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文徵明《滕王閣序》用筆清爽勁利,悟得不同書家筆法和結體特點

文徵明《滕王閣序》用筆清爽勁利,悟得不同書家筆法和結體特點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聊聊文徵明。

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世,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長州人。據說徵明少時並不聰敏,考生員時曾因字寫得不好,被考官把捲紙扔了。他便篤志發憤苦學書法。生員們在郡學中或飲酒閑聊,或品茗對弈,唯獨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他的創作態度極為嚴肅認真,即使隨手書寫的信札,也一絲不苟,「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一生精勤作書,嚴謹治學,直至九旬高齡仍奮筆不息。文徵明從吳寬學文學,從李應楨學書法,從沈周學畫。吳寬曾官侍讀學士,後進禮部尚書,不僅詩文有典則,而且「書翰之妙,識者以為不減蘇軾」。李應楨曾以善書授中書舍人。沈周乃明代畫壇巨匠,筆墨豪放,渾淪厚重,獨具一格,而且書法得黃山谷遒勁奇崛之勢。文徵明得此三位名師指導,加上自己一生的勤奮,在詩文書畫等多方面取得顯著的成就,也就不足為怪了。

文徵明是備精諸體的書家,篆書得陽冰門風,隸書師法鍾繇。而成就最大的是小楷和行草。其小楷脫胎於鍾繇、王羲之,筆勢輕靈飛動,如金聲玉潤,點畫精整勁健。結構疏密勻稱,「如八面觀音,色相俱足」。體勢清麗古雅,婀娜多姿,娟秀可愛,頗有著魏晉人楷書虛和舒徐的氣息。徵明晚年八十多歲高齡時,仍能伏案揮毫作小楷《後赤壁賦》,足見文翁年老而筆力未衰。據說,他年近九十歲時,還為人書寫墓志銘。文徵明在藝術上活到老學到老,永不停息的進取精神,至今被書家們稱道。

書法史上,自魏晉以來小楷名家不多,文徵明當為翹楚。他的傳世作品多為行草,藝術師承上出於羲之、智永等王氏一門風範,並從宋、元諸家中擷取精華,自成一格。除大量的詩札外,代表作品還有《滕王閣序》、《離騷》、《赤壁賦》、《漁父辭》等。《滕王閣序》書寫的是初唐文學家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的全文。此卷行草渾然成篇。用筆清爽勁利,圓熟流暢,提按頓挫明晰,使轉靈活利落,淋漓痛快而富有韻律感,很有《聖教序》的意味。有些字的用筆和結體又有趙孟俯的影子。點畫間一派瀟洒秀逸的風姿,又不失古澹閑雅的韻味,稱之為韻法兩勝,當不為過。

文徵明的行草大都書於尺牘文稿之上,字體屬中、小字一類。他的大字行書則專門師法黃山谷,深得昂藏郁拔的姿韻。書法創作中,有一個古來很少被人發現和重視的規律。這就是由筆法和結體等形成的風格特點,決定了有的書家(或碑帖)的字宜書大字,有的適寫中、小字。以楷書而言,顏體適合寫大字,歐體、趙體適合寫中、小字。以行書論,包括歐陽詢、米芾、蔡襄、趙子昂等在內的二王一路風格的字不宜寫大字,如此等等。古今不少書家由於不諳此理,硬要以二王風格去作大字,或以顏真卿的豐偉之體去書蠅頭小楷,即使是功力深厚的書家,也很難完滿。文徵明恰恰獨具慧眼,悟得並掌握了這個規律。縱觀他的全部作品,我們看到,用以抒發性情表現自己個性時,他從正宗的二王風範中化出自家面目出之,字體趨於中、小類。而書寫氣度恢宏的大字時,則專出以風格鮮明的山谷之體,「如鳳舞瓊花,泉鳴竹澗」。文徵明的字能大能小,大小俱佳。他有掌握多種風格字體並善於揚長避短的本領,較之其他書家確實有其高明之處。

文徵明集詩、文、書、畫於一身,是明代中期影響頗大的書家。他五十四歲時,授職翰林院待詔,人稱文待詔。文徵明工書善畫精詩文,一時名聞遐邇,四方乞索者接踵於道。也因名聲過大而常被同僚嫉妒和排擠。為解脫煩惱,他曾三次辭官,獲允後,放舟南下,定居於蘇州,從此與友人吟詩作畫,縱情于山水之間。晚年,隨著藝術的日益精湛,聲名愈顯,購求字畫者絡繹不絕,但他從不賣字畫給那些富貴人、王府人及宦官,常託詞說:「此法所禁也」。從這「生平三不肯答應」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文徵明對朝廷貴族的鄙棄,以及他作為文人高士所特有的雅潔風度。

受業於文徵明門下的書家皆名於當世。長子文彭「篆、分、真、行、草並佳,體體有法,並自成家」,精熟不如父,而蕭散之氣過之」。次子文嘉「晚年書奇進,幾不減京兆」。學生周天球「晚能自得蹊徑,一時豐碑大碣,無不出其手」。陳道復「從太史衡山文公游,涵泳磨琢,器業日進。凡經學古文,詞章書法,篆籀畫詩,咸臻其妙,稱入室弟子」。陸師道「師事待詔,刻意為文章及書畫,皆入能品」。當時還有天下書法歸吳門之譽。

如果對書法學習和欣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維知書法」,維知每天給您帶來書法知識和名家書法欣賞。歡迎大家一起探討書法知識,三人行必有我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高書法藝術水準。願與廣大書法愛好者一起弘揚中華傳統書法文化。

文徵明《滕王閣序》高清整卷,用筆清爽勁利,一派瀟洒秀逸的風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知書法 的精彩文章:

米芾《蜀素帖》用筆輕勁婉轉,自詡: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四面

TAG:維知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