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樓市出現的3個「徵兆」,暗示「五一」後的房價走向,炒房沒戲了

樓市出現的3個「徵兆」,暗示「五一」後的房價走向,炒房沒戲了

轉眼間一年已經過去了小半,隨著五一的結束,我們也將會迎來2019的下半年。縱觀今年上半年的樓市,我們不難發現國家依舊在進行房價的調控,一城一策依舊嚴格。但很多二線城市已經開啟了人才引進的策略,似乎對落戶和買房的政策漸漸寬鬆。而且有數據統計,一、二線城市的開發商蠢蠢欲動,今年年初的四個月建設投入連連上漲,這是否意味著樓市即將「復甦」?

但即使眾多利好結合在一起,明眼人也能夠直觀地看到,今年的房價走勢並沒有持續往年的「上浮」,反而大量的城市已經開始「退潮」。據統計,201年雖然開發商在「大興建設」,實際的房產成交量卻一蹶不振。而且樓市出現的3個「徵兆」,暗示「五一」後的房價走向,炒房沒戲了。

徵兆1:法拍房、二手房大量出現

今年雖然多地都出現了人才引進政策,但是實際房屋的成交量卻沒有出現炒房者預期的「暴漲」。尤其是法拍房和二手房大量出現,二手房的掛牌量同比增長了80%,但兩者的成交量連連走低。說明炒房者坐不住了,靠槓桿買多套房的人也逐漸「扛不住」,紛紛準備「脫手」,這種環境下想要房價繼續連連攀升恐怕很難。

徵兆2:棚改政策收緊

今年全國棚改戶的數量剛剛超過280萬戶,同比往年大大減少,棚改政策將暗示國家對土地的規劃。對於大城市來說,棚改數量減少預示著開發商的下一步建設將會放緩,而小城市已經出現了房屋大量空置的現象,棚改已經失去意義。所以「五一」後開發商的新樓盤開發速度將會放緩,樓市很快會「冷卻」下來。

徵兆3:唯有一、二線城市能維持供需平衡

住房政策的放寬和多家銀行的利率走低,加上現在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的確起到了一定刺激買房的作用。但是現在的住房總量其實已經足夠市場消化很長時間,未來國家還會推出房產稅政策,還要進一步收緊限價和限購的措施,所以靠剛需勉強維持供需或許是大城市下半年樓市的基本走向。而三、四線城市則不必再提,高房價,低入住率加上大量的人口流失已經讓眾多炒房者大呼「上當」,而這些小城市的住房總量佔據全國的七成,炒房發展至此基本沒戲了。

其實按照國家的政策來看,「住房不炒」不是一個措施,而是樓市自然發展的最終結果。以上的3個「徵兆」都在暗示「五一」後房價的2種走向:大城市穩定,小城市回落。影響房價變化的因素有很多,但這不該變成人們買房的參考,需要住才需要買,這才是健康的樓市應該有的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家居頭條 的精彩文章:

室內裝修時,牢記3個「拆不得」,老師傅便知你以「安全為重」
五一假期出門時,要警惕車站附近的3種「騙局」,不少人還上當

TAG:生活家居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