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期,風靡一時的日本「小鬍子」,為何後來再沒有人留了

二戰時期,風靡一時的日本「小鬍子」,為何後來再沒有人留了

說起二戰時候的日本人,相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的「小鬍子」了吧,當初日本軍官鼻子下的小鬍子,儼然已經成為了二戰中日本人的經典形象,這種小鬍子在當時的日本軍隊中,可以說是風靡一時。

不過,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就會提出疑問了,既然日本小鬍子是他們的經典形象,為何現在卻很少能看到,還有日本人留這種鬍子呢?

事實上,這種造型並非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一直致力於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可以說哪個國家強大,他們就去學習、模仿哪個國家。而他們留小鬍子這個習慣,其實就是和德國人學習來的。

我們知道,德國人一向是對大鬍子比較鍾愛,因為當時的德國人認為,鬍子越濃密,代表著男人的陽剛之氣越強。然而一戰開始的時候,這種大鬍子的弊端逐漸被體現出來,由於戰場上的衛生難以得到保障,所以很多德國士兵的大鬍子,在沾染上髒東西時,往往得不到及時的清洗,而當他們就餐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會被吃到肚子之中,導致很多士兵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生病。

於是在一戰結束之後,德國人便把大鬍子全部剪掉,只留下鼻子下方方方正正那麼一小撮,如此一來,既保證了男人的陽剛之氣,又不會影響衛生,已經德國人的這種鬍子,又被稱之為衛生胡。

而日本人致力於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他們看到德國人的衛生胡後,感覺這種方方正正的鬍鬚,和自己的武士道還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因此他們便開始刻意蓄起了這樣的造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這種造型也不是誰都可以留的,一般只有名門望族,或者是軍隊中的軍官,才有資格使用這種造型,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吧。

說起來,看到這種造型,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人,對於他們來說,能把從別國借鑒來的文化推廣到極致,甚至讓人們忘記這種文化的出處,不得不說日本人還真有一套。只可惜,隨著二戰日本和德國的雙雙戰敗,曾經衛生胡是他們的身份的象徵,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就是他們恥辱、失敗的代表。

因此,後來的日本人,不願在留著這種恥辱的標記在自己身上,而這款曾經風靡一時的造型,也就這樣慢慢的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手冊 的精彩文章:

美國擁有一處特殊領地,雖然面積不大,卻能通過這裡輕易涉足亞洲
正常人走路雙手自然搖擺,為何普京的右臂一動不動?專家給出答案

TAG:歷史的手冊 |