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百年前,是他的一篇文章,點燃了五四運動的爆發

一百年前,是他的一篇文章,點燃了五四運動的爆發

在二十世紀初期,我國還是處在一種國弱民貧,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親丑條約》簽訂之後的中國,好像忽然恢復了平靜。但是,在表面平靜的背後,卻是更大的愛國熱情涌了上來。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召開。日本根據當時與英法俄等國簽訂的條約,要求接受德國在山東的權益。

4月25日,梁啟超在巴黎給國民外交協會發來電報,稱日本將會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當初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在得知之後,十分生氣,就便立即寫了一篇文章,托朋友送到《晨報》發表。後來這篇文章也被刊登了出來。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就好像是一根導火索一樣,點燃了中國積壓了二十年的愛國主義情緒。而首先披露這一消息的,就是福建閩侯人林長民。

五四運動在爆發的時候,福建長樂人冰心還只是華北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一年級的學生。在五四當天,冰心並沒有參加。在5月5日這天,冰心從醫院回到學校,開始在北京女學界聯合會從事文字宣傳的工作。後來她的文章都發表在了北京《晨報》的「自由論壇」欄上。

在五四運動爆發的時候,祖籍福建長樂的鄭振鐸還只是北京鐵路管理學校的一名二年級學生。他在得知五四運動後,就與同學一起組織起了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生會。他們也於5月5日宣布罷課。1946年,鄭振鐸也有寫過一篇題為《五四運動的意義》的文章。

1919年11月16日下午,日本商行組織了武裝人員,對愛國學生進行了圍毆,多名學生受傷。也被稱之為是「台江事件」。

在台江事件發生之後,消息也很快就傳遍了八閩大地,在全國人民的堅決鬥爭下,日本政府於12月30日在北京,東京,福州宣布撤走了入侵福建的軍艦。

台江事件的發生,也彰顯了福建人民團結一致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力量,狠狠的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侵略勢力,推動了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鬥爭的進一步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眼中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霍元甲擂台上連續38場取得勝利,真是這樣嗎?其實沒那麼玄
曾被德軍司令救下的巴黎聖母院,如今卻慘毀於大火,令人感慨

TAG:歷史眼中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