圖卷》研究的現狀 須田牧子、黃榮光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解讀明人《抗倭圖卷》兼談與《倭寇圖卷》的關係 朱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倭寇圖卷》再考,須田牧子、彭浩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都說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場」,那你知道「帝國的產房」在哪嗎?
打個「八百媳婦國」都損兵折將,元帝國的武力其實全靠漢人支撐?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