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知項羽要殺自己,劉邦為何還要赴鴻門宴?劉邦:不去死得更慘

明知項羽要殺自己,劉邦為何還要赴鴻門宴?劉邦:不去死得更慘

(歷史釋疑 第45期/奉天玉)

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異想天開的認為,自己的子孫可以世世代代統治天下,於是自封始皇帝,期待著以後有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可惜的是,他的繼承人胡亥在奸佞趙高的「輔佐」之下,橫徵暴斂,迫害忠良,激起了百姓的反抗,導致秦王朝二世而亡。雖然提起秦朝滅亡一事,人們大都會首先想起陳勝吳廣起義,但是真正在滅秦一事中出了大力的人,卻是項羽和劉邦。

起初,這兩人曾約定誰先攻破咸陽,誰就稱王,可是劉邦拿下咸陽之後,卻僅是留下少數人駐守,又率兵退回了霸上,讓出了王位並憋屈的接受了項羽的封賞。在劉邦主動低頭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個典故,即「鴻門宴」。

劉邦深入項羽營中赴宴,數度差點死於非命。其實,劉邦在赴宴之前就從項伯口中得知,項羽對他動了殺心,那麼他明知這場宴會凶多吉少,為什麼還要前去赴宴呢?小編認為,背後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不敢不去,否則會死得更慘。項羽到達函谷關的時候,劉邦已經攻破了咸陽,項羽本就不服氣,這個時候劉邦的左司馬還出面挑拔離間,對項羽說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不僅選定了宰相,還要獨吞秦朝遺留下的所有奇珍異寶。項羽的暴脾氣一點就著,於是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時「項羽兵四十萬,在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也就是說,從兵力對比來看,項羽是有這個實力的。

如果劉邦毫無防範,他被項羽大軍輕易碾死是必然的,只不過項羽的叔叔項伯是個重義之人,又與劉邦麾下的張良交情匪淺,於是將來告密,本意是拯救張良,卻被劉邦和張良這對君臣算計,成為了劉邦向項羽「求饒」的使者。他借項伯之口,表達了自己對項羽的臣服,如果不去赴鴻門宴,將前功盡棄,還會被項羽發兵碾軋。也就是說,去赴宴他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不去的話卻被死得非常慘。

第二,維持項伯這條人脈。雖然劉邦是一個非常冷血的人,自己的親爹和兒女都能被他放棄,如果有必要,賣掉項伯這個「隊友」,他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項伯作為項羽的叔父,是項羽陣營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且重情重義又比較好忽悠,如果交好此人,不僅能夠幫自己在項羽面前刷好感度,暫緩自己的危機,還能打探到很多內部消息,利用價值非常大,在他無力與項羽正面抗衡的情況下,必須要維繫好這一人脈,所以當他答應項伯第二天親自見項羽之後,必須言而有信。

第三,了解項羽的性格。當然了,如果劉邦認為自己此行必死無疑,他寧可放棄十萬大軍偷偷逃亡,也不可能以身犯險。既然他敢去赴宴,還是有幾分把握的——他的把握不僅僅是項伯的庇護,還有對項羽的了解。項羽是一個非常英雄主義的人,雖然他不甘向劉邦俯首,但是違反約定逼迫劉邦讓賢,他還是有點心虛,因此當劉邦一昧示弱的時候,就算相父范增提前給他打了預防針,說劉邦圖謀不小,必須扼殺在搖籃中,他還是下不去手,最終讓劉邦順利脫身離開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邦明知項羽對他動了殺心,還敢深入項羽營中赴宴,並不是追求刺激,而是因為他了解項羽,知道如果去了還有幾分生機,如果不去則必死無疑,此行完全是無奈之舉。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一名候補知縣冤死,嘉慶帝大發雷霆,殺知縣,流放總督巡撫
陳世美拋妻棄子被洗白後再度反轉?他到底是渣男還是君子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