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法國植物人沉睡11年 是否「讓他歸去」引法律倫理爭議

法國植物人沉睡11年 是否「讓他歸去」引法律倫理爭議

海外網5月4日電 (龍劍武)因車禍而成為植物人的法國護士樊尚·朗貝爾在「沉睡」11年後可能即將真正永眠。在法國行政法院支持醫療機構停止治療的決定後,歐洲人權法院日前駁回了朗貝爾父母關於暫緩執行法國行政法院裁決的上訴請求。

原來在一家精神病院從事護士工作的樊尚·朗貝爾2008年遭遇車禍而不幸腦部受重創,陷入深度昏迷狀態,此後一直在法國蘭斯醫科教學及醫療中心住院治療。

11年來,朗貝爾沉睡不醒,如今已年滿42歲。自2013年起,包括其妻子、侄子和多數兄弟姐妹開始與醫生商討停止治療的可能性。但其父母卻堅持認為朗貝爾僅是身患「殘疾」,醫院有義務繼續維持治療。

朗貝爾高位截癱,只有眼睛可以活動,對光線、聲音等外部刺激的意識極為有限。多次言語功能治療都未能幫助他與外界建立起任何溝通交流的方式。卧床11年間,他一直完全依賴人工進食和進水維繫生命。對於醫生而言,他的腦損傷已經絕無康復的可能。

2018年4月9日,院方決定停止人工維持朗貝爾生命的決定,對此持反對態度的父母則訴諸法律,要求法院裁定醫院的決定非法。

對於朗貝爾的命運,院方主張停止治療,其家庭內部的意見分歧難以統一,迄今爭訟不休。法國行政法院日前裁定醫院終止治療的決定合法。隨後,歐洲人權法院在受理朗貝爾父母上訴後也作出有利於醫院的裁決。

但法國宗教界對終止維持生命的決定仍持反對態度。法國主教團家庭社會委員會人士曾表示,朗貝爾並非處於臨終階段。只要一個人不在臨終階段,人工維持生命對當事人來說就是利大於弊。

法國媒體指出,作為法國安樂死領域的代表性事件,朗貝爾案一直引發關於醫學操守、社會倫理和法律界定的論爭。朗貝爾案首次將司法裁決引入了是否維持生命的決策程序。以往,這樣的決定只由醫生與家屬協商做出。

雖然,法國2005年通過的雷奧內蒂法有條件地允許病人或相關各方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不必不惜一切代價維持生命,但這也無法平息高度敏感的安樂死話題在法國社會存在的巨大爭議。

有評論認為,現實的困境在於有關方面當然會尊重當事人自身的意見,但很少有人會就自己的生死提前留下書面囑託。雖然朗貝爾的妻子和兄弟姐妹提出,身為專業護士的朗貝爾生前在閑談中曾流露出不願完全靠醫療輔助手段維持生命的想法,但卻苦於無法舉證。

法媒還提及,在訴訟過程中,地方法院曾經判決醫院應恢復為朗貝爾提供人工進食。隨後,醫療人員卻注意到朗貝爾的一些肢體似乎傳達了不想維持現狀的意願,於是再次決定停止治療。訴至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後,法官面對這宗既複雜又敏感的案件,亦不願獨自承擔重責壓力,於是提請行政法院全體會議集體定奪。

推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法華人戰報 的精彩文章:

猶太城發生持刀尋仇案 一傷屋內殘喘一死陳屍街頭

TAG:旅法華人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